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詹威克
2022-11-26T12:39:27.280Z
11月26日,台湾总统蔡英文在投票站投票

(德国之声中文网)眼看著以國民黨爲主的在野黨候選人攻城略地,民進黨的氣氛顯然是低迷的、是難過的,當然執政有執政的包袱、防疫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但是選舉結果比2018年還要令他們失望。

看著地圖上綠色的部分一路縮小,除了選民對民進黨的候選人不滿意之外,這還代表了代表了什麽意義?難道說台灣的選民已經不在意是否“抗中保台”了嗎?

實際講起來,這可不一定,因爲九合一選舉是地方選舉,不少評論人士或者台灣所謂的名嘴也認爲縣市長的選舉,首要看的應該是候選人的願景和政見,但是喊出了“抗中保台”,反而轉移了焦點。

躍躍欲試選總統

總統大選的策略要複製到地方選舉,看來是不靈了,但是相對於民進黨的愁雲慘霧,在野的國民黨和民衆黨高層可能是摩拳擦掌,把這次地方選舉當成是他們參加2024年總統及國會大選的敲門磚與試金石。

被認爲與中國關係比較好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還有“兩岸一家親總比兩岸一家仇要好”的民衆黨主席柯文哲向來不隱瞞他們有意在2024年競逐總統大位。

而這次國民黨將多個原先民進黨執政縣市翻盤,自然會讓朱立倫信心大增,主席位子似乎穩了,但是他面對的問題是,每當情勢看好的時候,國民黨就會内鬥、到時候是否會是他代表出馬,恐怕還是未定之天。

成立三年左右時間的民衆黨從民進黨手中拿下新竹市市長,有了他家鄉這個根據地也會讓柯文哲更加起心動念加入戰局,柯文哲的問題是雖然必然定於一尊,但是從民衆黨在這次選舉中、其他縣市長和議員的結果並不理想看來,他能否形成一股有效勢力影響選舉結果,恐怕還得觀察一陣子。

轉移焦點和不團結

當初民進黨喊出“抗中保台”,目的就在令選民們在意對手的“中國連結”、“紅色關係”,但是這種策略不但轉移了焦點,也讓淺綠和深綠出現了對立,這次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失敗,不團結也是因素之一,不然團結的民進黨的戰力是很驚人的。

如果說這次的選舉結果意味著台灣的民意已經從“反中”轉變到“親中”了,那也未必,在地方選舉當中,決定輸贏的因素遠多過於總統選舉,而且不少台灣民衆是把中國視爲另外一個國家,不是北京當局口中的“祖國”。

另外按照台灣的體制,兩岸事務是由中央層級執掌,地方只有遵循,不能自創一格、另闢蹊徑,而且兩岸關係是否能夠和緩,很大的因素是在中國,所以未來的兩年時間恐怕台灣政府也好、北京當局也罷,都不會出現轉變。

還有就是以2018年上一次的九合一選舉爲例,民進黨也是表現欠佳,但是反而讓民進黨警覺,從而團結一致,再加上當時的“香港因素”,才會令蔡英文在2020年競選連任時創下817萬的得票記錄。

雖然九合一選舉有點美國期中選舉的味道,但是差別還是很大,現在就把地方選舉的選票預估成未來總統大選的選票,可能還太早了一點,兩年的時間會出現很多變化,人民做出選擇、政治人物勝選可能還是謙卑一點比較好。

詹威克:台湾出生的医界逃兵,曾经客居美国然后到英国从事媒体工作,也研究东亚历史,八十年代离开台湾,绕世界一圈后返台定居。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相关图集:你需要知道的:台湾2022九合一选举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022年台湾“九合一”选举的日期是11月26日。这一天的上午8点至下午4点,从理论上来说,全台湾17600多处的近1930万选民将选出9种地方公职人员,包市、区、里、县、乡、镇、村的最高行政长官和民众代表。 “合一”指的是这些公职人员合并于同一天选出。
“六都”为上:九合一是台湾每四年的总统任期中间举行的地方选举。最重要的关注点是“六都”的市长选举。这“六都”是指台湾的六个直辖市,分别为台北、新北、桃园、台中、高雄和台南。因为这些地方聚集着大量的选民,所以其选举动向也能够从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出台湾社会整体的政治光谱。
台北重镇:“六都”选举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台北市长的选举。因为自从台北1994年举行首次直辖市长选举后,四名出任台北市长的两人后来都成为台湾总统。他们分别是陈水扁(左一)和马英九(右一)。但从历史来看,台北市是国民党(蓝营)的“票仓”,具有稳定的民众支持率。民进党(绿营)的候选人(陈水扁)则只赢得过一次台北市长选举。
文哲Bye Bye:而对于现任台北市长柯文哲来说,他已经通过4年前的连任走到了台北市长法定最长任期的尽头。这位台湾民众党的创始人曾经支持民进党籍的蔡英文竞选总统,也曾表示过自己持“深绿”立场,呼吁“台湾人要做台湾这片土地的主人”。但后来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参选并成功出任台北市市长。
台北第一?:任期满的政治人物为各自阵营的新选手摇旗呐喊助威,是台湾地方选举中的传统。在任市长柯文哲的副手——台北前副市长黄珊珊(右二)代以无党籍身份出选,需要面对的对手是国民党的蒋万安和民进党的陈时中。如果她能当选,将是台北市的第一位女性市长。
蒋家后代:陈时钟和蒋万安,也属于此次台湾地方九合一大选中最受关注的候选人。两位分别代表蓝绿两党的政治人物各有特色。蒋万安是蒋家后代,蒋经国的孙子,蒋介石的曾孙。父亲蒋孝严曾任国民党副主席,行政院副院长,外交部部长等职。蒋万安本人2015年放弃美国绿卡,投入台湾政治。被视为国民党内朝气蓬勃的青年骨干。
防疫模范:和台北现任市长柯文哲一样,民进党候选人陈时中也有从医背景,曾任卫生福利部部长。在新冠期间兼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为疫情初期和中期的台湾在全球范围内一度树立了“防疫模范生”的形象。陈时中的父亲陈棋炎为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者,曾教导过现任总统蔡英文。
18岁平权:除了台北市长的人选以外,此次台湾“九合一选举”的重点议题之一当属18岁公民权修宪的复决投票。根据台湾现行法律,年满20岁的公民才有选举权。支持声音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近9成国家都将投票法定年龄定为18岁,台湾与此存在明显落差。反对声音则表示,18岁的年轻人许多人不懂政治,也不知道该如何正确行使投票权。
青年谋独?:针对18岁公民权的投票,中国大陆方面认为这暴露了民进党当局的“谋独本性”。背景是近几年大部分民调显示,台湾社会青少年的五至六成支持台湾独立成为一个国家。从身份认同上来说鲜有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如果修宪通过将新增约41万余人青年选民,占台湾约1930万选民的2%。
耀眼女性:此次台湾地方九合一选举的另外一个亮点是县市长、议员女性候选人数创纪录。直辖市及县市长候选人有四分之一是女性,创下自1980年代台湾民主化以来的最高纪录;而县市长议员女性参选率也超过三分之一,是近13年来最高。
指向意义:大多评论认为,此次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的结果,对2024年总统大选的指向性意义不大。因为地方选举更多关注经济和民生议题,而总统选举的政党色彩更浓,关注的焦点更加集中在两岸和国际议题。所以,尽管国民党在目前的九合一选举中占据上风,但这并不代表着2024年台湾下一届总统更可能是国民党人。 2018年的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虽然胜出,但却在2020年总统选举中大败,更是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