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明日先争辩因应释法押后聆讯 有学者质疑释法等同修法
中国人大常委会可能就《港区国安法》的立法原意是否禁止海外律师参与进行释法的争议持续,包括有传媒引述中国官方消息指,会就可参与国安案件的律师制订名单,但人大常委谭耀宗则认为无此必要;但可以肯定的是,原订明(周四)早开始的黎智英涉嫌勾结外国势力案不能如期开展,因为司法机构公布,当日将先就控方因释法而申请押后案件进行聆讯。
综观香港两个律师会和部分主流报章今(30日)天的社论,全部都确认人大常委会有权释法,但就期望把释法范围和影响减低,例如大律师公会认为释法没有影响香港的司法独立,但呼吁人大审慎行使此权力,并期望日后可由香港法院厘清条文不明确的地方;香港律师会会长陈泽铭则在声明中表示,释法有可能影响公众对普通法制度的观感,而公众和国际社会对法官、司法和法律制度的信任和信心是香港法治的基石;《明报》今天的社论则在通篇表示支持释法后总结说,日后若发现国安法有不明确之处,尽可能由香港法庭厘清,是最佳处理方法;英文《南华早报》则强调海外律师的贡献,要求人大尽快并谨慎地作出决定。
不过,《南早》今天引述一名不愿具名的中国官方消息人士称,人大常委会今次的释法将聚焦国安法有关案件管辖、法律适用和程序的第四章,但人大的释法权力不受港府要求所限,北京可能考虑制订一份可以处理国安案件的指定律师名单。
有关考虑有超出释法之嫌,港府的建议只是提请人大常委会就「没有本地全面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可否参与处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作出解释。
而港区人大常委谭耀宗亦认为,毋须就国安法制订指定律师名单,否则会引起巨大争议,制订上亦十分困难,他认为,人大常委会只需订明大原则便可。
事实上,即使单是释法亦有熟悉中国法律的学者质疑。身兼中华司法研究会理事的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教授林峰向《明报》指出,国安法立法时没有规定海外律师不能参与,释法后若加以禁止,在狭义上,可视为修法,而按中国《立法法》的近年解读,人大常委会不能透过解释法律来修改法律,但由于人大常委会没有废除1980年代可透过释法去修法的决定,两套互相冲突决定同时存在,最终由人大常委会决定如何处理。
他又说,若是修法,其决定便不会有追溯力,不能影响目前的案件。
已被关押近两年的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被控《港区国安法》中的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等罪,律致司再三反对他委聘英国御用大律师敖云天(Tim Owen音译)为辩护律师失败后,特首李家超应北京中央政府要求提交国安法报告,当中包括提请人大常委会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