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T15:09:52.916Z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7日下午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谈。

(德国之声中文网)首脑会晤开始前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中日两国都对地区安全与和平富有责任,因此他希望能同习近平开展"开诚布公"的对话

本周一,参加巴厘岛G20峰会的中美两国领导人就缓解两国紧张关系举行了会晤。日本共同社报道称,岸田有意以首脑会谈为契机,促进重振因新冠疫情和美中争霸而陷入停滞的日中关系。能否缓和紧张局势并实现自己倡导的"构建具有建设性的日中关系"成为今后的焦点。

岸田文雄在曼谷对记者表示"中日两国间有很多机遇,但同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忧虑。我必须要说的是,我会敦促中国做个负责任的国家,另一方面,中日也必须在可能的领域内开展合作。"

首脑会晤开始前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这是两位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届时将就中日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中日互为近邻,同为地区重要国家。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双方应顺应潮流大势,坚持和平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受历史和领土争议的影响,中日关系摩擦不断。图为争议焦点之一的钓鱼岛(日方称为尖阁群岛)。

长期以来,受历史原因以及领土争端影响,中日两国间摩擦不断。今年八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之后,中国随即发起大规模军演,据称有弹道导弹落入日本经济水域,双边关系由此进一步恶化。

过去几年当中,中国不断对台湾施压,快速扩张军备,并以强势姿态对待亚洲其他邻国,令日本极为不安。2019年日本的国防白皮书中,已经将中国列为日本的主要对手。 本周四(11月1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曼谷举行会晤。共同社报道称,双方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契机,就面向关系稳定化而携手合作达成了一致。岸田要求日中作为大国共同对国际社会和平与繁荣负有重要责任。岸田还表示,希望与习近平一起发展双边关系。

在谈到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和台湾问题时,岸田表达了关切,再次指出了“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岸田指出“日中关系存在各种各样的合作可能性,同时也直面众多课题与悬而未决问题”。他还强调双方努力加速构建具有建设性且稳定的关系很重要。他也向习近平转达了日本政府在人权问题以及中国拘押日本人问题上的立场。

日中首脑会谈结束后,有媒体向岸田文雄询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和台湾问题做出何种回应。岸田回应称:“由我讲述对方如何回应在国际会议的场合是违反规矩的。”他还说:“侵略乌克兰一事是我提起的。详细对话不便透露。”

相关图集:“五十而知天命”的中日关系面对重重难题

五十而“知天命”?:在2022年的“多事之秋”,中日两国虽然迎来了建交50周年,但是双方之间似乎并没有太多庆祝的热情。尤其是近年来,在几个关键议题上的严重分歧使得这两个亚洲最大经济体之间关系持续紧张。图为9月22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在东京举行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招待会。
历史性文件:1972年9月29日,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又称《中日建交公报》),标志着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份声明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束两国之间的不正常关系(战争状态),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到1978年,两国代表又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一杯美酒泯恩仇?:《中日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强调两国之间的友谊,日本“对过去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以及中国政府宣布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这份声明虽然开启了两国之间关系正常化,促进了双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但是一些悬而未决的遗留问题直到今天仍然给两国关系造成影响。
领土主权争议:东京和北京之间最大的矛盾之一,就来自位于东海海域的几座无人居住的小岛——日本称之为尖阁诸岛,而中国则称钓鱼岛。2012年,日本政府宣布对尖阁诸岛实施“国有化”,引发了中国的强烈抗议,还有民众发起了抵制日货的行动。如今仍然会有一些中方的巡逻船或者渔船在附近海域出现。
台湾——紧邻日本的“火药桶”:自从美国对中国开启贸易战,美中关系日益恶化以来,日本作为华盛顿的盟友也对北京在亚太地区越来越咄咄逼人的行动提出谴责。尤其作为亚洲大国,日本对于一旦台海爆发冲突给地区安全造成的影响十分关切。在今年夏天,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之后,中国解放军围绕台湾岛进行了持续多日的军事演习。日本防务省对中国试射的弹道导弹进行了实时监测。与此同时,该国也在加快扩建自卫队,增加国防预算。
没有解决的战争历史遗留问题:在中国看来,日本方面没有充分反省其战争罪行是双边关系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日本军队曾经在中国使用过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造成大量杀戮,其中最知名的事件就是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
靖国神社——争议焦点:位于东京的靖国神社供奉着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其中包括二战中的14名日本甲级战犯。每当有日本政治人物和社会名流参拜靖国神社的时候,都引起中国的抗议。图为2022年8月15日——日本二战战败投降日,大批民众排队进入靖国神社进行参拜。
从“哈日”到“反日”的民间情绪:2022年7月,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中国社交媒体上出现不少幸灾乐祸的声音。此外,与日本相关的一些社会事件,比如身穿和服的中国女子在苏州被警察带走,也凸显出民间反日情绪的高涨。(图为北京一家购物中心举办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庆祝活动)

中国外交部发表的新闻稿中指出,习近平在会谈中表示,中方愿同日方一道,从战略高度把握好两国关系大方向,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习近平强调,双方应该以诚相待、以信相交,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总结汲取历史经验,客观理性看待彼此发展,将“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体现到政策中去。历史、台湾等重大原则问题涉及两国关系政治基础和基本信义,必须重信守诺、妥善处之。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接受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干涉中国内政。

习近平说,在海洋和领土争端问题上,要恪守已经达成的原则共识,拿出政治智慧和担当妥善管控分歧。“两国应该着眼各自长远利益和地区共同利益,坚持战略自主、睦邻善邻,抵制冲突对抗,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国外交部对外通报称,中日双方就稳定和发展双边关系达成五点共识: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没有变,也不会变;尽早举行新一轮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积极评价今年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系列活动;尽早开通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共同肩负维护国际地区和平与繁荣的责任,加强国际地区事务协调合作,努力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日首脑会晤开始前数小时,朝鲜又进行了一次导弹试验。岸田文雄表示:"在朝鲜问题上,我表达了对中国扮演积极角色的期望。"

上一次,中日首脑间的直接会谈在2019年12月举行,当时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北京会晤了时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

(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

© 2022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