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北京民眾9日排隊進行核酸檢測。(路透社)
圖為北京民眾9日排隊進行核酸檢測。(路透社)

(中央社台北9日電)紐約時報中文網今天報導,即使中國推出形同放棄動態清零的優化防疫新10條,但有許多因素令經濟仍充滿不確定性,包括民眾擔心新一波疫情而不敢出門消費,工廠面臨歐美需求疲弱的問題等。

報導形容,中國推出優化防疫新10條後,中國經濟正進入一個微妙階段,面臨的挑戰與其他國家在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間的經歷不同。

報導指出,在西方國家,民眾因疫情期間在家工作存下不少工資,加上有政府的補助金,於是防疫限制解除後都樂於消費,經濟迅速復甦。

不過,上海美國商會會長鄭藝(Eric Zheng)表示,即使大企業的供應鏈已恢復正常運作,但他們更關心中國消費者的情緒,「人們不太願意花錢。」

報導指出,中國大規模解除防疫限制後仍存在隱憂,據官方通報,中國只有不到1%的人口染疫過,而民眾接種中國國產疫苗,效力不高,而且80歲以上高危人群疫苗接種率最低。

中國專家預測,在未來幾週和幾個月全國80%至90%的人可能會受感染;這波疫情可能導致消費者不敢出門消費。

報導指出,中國除部份地方曾發放消費券外,政府沒有向家庭發放補助金,而是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補貼投入巨資,因這樣對中央控制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有利。

雖然中國政府向企業施壓,要求他們不裁員,但員工加班時間減少,也令收入減少。

報導提到,中國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與西方不同,中國很多老人與家人一起居住,但老人往往未接種疫苗,其他家庭成員擔心外出消費會將病毒帶回家感染老人,可能因而不外出消費。

此外,歐美面臨著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對中國工廠需求疲弱。

報導引述在浙江義烏開設工廠生產聖誕樹裝飾品的龔先生表示,由於此前需要應對嚴格「清零」政策,客戶不再下訂單,銷售額一直下滑。雖然聖誕節臨近,但國內需求疲軟,已經來不及把東西賣到國外市場,「黃金時段已經結束」。

龔先生一直沒有聘請更多工人,中國的失業浪潮就是由這種小漣漪形成。

位於美國華盛頓的諮詢公司亞洲集團(Asia Group)駐上海的中國區主管Han Lin說:「中國經濟已經受到我們真的無法理解的阻礙。」(編輯:陳沛冰/楊昇儒)11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