(中央社台北21日電)為創造土地交易市場活絡景象並令帳面上的數字好看些,中國有些地方政府想出了利用新設公司購買政府土地「左手賣右手」。分析師警告,這種行為會增加額外借貸成本並對經濟造成負面衝擊。

為了救房市、穩經濟,中國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日前發布支持房地產企業的「金融16條」,被視為是今年以來力度最大的房地產支持政策,其中包括擴大房企融資管道,明確「保交樓」的資金來自政策性銀行,並允許多種貸款展期。

然而遠水難救近火,過去2年間的強力監管措施使得曾積極競標土地的大型私營房地產開發商面臨財務危機,並停止購入政府土地,因此使得地方政府的土地出售收入大幅銳減,不得不變通以應對。

華爾街日報報導,不少地方政府透過有國資背景的開發商,或是政府支持的公司、政府融資平台等角色,收購政府出售的土地,藉此填補私營開發商留下的缺口,而且對地方政府而言,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可以自行發行債券與借款,以支持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不會增加政府整體的債務。

報導指出,根據調閱近期地方政府的土地出售結果與紀錄,有些地方參與競標國有土地的買家,是交易前不久所成立的公司。

以河南鄭州市為例,在近期出讓的73塊住宅用地中,有54塊是由市、區政府或其下所屬部門控制的當地公司購買。其中不少公司是在宣布土地拍賣後的幾天或幾週內成立的。根據公開的資訊,多家公司共享相同的註冊地址,法定代理人也高度相同。而且這些公司均以底標標得這些土地,沒有任何溢價。

除了鄭州之外,遼寧省瀋陽市也有類似的情形,今年瀋陽拍賣的23塊住宅用地中有14塊被11家當地國有企業或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買下。多家企業是在出價前一週成立;江蘇省蘇州,今年出售的93塊住宅用地中,超過3/4被當地國有企業搶購一空,其中7樁交易,標得的國有企業是在當地政府宣布出售土地後成立。

報導指出,雖然目前並沒有明確證據顯示,這些公司是否是專門為購買土地而設立,然而這些舉措顯示,無論是來自地方政府內部還是從銀行借來的資金,已經進入國有企業並用於購買土地,接著被地方政府列為收入。

報導引述高盛分析指出,今年迄今為止,中國22個主要城市的集中土地拍賣會上,有政府背景的企業購買約 60%的土地,大部分土地以底標出售。

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研究員黃天磊在報導中提到,中國地方政府透過這樣的方式維持市場的活絡,不會讓市場像死水一樣。然而他也形容這樣的行為只不過是「把錢從左邊口袋挪到右邊口袋」,而且在借貸的過程中將會產生更多成本,是「愚蠢的舉動」。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由國有企業出面收購有助於保持土地價格穩定,但反過來說也可能對於整體經濟產生破壞性的連鎖反應。

報導說,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如果沒有人買地,將對整體房地產市場的信心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在經濟好轉、地方政府得以「正常的方式」創造收入前,這類的情形可能會持續。(編輯:吳柏緯/唐佩君)11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