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12月13日电】力争登月的创新企业“ispace”的登月舱已经踏上征程。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超小型探测器曾力争首次登陆月球,但发射后不久就放弃了任务。“官方”失败后如果首次实现登月的是民间企业,那么官转民的趋势在日本也可能加快。

熟悉太空开发的大同大学名誉校长泽冈昭称登月是日本的夙愿。认为虽然民间走在了前面,但“将成为轰动日本太空开发的事件,或许会开启一个新时代”。

▽成本

“以民间力量展开月球探测,这在全世界也是首次。我们认为这是历史性的重要任务。”在11日发射升空成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ispace社长袴田武史激动地慷慨陈词。

ispace着眼于从地球到月球的运输服务,独立开发登月舱和探测车,已启动HAKUTO-R计划。还提出要为以美国为主推进探月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作出贡献。

作为计划第一部分的此次发射,目标是验证月球着陆技术。由于力争实现商业化,因此费用也很重要。“将兼顾成本和可靠性的平衡,这将成为我们的长项”(袴田语)。部分零部件为市售商品,通过准备多个系统来确保可靠性。避免使用价格高昂且交付期长的“太空品质”产品。

航路也是考虑成本而设定。不采用大量消耗燃料的最短路线,而是选择要花四五个月时间但节能的飞行路线。“能以较少的燃料把较多的客人送到月球”,技术负责人氏家亮这样表示。在抵达月球前的期间,相关人员可以熟悉如何运用也是好处之一。

▽雄心

实现日本首次登月的原本应该是11月16日发射的JAXA超小型探测器OMOTENASHI,ispace本应是第二名。

然而OMOTENASHI在与火箭分离后发生故障,虽已靠近月球,但无法修复,最终于22日放弃着陆。JAXA下年度计划发射小型登月实证机SLIM,但由于是绕远的路线,因此明年4月底前后抵达月球的ispace登月舱应该更早。

超小型的OMOTENASHI的结构很简单,缺点是没有备用装置,只要有一个装置损坏就难以修复,不过再次提醒人们登月并非易事。

ispace对于此次发射任务,从着陆前到着陆后的运用设定了10个阶段的目标。希望把握每一阶段的成果和课题,为2024年实现单独探测的富有雄心的目标发挥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