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月PPI同比下降,对全球经济发出警示信号

中国经济的放缓表明全球经济正在失去活力。

图片来源:BLOOMBERG

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近两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这是又一个显示全球经济暗淡的信号,库存上升和西方消费者的谨慎态度打击了海外对中国制造商品的需求。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表示,中国10月PPI同比下降1.3%。这是中国自2020年12月以来PPI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这一下降一方面反映出在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之后,原材料生产商的价格走弱,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上年同期价格快速上涨导致比较基数较高影响。中国周一公布了暗淡的出口数据,数据显示中国上个月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意外下降。

总的来说,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疲软表明,随着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为首的多国央行提高利率以遏制飙升的通胀,全球经济正在失去动能。

中国的消费者一直在努力应对政府的动态清零政策和严重的房市危机。

图片来源:ALEX PLAVEVSKI/SHUTTERSTOCK

许多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在未来12个月内将陷入衰退。欧洲已经处于滑坡的边缘,因俄罗斯减少了对该地区的天然气供应,以报复西方在其入侵乌克兰后对其实施的制裁。

在中国PPI下降的同时,航运费率也出现了长达数月的下滑,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应该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和欧洲消费者面临的商品价格通胀。

不过,许多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的央行官员表示,通胀压力已经扩大到服务价格和工资,需要进一步加息才能控制物价上涨。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研究中国问题的驻新加坡高级经济学家Julian Evans-Pritchard称:“如果我们看到商品通胀回落,这有助于解决部分通胀问题,但不是全部。”

PPI同比下降1.3%之前,此前12个月增速不断放缓。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的降幅略大,为1.5%。数据显示,金属和资本财货价格下跌,但一些消费品价格保持稳定或上涨,但涨幅较小。

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速在10月份也大幅回落,凸显出在消费者努力应对动态清零抗疫政策和房地产市场的严重萎靡之际,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消费不振。10月份CPI同比上升2.1%,低于9月份2.8%的升幅。

这是自5月以来的最疲弱表现,当时上海正处于为期两个月的抗疫封控期间。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计10月份CPI同比上升2.3%。

今年到目前为止,中国CPI升速仍低于政府3%左右的目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使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其他大多数国家的通胀均高于目标。这使得中国央行在降低利率和向银行提供廉价贷款以支持增长方面拥有相当大的余地,尽管由于担心人民币疲软和资本外逃,官员们对过度宽松保持警惕。

中国卫生官员上周六表示,中国将坚持严格的新冠防疫策略。这令上月备受关注的中共二十大过后在近日燃起的对严格防疫措施可能放松的希望破灭。周二中国本土新增新冠病例数创4月底以来的最高值,促使有关部门在包括南部沿海省份广东等地区收紧公共卫生控制。

随着美国、欧洲和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学家对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前景持悲观看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个月警告称,最糟糕的情况还在后面。该组织称,预计今年全球GDP将增长3.2%,低于2021年的6%,2023年增速将放缓至2.7%。

经济学家表示,中国今年GDP增速可能会远低于官员此前制定的约5.5%的目标,并且有可能创出除新冠疫情第一年之外几十年来的最差年度GDP增速表现。

在房地产业约束收紧、新冠“清零”政策、互联网监管风暴和热浪干旱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经济正在下行,第二季度GDP同比仅增长0.4%,增速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华尔街日报》的Dion Rabouin梳理了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措施,解释了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中国经济疲软可能给美国和其他国家带来的问题。封面图片制作:David Fang WSJ 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