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1/2022 - 12:39

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周四宣布:他将于12月1日到访中国,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此前,欧盟一名官员曾向法新社证实了这一源自英国《金融时报》披露的信息。 米歇尔在推特上表示:将与中国领导人一起围绕“全球性挑战以及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

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的本次中国之行,是在中国政府立场日趋强硬、中美敌对关系持续深化、欧盟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如何发声的背景下展开,欧盟内部也面临着如何与中国打交道的微妙处境。一方面,米歇尔需要应对像德国这样在中国拥有重要经济利益的国家,还要协调像立陶宛这样的其他一些成员国与北京的关系:立陶宛因在去年允许台湾在其首都维尔纽斯开设代表处而激怒中国。中国一贯视台湾为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金融时报》引述两名消息人士披露的信息指出:米歇尔将于(12月1日)下周四到访中国,与习近平及其他中国资深官员举行会晤。这将是2018年以来,欧盟理事会主席首次在中国与习近平会面。

欧盟理事会发布公报指出:在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紧张的背景下,米歇尔本次到访中国是欧中双方进行对话的一次机会。

本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边会晤美国总统拜登前数日,米歇尔曾向北京发出呼吁,要求中国政府说服俄罗斯在乌克兰尊重国际法则。希望中国使用一切手段说服俄罗斯尊重国际公认的边界,尊重乌克兰主权。

同样在本月初,上海进博会取消了原本计划播出的欧盟理事会主席为开幕式录制的视频致辞,引发多方关注。在相关讲话中,米歇尔谴责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并呼吁减少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多名欧洲外交官披露:中国政府希望对欧盟理事会主席的讲话内容进行部分审查,尤其关涉乌克兰战争的内容。乌克兰战争,在中国是一个敏感话题,虽然官方立场是保持中立,但作为俄罗斯的重要战略盟友,如何把持中立尺度,值得探索。

近年来,中欧双方因新疆维吾尔族人权问题产生分歧,自欧盟针对中国侵犯人权的指控实施制裁以来,双边关系恶化。2019年,欧盟将中国定位为“合作伙伴、经济竞争对手和系统性竞争对手”。欧盟领导人在今年10月21日举行的战略会谈中检视对华立场,商讨如何调整欧盟与中国的关系。部分首脑认为:尽管西方国家与中国关系持续紧张,但欧盟要尽力与中国保持沟通畅通。并表示:有必要重新评估与中国打交道的方式。

实际上,中欧双方之间的贸易关系依旧密切。双方领导人也于最近数月加强了接触,尤其是德国总理朔尔茨十月底访问中国,成为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首位到访中国的七国集团领导人。

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不久前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指出,欧盟需要重新平衡与中国的关系。米歇尔在前往二十国集团峰会前的记者会上也曾表示,尽管双方存在分歧,但欧洲也将与中国接触,因为“相互倾听,增进理解很重要”。同时他也强调,欧洲必须避免过分依赖俄罗斯化石燃料所犯的“同样错误”。

他认为:对于中国,欧洲不想过于依赖今天所需、而且未来将需要更多的创新技术,正因如此,重新平衡双方关系才很重要;与中国接触也很重要。欧盟外交事务负责人也表示,欧盟不会效仿美国对中国采取最严厉的政策,但也认为美国大幅减少了中国准入技术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决定。

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下周访华的消息没有立即引发来自北京方面的评论。在被问及相关提问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仅仅表示:中国将在适当的时候提供信息。

有分析指:米歇尔此行的目标,将重新定义欧盟与北京的关系,也将标志着欧盟处理与北京关系的方式将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