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事业,年底你需要发这五封邮件
是的,眼下你正忙着核对自己的年底任务清单,但如果此时在清单中加入一个简单的待办事项,将来或许会让你受益匪浅:联系五个在2023年可能以不同方式对你的事业有所助力的人。
说起强化职场人脉,一年之中最合适的时候莫过于当下。最近很多人都换了工作,甚至转行,数量之众,哪怕是最稳固的人际关系也到了需要维护的时候。尽管就业市场依然强劲,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裁员,不少商界领袖纷纷预测,更大的裁员潮还在后面。
无论是给一个若干年都没联系过的人冷不丁地发去信息,还是把一个不太熟的人变成好友,感觉都有些冒失。本文不仅建议给五个人发送电子邮件,同时还给出了避免尴尬、措辞得体的方法。
1)你的核心权力圈成员
当你迫切地需要有人能提供建议、工作机会或是为你引荐时——而且反应要迅速——他们就是职场上的乐善好施者。问问自己,如果你突然要被裁,谁能够帮上忙,又能得到结果?
若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妨试试这个快速办法:试想你刚刚得知,自己的岗位要被裁掉。花五分钟写出六到八个人的名字,这些人是你首先会通过电子邮件来寻求帮助的。
他们都是熟知你的人——关系好的现同事、前同事以及被你视为导师的人。然后,把这份名单缩减至六人,保留那些热衷于社交、并且提供过有用行业动态的人。
挑选其中一人来发邮件。记住,这是一个不会让你觉得不好意思让他为你利用其人脉的人——因此在邮件中,措辞无需过于刻意。你可以邀请他们在新的一年共进午餐,或是一起喝点东西,或者打20分钟电话叙叙旧。
一定要让对方清楚你主动联系的用意。你正考虑如何推进事业,因此很想听听对方的建议。抑或,你想听对方聊聊最近的转行经历,因为你也有意作出类似举动。
2)有影响力的人
接下来,挑选一个你知道可能会对你的事业有所助益的重要联系人……要是你们的关系再硬一点就更好了。
下笔时,不要把宝贵的字数浪费在恭维或是冗长的解释上。
礼貌且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的请求。避免刻板的套话,例如,不必说“我能请教您一下吗?”,可以试试下面几种说法:
•“我真的很看重您的见解,因为您是过来人。”
•“我听过您的发言/我很欣赏您写的东西/我很喜欢您在会上的讲话,尤其是___。我还想进一步倾听您的见解。”
•“我一直在密切关注您的工作。您和____所做的事情让我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因为我也在做类似的事情。”
但凡有任何共同的经历,都不妨点明,而且要说得具体。你们曾就读于同一所大学,抑或你们都是学过土木工程的女性。提到彼此的共同点或许能让对方更好地明白如何帮助你。
“如果你是美国空军学院(Air Force Academy)的毕业生,你问我有没有时间,我会为你抽出时间。”职场咨询公司Just Work联合创始人特里尔·布莱恩特(Trier Bryant)说,他曾毕业于美国空军学院,军旅生涯超过15年。
3)VIP人物
这是级别更高的专业人士,他们能为你开启合适的大门,或是将你引荐给有能力这么做的人。此人可以是你的人脉中正处于迅速上升期的管理人士,可以是你老板的前老板,也可以是在你的领英(LinkedIn)帖子下留过言的企业家。
假如你们素未谋面,你们之间有共同的熟人能帮你们牵线搭桥吗?如果有,不妨主动提出起草邮件,或是直接发一段简短的文字来表明自己的诚意和目的,供他们进行参考。
直接亮明自己的身份和目的。这么做是为了让你的目标人士能够“在当下深思熟虑一番后作出回应,而不是无限期地延迟,”作家多利·克拉克(Dorie Clark)说,他在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Duke University’s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和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教授高管教育课程。
例如,“我打算在职业生涯中朝这个方向发展,我想听听您的建议。”或者,“我也在这一行打拼,想知道您当初是怎么克服这项业务挑战的。”
要让你的请求容易被人接受。“如果你想打电话,就把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克拉克说。
4)久未联系的人
尴尬预警!你已经好些年没跟这个人联系过,却突然空降在此人的收件箱里,希望Ta不仅记得你,最好还忘了你们上一次联系是什么时候。
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高管培训及领导力培养公司ON Point Next Level Leadership的运营者艾梅·科恩(Aimee Cohen)指出,不要老围着“好久不见”做文章,只需承认便好。她在邮件开端会写上“来一波回忆杀”,或是“我知道你在收件箱里看到我的名字可能会晕过去,但___。”
你也可以拿过去几年的疫情说事儿:“我知道距离我们上一次联系才过了三年,但感觉就像是过了一个世纪。”
要让对方清楚地知道,如今你依然了解他们的兴趣与专长,并且还能提供帮助。例如,“我想同你聊聊近况,听你说说最近你在物色哪方面的人才。”或是,“我知道有段时间了,可我看到了这个关于铁人三项的播客,我马上就想到了你。你现在还参加比赛吗?”
最典型的错误是很长时间不联系,一联系就直接请对方帮忙,比如帮忙找工作或是写推荐信。你这哪里是“在困境中请人帮忙,分明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让人做事,”科恩说。你可以解释说,自己暂时还没有开始找工作,但你愿意多多去了解他们的工作与经验。
5)离职的同事
当有同事离职的时候,也是机会来的时候。无论他们的下一步如何精彩,“离开现在的工作都是一个脆弱的时刻,”华盛顿特区高管培训师米歇尔·伍德沃德(Michele Woodward)说。
第一时间取得联系固然最好,但事后再对告别信作出回应,依然有效。试试以这样的方式起笔:“我想问问你这前90天过得如何,”伍德沃德建议,或是“我想问问你最近工作感觉如何?”
你还可以抛出一个应景的问题,例如,“你们那边是怎么处理回归办公室这种事的?”目的就在于重新建立联系,在哪里中断,就从哪里重新开始,推动这段关系继续向前。
筹划将来
针对不同类型的联系人,要掌握好不同的节奏。对于不同人群的联系频率,明尼阿波利斯的高管培训师科恩给出了以下建议:
•关系好的联系人(团队同事兼好友,后来去了另一家公司):每月一次
•中级联系人(共事过一年的老板,后来调去了其他部门):每季度一次
•外围联系人(会计部门的那个家伙,过去你经常在饮水机旁和他开玩笑):一年两次
•还算相熟的人(若干年前你合作过一次的供应商):一年一次,例如节假日给他们寄张卡片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周联系三个联系人。他们既可以是你圈子里到时间该联系一下的旧友,也可以是联系人名单中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