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局預報,今年入冬以來首波寒流將於17日報到。北台灣近日已開始降溫,可見到許多民眾外出時加穿保暖衣物。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1年12月12日
中央氣象局預報,今年入冬以來首波寒流將於17日報到。北台灣近日已開始降溫,可見到許多民眾外出時加穿保暖衣物。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1年12月12日

入冬首波寒流17日報到 低溫探10度以下偏乾冷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加上水氣偏多,雪山12日凌晨降下今年入冬以來第1場雪,積雪約4到5公分。中央氣象局12日預報,今年入冬以來首波寒流將於17日報到,影響全台2天,各地氣溫明顯下降,北部及東半部仍有零星降雨,但雨勢趨緩,全台多半偏向乾冷天氣型態。19日寒流逐漸減弱,氣溫緩慢回升。(看完整報導

本土疫情連4天高於上週同期 王必勝分析上升2原因

國內12日新增1萬824例COVID-19本土病例,疫情連4天較上週同期微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分析,這個趨勢與防疫措施相對寬鬆、免疫力隨時間消退有關,未來趨勢將反轉或起伏仍須觀察。指揮中心指出,BA.5仍為Omicron亞型主要變異株,其衍生株BQ.1變異株傳播快速,可能有較高重複感染機率,受影響國家數及病例數持續增加。外界關注春節台商返台是否需要在上機前出示核檢測陰性證明,王必勝表示,會視中國疫情發展及防疫措施來做調整。(看完整報導

義美放棄中國市場保商業機密 佳德糕餅強調在地深耕

中國以註冊訊息不完整為由,暫停進口台灣數千項產品。財政部長蘇建榮12日表示,台灣一年出口到中國的酒飲約新台幣37億元,目前受影響金額大約10億元以內。義美總經理高志明表示,因為產品標示的困擾,義美已經有幾年沒有對中國出口。他並說,中國要求註冊的補件內容部分涉及工廠機密,義美2年前就放棄補件。同樣被中國暫停進口的台北市鳳梨酥名店佳德糕餅指出,為求品質穩定良好,仍以在地經營為主,外銷與否不影響經營方向,始於台灣也深耕台灣。(看完整報導

政院所轄部會禁用抖音 公務員違規將懲處

中國廠商開發的短影音平台TikTok近來成為資安輿論焦點,行政院數位發展部已禁止公部門使用。立委羅美玲12日表示,至今立法院的網路還是可以瀏覽抖音與同樣來自中國的社群網站小紅書,她質疑政府各部會規範不同步。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說,會與立法院、考試院協調,盼能比照行政院的做法。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公務員若違反禁令,將依相關規定懲處。(看完整報導

歐美通膨趨緩 11月台灣金融風險指數降至今年次低

美國聯準會利率會議本週登場,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台北股匯市12日同步下挫,新台幣匯率收盤為30.714元,貶9.2分,創近半個月新低。台股終場收在14612.59點,下跌92.84點,跌幅0.63%,成交值降至新台幣1515.49億元,創今年新低。此外,隨著美、歐通膨出現緩和跡象,美國聯準會12月升息幅度可望減緩,11月國內外經濟情勢與金融市場情緒相對平穩,11月台灣金融風險指數降至94.9分,寫今年次低水準。(看完整報導

薪水追不上物價 前10月實質經常性薪資負成長0.13%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10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4528元,月增0.30%,年增率為2.15%。但今年以來受通膨影響,物價上漲壓力持續籠罩,薪資漲幅被通膨抵消,導致今年前10個月實質經常性薪資新台幣4萬1346元,比去年同期減少0.13%。(看完整報導

深偽換臉謎片黃捷受害求償 網紅小玉判賠100萬元

網紅「小玉」朱玉宸與助理莊炘睿利用人工智慧深偽技術(Deepfake)移植受害者臉部至色情片牟利,許多知名人物如黃捷、立法委員高嘉瑜與網紅鄭家純等人受害。新北地院近期判賠高雄市議員黃捷等人各新台幣100萬元,黃捷感謝法官還受害者公道,並表示更迫切的是數位性暴力修法,包括懲處、防範及補救下架機制,但願不會再有人因為性影像的威脅和流傳而擔心受怕。(看完整報導

白紙運動後中國驟然取消防疫管制 抗議者擔心當局未做好準備

中國放寬防疫政策後,官方病例通報數續降不到萬例,但各醫療院所擠滿要看診的發燒病患北京11日全市發燒門診就診患者2.2萬人次,是一週前的16倍,有患者抱怨在低溫攝氏零下6度排隊超過6小時才見到醫生。11月爆發的「白紙運動」促使中國防疫策略提早轉向,紐約時報9日報導,許多抗議人士覺得還沒有到慶祝的時候,他們希望政府承認「清零」是個嚴重的錯誤,將繼續為自己的權利而戰;抗議人士也擔心,中國在宣布放寬防疫管制之前未做好適當準備,會使民眾再次遭受治理不善的後果。(看完整報導

「戰」成日本年度漢字 反映俄烏戰爭、藍武士闖世足

日本京都市清水寺12日公布年度漢字是「戰」。選出這個字的理由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北韓頻頻發射彈道飛彈、本屆世界盃足球賽日本隊戰勝德國等足球強國、在美國職棒大聯盟發展的「二刀流」選手大谷翔平表現亮麗、政府對COVID-19的防疫工作及對物價飆漲的因應等。(看完整報導

搶救鵝鑾鼻遺址專題 / 穿越台灣4000年 國境之南考古揭密

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岬角有眾多史前遺址,最久遠的可追溯到6500年前。1956年地質學家在鵝鑾鼻燈塔附近發現石板棺,開啟當地考古開端;清大團隊2019年展開挖掘,讓大批墓葬和文物重見天日,距今4000年的51具人骨出土,同時挖掘到東亞、島嶼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最古老、面積最大的貝器加工場。(看完整報導

上午8點同步發送電子報!快來訂閱「早安世界」給你最精華的新聞摘要。
若有任何建議請來信告訴我們,想獲得更多最新資訊快來和中央社做朋友
歡迎訂閱中央社國際新聞電子報,每週三、日發報,掌握世界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