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核融合裝置133座 最大實驗反應爐220億美元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5日電)近期核融合發電成熱議話題,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統計資料,目前全球核融合裝置共133座,美國囊括近1/4數量;最大國際核融合研究計畫由35國政府集資,將興建一座實驗型核融合反應爐(ITER),造價高達220億美元。
原能會核能研究所物理組研究員陳孝輝表示,近年大家對能源恐慌、地球溫升效應都有清楚認知,要解決能源危機問題,核能確實是解方之一,又以核融合最具代表象徵,因其乾淨永續又無污染。
進一步分析核融合優點,第一,產生核融合反應的原料充沛;第二,安全性高,原料不會爆炸,發生類似日本福島核能事故機率低,且無核武擴散疑慮;第三,不排放溫室效應氣體;第四,核融合產生的低放射性副產物數量低,在百年後便將至安全劑量值以下。
攤開國際間核融合發展現況,根據IAEA統計資料,國際間核融合裝置統計有133座,其中,建造和規劃中共39座;以國家來看,美國最多31座,白宮在2020年和融項目投入經費達6.71億美元以上。另依序為日本、俄國、中國、英國,皆以政府資助為主,少數由私人公司資助。
目前全球最大的核融合研究計畫,是由35國政府集資興建約220億美元的國際型實驗核融合反應爐(ITER),各國以承接工程方式分攤費用。ITER主要目標在證實核融合裝置可行性與穩定性,沒有發電功能,目前在興建階段,原訂2025年開始測試,2035年進行氘氚電漿實驗,但受疫情及其他因素影響,時程再度延後。
美國能源部美東時間13日宣布,位於加州的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LNL)的科學家最近在一次核融合反應中,產出約3.15百萬焦耳(MJ)的能量,約是雷射所用能量2.05百萬焦耳的150%,意即首度在核融合反應達成產出的能量遠高於引發反應所使用能量,有助發展潔淨能源。
不過,目前各國尚在實驗階段,核融合電廠商轉時程還未明朗。(編輯:楊凱翔)11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