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成本上升带动日本制造业回迁动向
【共同社12月2日电】近期出现了制造业把在中国等海外的生产迁回日本的动向,原因包括台湾的突发事态等地缘政治风险、对新冠传染病导致供应停滞的警惕、当地人工费上涨等,也有着日元贬值使在国内生产变为有利的因素。
佳能董事长兼社长御手洗富士夫在10月的财报发布会上表示,在有可能受到台湾突发事态影响的国家的生产,“只能是要么转移至更安全的国家,要么迁回日本,正在逐步推进”。他还指出,中国等“工资上升,(作为生产基地的)魅力变小了”。
新冠疫情下来自海外的产品供应停滞也是企业调整体制的原因之一。JVC建伍今年1月起依次把面向国内的车载导航装置生产从印尼和中国迁回日本。大金工业也把家用空调的部分生产从中国迁回国内,还将增加零部件的国内采购。
日元贬值也推动了回迁动向。这是因为若日元贬值,那么在国内生产有时可以相对降低成本。
松下11月底前把部分吸尘器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滋贺县的工厂,还考虑进一步增加空调室外机的国内产量。社长品田正弘在11月面向投资人的说明会上表示,“根据如今的外汇市场行情,有的产品在日本生产的话效率更高”。
爱丽思欧雅玛把部分塑料产品的生产从中国迁回日本,11月已开始生产。这是因运到日本的运费高涨等而采取的措施,据悉迁回日本可削减两成的成本。
不过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经济调查室的崎山公希分析称,日企此前因海外的旺盛需求而推进了当地生产。指出有的行业短期内可能会大量回到国内,但“海外需求更大的状况或将持续,很难认为(回迁)会是中长期的潮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