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3T15:18:21.499Z
印度总理莫迪(左)和中国总理李克强2015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与联合新闻发布会(资料照片)

(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题为《冰冻的两国关系逐渐融化》的评论关注了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本周的中国之旅。文章开头写道:「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周三对中国的访问,是三年来澳大利亚内阁成员的首次访问。在此之前,澳大利亚的部长们已经有好几个月无法与中国的同行取得联系,政府层面的冷淡态度只是北京为惩罚澳大利亚的顽固而采取的诸多措施之一。」

「当澳大利亚成为第一个排除中国制造商5G网络的国家时,人们的不满情绪开始升温。澳大利亚还对中国商人、协会、学生和媒体的活动提出质疑,并通过法律遏制『外国势力』干涉。最后,澳大利亚时任总理莫里森呼吁对新冠病毒展开溯源调查,此言一出引起北京强烈批评。」

文章继续写道:「出口消费品的澳大利亚贸易商尤其对于此事的体会最为深刻,他们自从那时起就再也无法将葡萄酒和龙虾销往中国了,另外连大麦和牛肉的出口也受到限制。接着,中国向堪培拉政府提交了一份由14个要点组成的清单,其中包括澳媒的『敌对』报道,指责澳大利亚政府在这些方面『毒害双边关系』。当时被捕的澳籍华裔作家杨恒均以及澳籍前中国官媒主播成蕾至今仍被拘留在中国。

不过,中澳紧张情势似乎在最近有所好转。评论指出:「这次的外长访问,延续了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与澳大利亚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在G20峰会期间会晤时所开启的相敬如宾的关系。在印度尼西亚的度假岛上,习近平做出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满足了各方的要求。他只在摄像机前批评了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观察家们猜测,继澳大利亚之后,加拿大现在可能是下一个受到中国冷落的国家。」

回到中澳外长的会晤,文章称:「黄英贤呼吁北京取消贸易限制,还提出了人权问题以及两名被拘留的澳大利亚人的案件。堪培拉特别关注的是,澳大利亚外交官目前无法接触到被拘留者。由于新冠疫情蔓延,中国当局禁止外国被拘留者进行领事访问。这也表明,距离两国恢复到『正常』关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澳官员本周见面时讨论了人权、贸易和全球规范等议题

《商报》则关注了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是否能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中国的弱点就是印度的机会》一文的作者认为,在中国经济放缓之时,也是印度有望迎头赶上中国的最好时机。

「印度希望凭借该国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取得突破,朝著成为高科技国家的方向迈进。台湾电子公司富士康与印度合作伙伴斥资近200亿美元,希望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建立该国首批半导体工厂。」

文章写道:「印度总理莫迪在最近对行业代表的一次讲话中说:『印度正在成为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莫迪政府决心为此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提供约250亿美元的针对性补贴给十几个优先行业。他的计划很明确:他想把自家打造成新世界工厂,并且希望西方对中国日渐加深的疑虑会成为他的助力,使印度成为能够替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角色。发展芯片产业是该计划中最具企图心的部分。此外,扩大智能手机生产以及太阳能和电池行业也列入该计划之中。」

苹果公司预计把部分生产线从中国移往印度等国家

「观察家们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印度除了具有市场吸引力,其良好的经济形势也很诱人: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今年印度的增长率为7.0%,明年为7.2% -- 凭借这一点,该国可能不仅会超过中国,甚至有机会在2023年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但是,印度要追上中国并不容易。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数据,2021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是印度的三倍。专家认为,印度还不是新世界工厂,但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