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4T03:56:19.746Z
2013年檔案照片,習近平與當時的美國副總統拜登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握手合影。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將於週一(11月14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這是拜登入主白宮以來,兩人首度面對面會談,話題預料將聚焦台海、朝鮮和烏克蘭等議題。

德新社報導,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拜習會前夕向與拜登一起搭乘空軍一號的記者們表示,拜登將告訴習近平,儘管雙方在多項關鍵議題上意見分歧,但美中雙方只是在「進行激烈的競爭」,「這種競爭不應該演變成衝突或對抗,而是需要審慎且合理地面對。」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L. Yellen)在啟程前往印尼前接受《紐約時報》採訪,她也表示美中需要穩定雙方關係,但也要認識彼此關切、希望解決的問題。在提到美國對中國祭出半導體禁令時,耶倫說,中方需要了解美方的擔憂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是如何畫定的?這並非試圖完全癱瘓中國經濟並阻止其發展。」

過去數月來,中國對台灣採取更具侵略性的立場,並在中國南方海域展開多起有爭議性的軍事行動,引起美國關切。而拜登政府為遏制中國獲得半導體等關鍵技術,也試圖切斷其資源,美中關係日益緊張。

這場場外雙邊會晤將在為20國集團峰會(G20)開幕前一日於印尼巴厘島舉行。沙利文表示會談可能持續數小時。

美國目標

美聯社報導,拜登政府正試圖了解習近平的真正立場。出訪前,拜登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他將「闡明雙方的紅線是什麼」,了解中國的關鍵國家利益,也說明美國的關鍵國家利益。

白宮官員表示,雖然拜登和習近平在美國總統任期內有5次視頻或電話通話,但當面談話的效果可能不同,能有更深入的交談。

2022年7月拜登與習近平進行了長達兩小時的通話。

拜登13日告訴記者,他與習近平「一直有直接的討論」,希望週一登場的雙邊會談也是「非常直截了當的」,以免任何一方對彼此的意圖產生「誤解」。

談及習近平,拜登補充道:「我很了解他,他也了解我。我們只是要弄清楚紅線在哪裡,什麼是對我們雙方來說最重要的事情。」

台灣問題勢必會成為談話重點之一。拜登預料會希望向習近平強調,如果台灣受到中國攻擊,美國將隨時準備進行保衛。

此外,拜登還可望利用這次會議,迫使習近平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採取更積極的立場。美方認為中國多次避免公開場合批評普京的行動,但同時又拒絕通過提供武器援助莫斯科。

沙利文表示:「我們認為全球每個國家都應該做得更多,以說服俄羅斯停止入侵烏克蘭。尤其是那些與俄羅斯有關係的國家。」

最後,美國官員也表示,他們期盼看到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可以在部分領域尋求合作,包括公共衛生、緝毒和氣候變遷等。

中國目標

雖然習近平尚未對外發表他對這場會晤的目標,但美聯社報導,北京政府可能希望美國在貿易及台灣方面能做出調整。

美聯社指出,20國集團峰會和即將登場的拜習會提供了習近平一個舞台,以宣傳中國作為全球參與者的形象,以及他在獲得史無前例的中共總書記第三任期後,作為創造歷史的人物如何為恢復經濟及政治力量發揮作用。

相关图集:中共二十大的七大看点

习近平的下一个五年?十年?:习近平主导2018年修宪后,中国的立法机构取消了国家主席任期限制,为扩大共产党的影响范围提供了宪法支持。此次二十大,习近平是否连任,本来已经不是什么问题。各界广泛认为,至少在未来的5年,甚至10年的时间里,习近平作为中共建政以来权力最集中,最强势的领导人之一将继续以他的个人意志领导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如果不是……
互联网上习遭软禁的猜测:……二十大召开前不久的9月底,网上突然出现了诸多习近平遭软禁的猜测。习近平9月16日午夜结束对乌兹别克斯坦的访问回到北京后,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公开露面,引发多方猜测和解读。消息的来源是一个拥有1000多万粉丝的印度前部长。在推特上,#whereisxi和#chinacoup的标签大量流传,但同时也有很多针对这个谣言的嘲笑和讽刺。
如果习下 李会上吗?:网上相信有关习被软禁消息的许多人是“习下李上”说法的捍卫者。李克强是个在习近平强势执政期间存在感并不强的总理。在疫情期间确实有几个少数可见的高光时刻。包括他发出的:中国有6亿人口月收入大约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的警告,以及中国在实行严格新冠疫情管控期间,他不戴口罩拜访中国各地及大学院校,和大量企业家开座谈会讨论如何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现实——这一系列看上去有点和习近平“唱反调”的做法。但是,李克强本人在2022年的两会期间,已经明确表示将于2023年月任期届满时卸任总理一职。
谁会接替李克强?:绝对是此次中共二十大比“谁会接替习近平”更值得关注,更有悬念的话题。从目前中共完全密不透风的政治高层来看,完全无法看出谁有可能在接下来的5年中接替李克强身上的重担。按照惯例,总理人选一般要有副总理经历,目前符合条件的只有现任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和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两人也被认为是最热门人选。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王信贤告诉德国之声:“现在在选总理,主要取决于习近平的標准为何,而政治忠诚会是关键”。
无视“七上八下”?:无论二十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层如何组成,对习近平的政治忠诚,绝对是首当其冲的必要条件,包括届时政治局常委的人选。而按照中共内部不成文的高层领导干部“七上八下”的惯例。除去习近平之外,现任常委栗战书(72岁)、韩正(68岁)两人年龄已到;政治局委员也有9人届龄,包含“经济沙皇”的刘鹤(70岁)、外事一把手的杨洁篪(72岁)、国务院第二副总理孙春兰(72岁)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习近平的权力已经大到可以无视这个不成文的规定。
为台海问题定调:美国国会议长佩洛西在访台后,有关中国政府何时“武统台湾”的问题,再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虽然一方面,有中共高层内部的消息人士透露,当局已经把“武统台湾”正式提上议事日程,随时有可能采取军事行动。即可能在二十大召开前,也可能在二十大召开后。关键的是选择一个外界预期最低的时间点。但另一方面,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向台湾动武,无疑就意味着习近平统治时代的结束,中国会陷入外部经济制裁和内部剧烈动荡的灾难。中共高层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中共何时、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后面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二十大过后 还这么严吗?:相对与政治和军事上的黑箱操作,全球华人,包括中国本地的老百姓最关心的二十大话题之一肯定包括究竟何时为中国严格的新冠疫情管控措施松绑。从2020年新冠在全球大范围爆发,中国实行全球最严格防疫政策以来,受到严重影响的不仅仅是随时需要面临封城禁足的民众,还包括境外数百万无法回国的海外华人。

澳大利亞前總理、亞洲協會主席陸克文(Kevin Rudd)在《外交事務》雜誌上寫道:「中國奉行日益自信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旨在改變國際現狀。儘管這使得中國與美國、歐洲和亞洲鄰國的關係緊張,習近平顯然不為所動,而且看起來有更大的野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這次會議是「中國國家元首對亞太地區外交的一個重要事件」。他說,習近平將就經濟增長發表重要講話,並呼籲拜登政府「停止將貿易政治化」、接受中國對台灣的主權控制,「停止對一個中國原則的遮掩、掏空和歪曲。」

貿易方面,北京希望華盛頓在2019年取消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徵收的關稅,並放寬中國獲取處理器芯片和其他美國技術的種種限制。趙立堅呼籲:「美國需要停止將貿易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和意識形態化。」

美聯社指出,習近平的另一個目標可能是避免確診新冠肺炎。

20國集團峰會將是習近平在疫情爆發兩年半以來的第二次出訪。 9月時,他出席了與普京和中亞領導人的峰會,但他並未參與多人不戴口罩的晚餐和拍照環節。即使日前北京政府頒布優化防疫的20條細則,但目前堅持「動態清零」的原則仍不變。

烏克蘭議題

俄羅斯總統普京將不會出席本屆20國集團高峰會,而是由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代表。

儘管20國集團峰會向來討論的焦點都圍繞在金融和經濟,而非區域安全,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能源和食品價格的飆升,對富裕及相對貧窮的G20成員國都造成了打擊。美聯社報導,俄羅斯可能會因此受到壓力,要求延長允許烏克蘭糧食和化肥運輸通過黑海的協議。

另外,拜登和他的盟友也希望看到G20成員國能一致向普京表明,核戰爭是不可接受的。

對此俄羅斯外交部13日回應:「我們斷然拒絕G20的政治化,我們相信G20的目的是專門處理社會經濟問題。」

不過,停用核武的共識也可能因為俄羅斯反對、中國不願意與莫斯科盟友決裂而無法達成。

在近期與德國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的會晤中,習近平說,「核戰爭不可能贏,也不應該打」,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中國事務主任哈斯(Ryan Hass)認為,習近平「在與拜登的會晤中很可能不會那麼寬宏大量」。

哈斯告訴法新社:「他(習近平)不會希望被認為自己是在滿足拜登的要求,無論是在烏克蘭、核武使用、朝鮮還是其他任何問題上。」

2022年9月習近平與普京於撒馬爾罕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領導人峰會。

(德新社、美聯社、法新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