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疫应用通信行程卡下线
中国的行程移动跟踪应用程序使用来自该国电信提供商的数据来确定用户最近是否去过高风险地区。
图片来源:ALY SONG/REUTERS
中国已关闭一款收集用户出行活动数据的全国性移动追踪应用程序,尽管当前全国各地的感染病例继续激增。该程序象征了世界上最严厉、最持久的新冠疫情防控机制之一。
有关部门周一表示,通信行程卡在当日结束后下线。过去三年来中国一直坚持“动态清零”,这款移动应用程序是中国政府防疫技术手段的基石,它的下线是中国为迅速退出“动态清零”而采取的部分举措。
自2020年推出以来,通信行程卡利用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数据获取用户的行踪,以确定他们最近是否去过高风险地区,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来判定他们是否需要检测核酸或隔离。
该应用程序的微信公众号周一称,下线该服务的决定是根据国务院要求而作出。
在罕见爆发全国性抗议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疫情防控正在挤压经济之后,中国政府上周表示,将取消许多隔离和核酸检测要求。
然而,目前还不清楚下线这款位置追踪应用程序是否会在短期内对刺激旅行和经济活动起到很大作用。只要国内各省和其他地方政府运营的类似移动应用仍在使用,就仍会影响人们出行。
中国经济复苏的更大障碍可能是全国范围内的新冠病例激增,考虑到政府部门在进入隆冬之际放松了防疫规定,这种局面有别于中国迄今为止经历过的任何情况。
尽管刚刚重获自由,而且一轮新的信息宣传活动强调奥密克戎亚型毒株相对温和,但许多潜在旅行者、购物者和餐厅食客还是选择待在家里。这导致北京和中国其他大城市看上去就像鬼城一般,与世界其他地区看到的重新开放时兴高采烈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新冠病例激增的规模一直很难衡量,在取消核酸检测相关限制后,全国每天新增病例数已经下降。与此同时,传闻证据表明新感染病例呈爆炸式增长。
在中国首都,北京急救中心建议非危重症患者不要轻易拨打120,并在上周六表示,急救电话呼入量已从日均约5,000次猛增至30,000次/日,致使急救护理人员的应对能力捉襟见肘。他们呼吁新冠轻症患者不要拨打120。
该中心主任医师陈志在微博(Weibo)上写道:“伴随着呼叫量的大量增加,当前,急救电话的接听资源和急救车调派资源都十分紧张,导致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在呼叫120寻求紧急帮助时,遇到困难。”
最近几天,新冠抗原试剂盒、退烧药、感冒药以及中药的销量也已攀升,监管机构告诫民众不要囤积药品。发热门诊外排起了长队,许多市民报告称自己的社交圈中自称感染新冠的人数突然激增。
周三,中国政府宣布进一步放松防疫措施,地方官员不得施行区域封锁。此前,中国多地民众纷纷举行抗议活动,表达对新冠清零政策的不满,各地政府也开始取消部分防疫限制措施,为经济重新开放奠定基础。各地部分影院已经开放;北京取消公共交通对核酸检测结果的强制性要求,并拆除了部分核酸检测点;广州允许符合条件的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与此同时,政府在完全放开新冠限制前,正在推动老年人和脆弱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封面图片来源:Andy Wong/Associated Press WSJ S Chinese
在上周之前,住在北京的美国艺术家Michael Cherney认识的人中还没有谁在中国感染了这种病毒。然后,他女儿的一个同学检测呈阳性,接着是他家人的几个朋友。Cherney周一称,对他所住公寓楼进行的一项非正式调查表明,约一半家庭都有人感染了新冠。
现在,Cherney也成为其中一员,他怀疑自己和女儿是在上周五的一次短途旅行中感染。他说:“由于在线学习,整个星期我们只出去了一次。”
Cherney称,症状一开始很严重,伴随着极其强烈的肺部疼痛。但就在他打算去医院的时候,他的痛苦减轻了。
他在Instagram上写道:“谢谢你,世界,让我再度评估病情时发现症状已经减轻。”
中国一些最知名的商业领袖公开了自己感染新冠病毒的经历,这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禁忌,目前中国政府正努力释放出奥密克戎毒性减弱、不必害怕的信息。
电子商务巨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JD.com, Inc., 9618.HK, JD, 简称:京东集团)的创始人刘强东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称,感染者不要着急。他呼吁在症状不是很重的情况下,优先选用互联网医院进行解决,把真正的医疗资源都留给需要的人。
刘强东说:“根据我个人感受来讲,真的是比感冒还轻微。”
另一位知名大亨、房地产开发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China Vanke Co., 2202.HK, 简称:万科企业)的创始人王石在一段社交媒体视频中表示,他在海外参访的时候感染。他说他基本算是无症状,除了最初的发烧和鼻子不适。71岁的王石称,九天后他的检测结果为阴性,他微笑着对着镜头举起检测试剂盒。
中共的旗舰报纸《人民日报》周一发表的一篇评论称,中国放松严格的防疫政策是“根据对疫情趋势的研判、对防控措施的成效评价、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作出的重大决策”,文章称这将“降低疫情对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这篇评论强调,人们应当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特别是老年人;国内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落后于整体人群。
上周,卫生部门批准四种新的新冠疫苗可在中国大陆紧急使用,不过,中国政府尚未批准任何使用mRNA技术的疫苗;这种技术已在其他地区普遍使用,而且卫生专家普遍认为该技术对于新冠病毒的防护效力更好。
中国卫生部门上个月底表示,正在计划推动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目的是在1月底前让至少90%的80岁及以上老人至少接种一剂疫苗。这一比例在11月底时为77%,只有40%的人已经接种了加强针。
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在周一发出的一份通知中表示,正在与其他部门合作,为员工提供第四剂加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