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香港第五波疫情:全民强检涉私隐问题吗?成人和小朋友打针是否安全有效?
「专家推算下月疫情高峰或达每日18.3万宗确诊。端传媒尝试解答多项有关全民强检、打针、试剂盒成效等疑问。」
端传媒记者 余美霞、梁越 发自新加坡
香港自今年1月14日出现五代传播链开始,确诊数字一路狂飙,至今不足两个月,已连续12个单日录得过千确诊个案,总体确诊数字突破两万,超越过去两年疫情总和。
2月22日,香港大学医学院团队最新估算,疫情可能在3月初达到每日18.3万宗确诊,日均死亡个案在3月中可能达到每日100人。同日,过去曾6次强调强检无法实现清零的特首林郑月娥,公布下月推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全民强检,“我们要打仗,想打赢仗”,她说。
事实上,香港爆发疫情两年多以来,现在这条防疫防线的确最难修复。今年2月11日,出现首宗染疫儿童死亡个案,引发家长忧虑。港府坚持“清零”政策,患者向医护前线挤压,无法消化;混乱的分流措施令民怨载道;安老及残疾院舍爆疫,院友和员工首当其冲。
假如香港每日有18万人确诊,对这城市意味着什么?打第三针应对是否有效?当接种疫苗年龄调至3岁,对小朋友的保护和副作用又有多大?端传媒采访了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系助理教授阮相宇、感染及传染病医学会副会长林纬逊、民间研究员龙子维,并爬梳整理不同研究与数据,尝试解答这些问题。
问一:全民强制检测在即,样本送回深圳检测涉私隐问题吗?会否配合禁足令?
2月22日,林郑月娥宣布将于3月举行全民强制检测,检测于短时间内进行3次、每次涉700万人;相关检测并具法律效力及处罚机制,但强调不会禁足。香港将设立几百个检测中心,市民按出生年份分批预约登记,每次可与两位长者或小孩同行。为利用校舍作检测或疫苗接种,中、小、幼学校会提早至3、4月放暑假。
值得注意的是,若香港实验室承载力不足,林郑月娥表示或需将样本送上深圳化验。她称,由于样本樽只贴有编号,并无个人资料,故不涉及私隐问题,但法律问题则仍要研究。
翻查资料,港府为切断第三波疫情于社区蔓延,2020年9月曾推为期14日自愿性全民检测。最终超过178万名市民参与,找出42宗新个案,惟确诊比例不足0.002%,共花公帑5.3亿元,检测效益备受社会批评。林郑月娥亦曾先后6次表态,强调全民检测难保清零,甚至“不可行”。
然而2月15日,林郑月娥出席行政会议前就改变立场;3日后,她不单援引《紧急法》押后特首选举,同时表示已准备好全民检测,并指可参考澳门做法,多次检测找出零星个案。翻查资料,去年8月,澳门因出现确诊个案,68万名澳门居民和逗留人士必须在3天内进行全民核酸检测;而未能在限期内核检人士,健康码会转为黄码,禁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斯洛伐克曾于2020年11月进行全民检测,检测虽属自愿性质,惟不参与的国民会被要求留在家里10天,否则面临最高约1600欧元的罚款;65岁以上的人可免除参加该计划。不过检测过后,当地疫情依然反复,今年2月16日,该国确诊数录得28504宗,创两年来新高。
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系助理教授阮相宇对端传媒表示,要应对疫情,港府应要先想出一个连贯的措施:“第一步要改善isolation的capacity(隔离的承载能力),第二是找出大量的hidden cases(隐藏个案)。”但他说,按港府目前追踪密切接触者的做法,“确实是没法做到。”
根据卫生署截至2月22日的数据,自2020年1月23日起,以卫生防护中心医学监测/接触者追踪所诊断到的阳性检测个案,仅占总数的9.7%。
阮相宇不否认,全民检测可较快速找到隐藏的确诊者。但是,“现在医院本来都满了,确实是没有地方放新增的病人。”林郑月娥于2月22日的记者会中表示,估计有3万名确诊或初步确诊的市民需要留在家中。
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则于其推特指出,若果香港未能有效处理好新确诊者的隔离措施,检测和检疫隔离并无意义。
目前,香港约有5000个隔离设施单位。政府会承租酒店房间纳入社区隔离设施酒店计划,亦正征用新落成未入伙的公共屋邨楼宇,并会于竹篙湾、青衣、前新田购物城、元朗潭尾和洪水桥兴建“方舱医院”等,预计共可增加隔离设施至50000个单位。设施会陆续投入服务,预计2月底前会增加7000个可用单位,3月份内另加16000个单位。
政府专家顾问许树昌则于2月19日接受访问时指出,若果没有禁足令配合,市民等待检测结果时仍可自由活动,“到社区可以再受感染,再散播病毒”,形容这情况下进行全民检测“效果大打折扣”。但林郑月娥于22日表示,禁足令在香港会引起更多的问题,并称会加强对留家隔离市民的支援。
问二:每日或有达18万人确诊的香港,在全球是特例吗?这意味着疫情有多严峻?
根据阮相宇和团队以数学模型推算,第五波疫情可能有约25万人受感染,预计于2月底或3月达至高峰。港大医学院于2月22日更新的推算数字更惊人,指若不进一步大幅收紧措施,如实施类似封城等,下月初或可达到每日18.3万宗确诊。
阮相宇对端传媒表示,要判断疫情是否严峻,除感染数字外,第二个判断的基准为该疫症的重症比例、致死率及感染者死亡率。截至发稿为止,香港总共录得60363宗阳性检测个案,当中有300人死亡。若以去年12月31日、首次发现Omicron变种病毒株在本地传播计算,不足两个月已有89宗死亡个案。
23日,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以146宗死亡个案为基数看,今波疫情病发死亡率约为0.3%,较首四波疫情累计的2.2%死亡率低。当中,未接种疫苗人士的病发死亡率是0.54%,已打针的则是0.03%,两者相差18倍。此外,80岁以上长者的病发死亡率,在首四波疫情可达24%,第五波是3.75%。她认为,这或与Omicron病毒较弱有关,但称仍要待疫情结束才可作真正比较。
国外亦曾出现确诊个案急升的例子,部份国家两周内确诊数字更呈三倍跳。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比利时2022年1月的确诊数字,两周内由接近4万宗增加至13万宗;荷兰于同月的确诊数字,亦曾于两周内由4万多宗增加至11万宗。
然而,两国的死亡及住院数字未见急升。以比利时为例,以1月为始,至截稿为止,死亡个案的七天滚动平均值最高为57宗,住院人数则为4195人,深切治疗部留医人数为430人。至于荷兰,同样时期,死亡个案的七天滚动平均值最高为12人,住院人数则为1414,深切治疗部留医人数为506人。
Omicron是迄今为止突变最多的变异毒株,世界各地都有研究显示,Omicron威力似乎较其他COVID-19病毒弱。
南非为最早出现Omicron疫情的国家,根据其国家传染病研究所2021年底发表的报告,Omicron患者住院的可能性,比其他病株低80%。另一份同年底来自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报告亦显示,Omicron患者住院治疗的风险,比Delta患者低40%。
然而,市民不能因此低估Omicron带来的死亡风险。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早前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以美国为例,即使Omicron威力比Delta弱,但其死亡数字却比Delta高。根据《纽约时报》的数据,截至今年2月,美国染疫死亡人数突破90万,死亡个案的七天滚动平均值最高为2636宗,超越了9月的七天平均值2087宗。当时Delta是美国的主流毒株。
这或与美国反疫苗风气相关。目前美国疫苗供应充足,但国民疫苗接种率仅约64%,远低于葡萄牙、英国、台湾等地方;加强剂接种率则约48%。根据美国耶鲁大学全球健康政策与经济学副教授陈希今年1月接受传媒访问的说法,群体免疫水平的基本门槛受到病毒传播能力的影响,而Omicron所需的门槛可能要至少90%的人群免疫。
“为什么对社会构成大影响,就是因为它在已知的呼吸道病毒来说,(其传播力)都是属于头几位。”林纬逊指出,若染疫人数持续上升,基数变大,即使重症或死亡率有多低,其数字依然不容小觑。
林纬逊和阮相宇都同意,不能将Omicron视为流感或普通感冒。“哪一年的感冒或流感,是每天都有数千宗确诊呢?没有。”林纬逊表示,市民可以视Omicorn为风土病,但亦有一定代价——总会有相当比例高风险社群感染而死亡,“例如年纪大的人,亦会有一些小童,总会有这些,大家是否接受得到?所以,若果要选择的话,现阶段的确不应该与病毒共存。”
同时,Omicron最严峻的问题不止在病情本身,而是对香港医疗、安老系统的压力。“(医治)COVID-19所需的医疗资源是很多的,流感只需要相对简单的药物,但COVID-19要用特别的抗病毒药,要用类固醇,又要用其他免疫治疗,是一种很复杂的病毒。”
确诊个案急升,惟医院空间不足,至2月22日,公立医院内科急诊室病床,平均使用率达到89%,而各隔离病床的使用量则约为90%。早前大量患者须在院外露天等侯入院,不少确诊长者被安排返回安老院舍。截至2月21日,已有逾300间院舍出现阳性个案,涉及逾230名员工及820名院友染疫,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于记者会表示,她相信真实数字更加高。
此外,Omicron患者康复后亦可能要面对Long COVID,即COVID-19的后遗症。根据世卫组织的官方定义,Long COVID通常在染疫后3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2个月,“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解释。”
这些后遗症最常见的症状为严重疲劳,其他症状则包括:呼吸困难、持续咳嗽、关节肌肉疼痛、头痛、味觉和嗅觉失灵,以及心脏、肺、肾脏和损害、肠道腹泻等;同时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至于这些症状为何出现、如何治疗、持续多久、会否消失,学术界目前都没有明确的答案。
问三:若果出现病征,市民可以找谁?会被安排到哪里去?
截至目前为止,港府并未为出现病征的市民,提供一套官方完整的求助流程以查阅参考。
经端传媒整理,若市民出现病征,共有3种方式可得知自己有否染疫。第一种是购买坊间的快速测试试剂,自行检测。不过,卫生署并不接受快速测试结果,并要求市民托亲友到署方指定地点索取深喉唾液样本收集包,后交回署方检测。但样本收集包货量不足,市民“一包难求”。
为免拖垮医疗系统,政府于2月8日宣布推行“居安抗疫”计划。被评估为合适的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同住家人,佩戴电子手环进行为期分别14天和4天的家居检疫。居家隔离者需定期检测身体状况,包括每天量度体温两次,并在指定日子自行进行快速抗原检测。
卫生署称,会根据市民的家居环境是否适合作检疫、同住受检人士的风险程度和个别人士的身体状况等,评估其是否合适居家隔离,但未有提供完整的评估基准。
2月18日,卫生署于政府“同心抗疫”网页上载了完整的《出院条件》流程。医院会优先安排风险较高及重症患者到医院,至于无病征或轻症者,则需回家等待,尽量安排至社区隔离设施;等待期间亦可致电到指定热线求助。患者如在家中等候达14日,自行检测结果转为阴性,则毋须送往隔离设施。
上述的分流系统,引发不少混乱。有患者在家等待多天,仍未被安排隔离,不少患者被逼与家人继续同住,或造成家人感染。
港府一直强调的“动态清零”,意指“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但现在问题是已经不是早发现了,亦没有隔离,没有治疗。基本上你现在做的措施,其实是和动态清零相违背。”林纬逊说。
他举例,有病征的市民将样本瓶送回署方化验,报告需时约3至5天;再到可安排入院或隔离设施,需要7至10天。日子延宕,“那个人可能已经是康复、没有什么传播力了”。换言之,此时仍在社区游走的,都是“头几日(染疫)”、传播力强的人。
目前,政府会围封强检确诊大楼,被围封的潜在患者亦有机会将病原在住所传播。若要完全断绝传染原,“唯有全港lockdown(封城),”然而林纬逊说,“全港lockdown, 香港太难(做到)。”
林纬逊用“打仗”形容香港情况,认为策略要“以快打慢”,不能再拘泥于指定的隔离设备,只要有基本合适的场所,就要变通利用。
鉴于Omicron特性较温和,他认为隔离场所不需要有最高规格的通风及医疗设备,“例如会展那些的换气系统是没有问题。”故可于这些场所安置自理能力很高的轻症患者,不需配置大量医护人员。
2月20日,社会福利署为安置等候入院的长者,在观塘彩荣路体育馆设立暂托中心,接收由医管局转介的长者,提供暂时的照顾服务。2月22日,林郑月娥表示,政府正物色5幅土地,包括落马洲河套区、私人发展商及政府土地,估计可以提供2万个隔离单位;政府亦会同步物色其他的场馆暂作隔离之用。
问四:试剂盒从哪里来?数量是否足够?板蓝根、连花清瘟胶囊应对有效吗?
然而,面对直线上升的确诊数字,更多的市民其实等不到政府安排。为避免传染同住家人,也会选择购买市面测试套装作检测。再加上港府3月开始会强制市民检测3次,期间还要求市民每日自行进行快速检测,对测试套装需求将大大增加;政府则称届时会分发足够的快速抗原检测测试包。
疫情爆发初期,市面药房、个人用品连锁店均出现缺货现象,“根本有钱都买不了货,”港九药房总商会理事长林伟民告诉端传媒,“政府叫人自己先测试,才出现试剂(抢购)这个情况。”
不过林伟民强调,目前试剂需求一下子过大,是碍于运输等问题而缺货。而第五波疫情爆发前,很少市民会买,“根本走去政府检测都不用十分钟,哪用买试剂?”他问。
政府在指定门诊诊所、邮政局及港铁站设置自动派发机,免费向市民提供深喉唾液样本收集包,而试剂又不同于口罩“每日都要用一两个”,林伟民说药房的试剂存货一般非常少,不会超过30多枝。
目前,由政府派发及市面最为常见的检测包为快速抗原测试,其原理是验出呼吸道样本中病毒表面的蛋白质(抗原)。记者近日于市面观察,发现多间药房均已恢复试剂供应,价格由港币40元至400元不等。
其中较多药房供应的是由大陆基因检测巨头“深圳华大基因”生产的试剂。林伟民表示,药房进口的试剂约有9成都是来自中国大陆。
端传媒整理卫生署医疗仪器科网站,及去年社署向院舍发出的通告,总结目前政府指定试剂供应商共有5间,除了来自中国的“深圳华大基因”及“杭州奥泰生物”以外,还包括“美国雅培”、“罗氏诊断”,以及来自香港的“相达生物科技”。
相达生物科技董事长招彦焘在2月11日接受《明报》访问时表示,及至月底将为政府供应数百万份试剂。未来数月公司的产能将由1月份的1000万份,提升至2000万、3000万。可见香港社区未来对试剂仍有一定的需求。
不过,港府目前并未对试剂品牌进行统一监管,检测结果准确度备受讨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快速测试的灵敏度(感染者被验出是阳性的机率)最少要达到80%,特异度(无感染者被验出是阴性的机率)则最少有97%。
然而,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17日表示,市民若单看试剂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无意思”,指出那可以是一、两年前的评估,或涉及不同检测场景。他建议市民购买前,可以留意产品有没有美国FDA及欧盟认证标签、批次号、过期日及是否针对病毒“NP”蛋白作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多番强调快速测试只是辅助性质,无法取代强检。林伟民亦多次提到快速检测包“不是通行证”,但同样认为市民检测后,“起码自己有什么事都不出街,对整体社区都有帮助的”。
2月15日,政府落实采购逾一亿套快速抗原测试包,将于周内陆续抵港,优先派发给安老院舍和残疾人士院舍工作人员等社群。
除试剂之外,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也一跃成为市民抢购的对象。18日,广州医药集团宣布捐赠价值300万港元的药品和物资支援香港抗疫,当中就包括板蓝根颗粒、夏桑菊颗粒等中成药。
事实上,有关抢购中药抗疫的现象并非首次出现。在2003年SARS爆发时,中国各地都曾有出现民众抢购板蓝根的事件。2004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发布《防治“非典”合理用药六十五问》,其中提到板蓝根虽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但指单用板蓝根不能治疗和预防“非典”,若服用过多更会伤害脾胃。
而“连花清瘟胶囊”同为SARS时期研发的中成药,后经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院士团队研究,认为有助抑制COVID-19病毒复制,同时能显著抑制宿主细胞炎症因子等作用。去年10月,钟南山院士团队联合大陆多家医院发布临床试验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连花清瘟胶囊口服14天可显著改善确诊者发烧、乏力、咳嗽等症状。
不过事实上,连花清瘟胶囊并非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美国FDA)的认可药物。19日,香港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出席网台节目时,亦表示上述临床研究并没有经过安慰剂对照,认为目前无科学实证可证明药品有效纾缓症状。而早在2020年,瑞典曾对连花清瘟胶囊作检测,后发现药物成分仅为薄荷醇,表示对治疗COVID-19没有作用。目前,瑞典海关署已禁止该药物入境。
而香港卫生署亦于21日及22日打击药店非法销售或管有未经注册药品的行动中,检获两款未经香港注册的连花清瘟胶囊。
问五:打第3针是否真的有效、必要?
截至2月21日,香港已接种第1针疫苗的人口约为86.4%,第2针为76%,第3针有1489987人接种。
2月24日开始,香港分3阶段实施“疫苗通行证”。首阶段市民需要接种至少1剂COVID-19疫苗,方可进入包括商场、街市、超级市场、发型屋等表列23种处所。第二阶段由4月开始,所有18岁以上市民必须接种最少两剂COVID-19疫苗,12至17岁维持接种最少1剂疫苗;三阶段由6月底起,所有18岁以上市民,如已打第1剂疫苗逾9个月,则必须接种第3剂疫苗;若第2针后未够9个月,必须在满9个月前打第3针,而12至17岁则要打最少2剂疫苗,但若接种首剂的时间在6个月内,则仍符合疫苗通行证的要求。
就此,有市民入禀高等法院提出司法复核,指政府限制不打针的健康人士的自由,属于越权及违宪。
先不论政府“疫苗通行证”是否违宪,部分学术研究表明,为对抗Omicron,接种第3针或有其必要性。Omicron是迄今为止突变最多的变异毒株,其中的棘蛋白变异如K417T及E484K,可能令疫苗的保护力下降。
在香港,目前可以接种的疫苗分别为科兴及复必泰。一份来自以色列的研究表示,他们以1137804名60岁以上以色列人的数据作分析,发现接种了第3剂BNT162b2,亦即复必泰的人,其感染Delta病毒的速度比没有打第三剂疫苗的人低11.3倍,其患上重症的可能性亦降低了19.5倍。
至于应对Omicron,根据港大及中大医学院联合研究,接种2剂复必泰疫苗后,人体内中和Omicron的抗体反应非常低。然而,不论是先接种2剂科兴疫苗,再接种第3针复必泰;抑或接种3针复必泰疫苗,其抗体水平都足以抵御Omicron;至于科兴疫苗,则不论是接种2剂或3剂科兴,其抗体水平都未能就Omicron提供足够保护。
阮相宇表示,在COVID-19亦“流感化”的前提下,加上香港疫情正值爆发,接种第3针疫苗仍有其必要性。鉴于疫情逐渐失控,他建议香港应仿效外国例子,例如新西兰、加拿大安大略省等,将接种第2针和第3针的间隔,由原本的6个月缩短成3个月。
2月22日,政府宣布拟缩短第2针、第3针相隔时间,目标于4月时,3至11岁儿童及安老院舍接种率达到9成。
然而,COVID-19已经历多次变种。阮相宇表示,若将来病毒再次变异,“可能有很大的机会,需要打第4针、第5针。”
问六:疫苗年龄接种调低至3岁,对小朋友保护有多大?副作用有哪些?
30岁的母亲Mandy从没想过要让4岁的女儿打针,“始终大人都有副作用,更何况这么小的小朋友?”不过,在香港接连出现染疫儿童死亡个案以后,她动摇了。
2月11日,一名4岁男童在元朗家中呕吐后晕倒,送抵医院时已无呼吸心跳,其后证实不治,成为香港首名染疫死亡儿童。4日后,再有一名3岁染疫女童因病情恶化离世。
Mandy开始变得紧张。自2月初确诊数字破千后,她已没带过女儿上街。适逢13日,港府宣布可接种科兴疫苗年龄调低至3岁,于是在预约服务开放的第2天,她马上替女儿登记。
16日,医管局总行政经理何婉霞表示,在过去14日确诊个案当中,6岁或以下儿童占整体的9%。手机上媒体的消息日夜发放,“该不该让小孩子打针”这个话题把网络上的家长截然分成两派。Mandy本身也挣扎良久,直到她多次听到不同专家说,儿童如果打了针,“万一确诊了都是轻症。”
及至21日,一名11个月大的女婴亦染疫死亡,成为至今最年轻、10日内第3名死亡个案。女婴生前健康,其父母、8岁哥哥及双胞胎姊妹同样染疫。港大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讲座教授刘宇隆回应传媒查询时表示,按初步资料包括抽搐等病征,初步认为女婴染疫后出现急性脑炎,短时间内导致抽搐昏迷,其后导致脑死亡,情况与早前离世的3岁女童类似。
女婴死因将转交死因庭研究。刘宇隆指出,暂未清楚儿童重症原因,有可能是儿童近年未接触4种旧有COVID-19病毒而欠免疫力,及与未打疫苗有关。
接种疫苗对小朋友保护有多大?就目前3岁儿童已可接种的科兴疫苗而言,相关的临床研究并不足分。去年6月底,中国科兴曾发表3-17岁儿童接种疫苗第1、第2期临床研究,结果已刊载于权威国际医学期刊《刺针》。
研究于2020年开展,当中第2期研究共招募480名儿童(当中94人注射安慰剂),并将其分成2个剂量、3个年龄组别进行比对。结果显示,3微克组别接种2剂疫苗后,中和抗体转阳率达100%;而1.5微克组别抗体转阳率则约为97%。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曾形容,儿童接种3微克剂量疫苗的结果“相当理想”,惟研究人数不多,认为未必足以反映真实情况。
至于民间研究员龙子维认同报告的研究方法足够严谨,但指出研究并未显示出第3期的测试数据,未能完全确保疫苗安全性。
疫苗在人体临床试验一般分为3期:第1期为少数人接种疫苗,以评估其安全性及剂量。第2期人数将会扩大至百名以上,以进一步评估疫苗产生免疫反应的效能。3期则为大规模试验,在多个国家和一个国家的多个地点进行,以确保疫苗性能。
编注:有关科兴疫苗临床研究所用的“中和抗体转阳率”,指的只是儿童接种疫苗后,有多少百分比的人在体内产生中和抗体,但产生的浓度并不必然一致,因而保护度也有不同。
至于5岁起儿童可接种的复必泰疫苗,美国辉瑞药厂亦于去年9月公布一项后期研究。研究样本涵盖2268名5岁至11岁儿童,当中1517名接种2剂10微克疫苗,为成人剂量的三分之一;其余注射安慰剂。
结果反映,儿童接种疫苗后的中和抗体水平跟16至25岁年龄层的(接种30微克疫苗)相若;推估疫苗产生的保护率达90.7%。目前,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及澳大利亚治疗用品管理局(TGA )已批准该国5岁起儿童接种复必泰疫苗。
然而,即使有数据支撑保护度,接种疫苗对儿童所造成的副作用,是让众多家人更为担忧。翻查上文所提到的科兴临床报告,也有数据反映436名儿童在接种疫苗后所回报的健康状况:当中16%儿童出现针口痛、5%人发烧及4%出现咳嗽症状,至于头痛及出现厌食情况则有2%。
另外,美国疾控中心去年年底公布一项报告,显示出接种复必泰第1针(42504人)及第2针(29899人)儿童所报告的副作用情况均相近,不过第2针回报的反应率稍高。儿童在接种第1、2针后,逾一半人会出现针口疼痛(52.7%、55.8%),至于头痛、发烧症状则围绕至20%以下水平,另外有约1%的儿童需要医疗协助、0.1%的人需要紧急求诊。
至于香港大学早前曾有研究,发现12岁至17岁的男青少年在接种2剂复必泰后,患心肌炎的风险较只打1针多6倍,惟目前原因仍未确定。美国疾控中心的报告中,也有提到在分析过程中曾接获11宗儿童在接种后患上心肌炎的通报,但表示他们已经康复或正在康复中。而疫苗不良反应报告系统(VARES)曾收到两份分别为5岁及6岁女童接种后死亡报告,经调查后发现女童拥有复杂病史,并且在接种前表示身体状况不佳,指出没有数据表明死亡和疫苗接种存在因果关系。
目前,Mandy身边已经有认识的家长就读小学的孩子完成接种,她听闻除了“累了一天”,“暂时还没听过任何小朋友有副作用”。不过,现在离女儿接种日子还有1个月,Mandy说仍会想观察一下,看看有没有小朋友接种后出现过大反应,才下最终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