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1/2022 - 09:49

香港特首兼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李家超首次就《港区国安法》建议中国国务院提请人大常委会释法后,主管香港不同事务的三个中央机构分别发表支持声明,指海外律师参与国安案件有违国安法的立法精神和初衷。不过,有法学专家和评论忧虑,港府做法否定了香港法院对国安案件的审判权,予人输打赢要之感,亦明显违背《基本法》与国安法有关司法独立的规定。

在香港最高级的法院拒绝港府律政司就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聘请英国御用大律师敖云天(Tim Owen音译)为其辩护律师后,特首建议向人大常委会提请释法,以厘清海外大律师可否参与国安法中危害国家安全案件的工作,在港引发热议和忧虑。

在北京,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昨晚发表声明,对李家超请求人大常委会释法表示充分肯定和坚决支持,指黎智英及其团伙在2019年修例风波中犯下的罪行,必须依法追究、「彻底清算」,而他涉嫌勾结境外势力,但却获批由英国御用大律师代理案件,与国安法关于三权须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安行为的规定相悖,违反国安法的立法精神和法理逻辑。

其后,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亦发表声明,称香港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准许没有本地全面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参与勾结外国势力罪的抗辩实属罕见,不仅为外国插手干预开了方便之门,亦有损本地律师的声誉。

驻港国家安全公署发言人则对海外大律师代理参与勾结外国势力的国安案件,表示严重关切,认为事件有违国安法立法初衷,也为国安案件埋下隐患,这绝非多虑,将密切跟进事态发展。发言人强调,公署将坚决防范,兜牢国家安全底线,决不允许国家安全「一孔破窗」。

另外,参与香港国安法起草的中国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毕雁英接受中通社访问时指出,根据国安法,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不受香港任何其他机构和个人的干涉,故其决定不接受司法复核和任何诉讼,因为监督和问责工作由中央负责,不接受地方司法机关的香港法院的司法复核。

建制派立法会议员多支持提请人大释法,但新思维议员狄志远则对港府做法表示遗憾,认为港府不应轻易提请释法,忧虑这会予公众港府有「输打赢要」之感,不利加强市民对国安法的信心。

另外,澳洲悉尼大学法学院中国法教授凌兵向《明报》指出,释法显然影响黎智英的审判和被告的辩护权,但更深远的潜在影响,在于这做法否定了香港法院对国安案件的审判权,日后无论法院如何判决,只要特首认为影响国安,便可对裁决视而不见,用释法实现检控一方希望达到之目的,明显违背《基本法》与国安法有关司法独立和司法审判权的规定。

他又说,国安法规定保障被告人「依法」享有辩护权,理应包括《基本法》94条及本地法律允许海外律师出庭的制度,故不能认为立法时忽略了对辩护律师安排的规定,其中国安法第63条对辩护律师规定了保密义务,亦反映立法者意识到辩护律师可能对国家秘密的影响,因此国安法未有禁止外国律师参与,应视为立法者没有改变现有法律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