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政府發展新界東北,受影響的農戶,可申請遷移至塱原濕地自然生態公園的「農業區」復耕,不過有農民稱去年12月到「農業區」視察,擔心區內無足夠的排水及灌溉系統,容易造成水浸,農作物將在雨季「一鋪清袋」,分配的土地亦不足以維生。環保組織長春社保育經理許淑君促當局,盡快公開交代農業區的細節,包括時間表及未來的運作模式。漁護署則表示,園區內設有1.9公里長的水道,亦會考慮農民的建議,增設必須的設施,惟農戶獲分配的土地需視乎申請者數目而定,亦會採用抽籤方式分配。

塱原位於古洞北及粉嶺中間,是香港最大的連片淡水濕地,政府把約37公頃土地發展成自然生態公園,其中包括約11公頃的「農業區」,予包括受新界東北發展影響的農民申請復耕。漁護署指已大致完成「農業區」內約七成農田的復修工程,餘下的工程預計將於今年第一季內陸續完成。

dji_export_1643617686762

農民憂排水、灌溉設施不足

塱原農民Ken已耕種20多年,即將在塱原自然生態公園「農業區」復耕,但他憂「農業區」的設計及安排不完善。Ken稱去年12月農民到「農業區」視察,發現部份農田沒有足夠水坑排水,而塱原地勢有高低之分,擔心雨水會從高處湧向低處,造成水浸,他形容排水系統猶如心臟,「排水系統做得唔好,一場雨水就將種咗兩個月嘅農作物一鋪清袋」。他又擔心灌溉系統不足,令他需要加長接駁水喉灌溉,喉管的造價因長度增加,成本甚至上升三倍。

Ken亦表示,至今尚未得知將獲得的農地面積,但他稱現時約30名農夫會到「農業區」耕種,估計每位農民只能獲分配3斗地(即約21,780平方呎),但Ken指因需要輪耕,最少6斗地(即約43,560平方呎)才足以維生。

dji_export_1643617687805

漁護署:設長約1.9公里的水道供灌溉及排水之用

漁護署回覆《獨媒》表示,區內設有一條長約1.9公里的水道供灌溉及排水之用,該水道由西南至東北貫穿生態公園,沿途亦設置抽水槽,農戶可放置水泵抽水灌溉,署方又指農業區內的不同位置亦設有淺水池供農戶抽水灌溉。

署方表示,農民就水利安排提出的建議,包括在農田附近興建額外的排水道及提供緊急用水泵等,署方會詳細研究合適及可行的方案,以減低農田水浸的風險。

至於「農業區」的耕地申請及分配安排,漁護署表示所有於2018年「塱原農場作業調查」登記的農戶,均可申請在「農業區」內耕作,而每個農戶獲分配的耕地面積則視乎申請者數目而定,並會透過公開抽籤決定選地次序。

dji_export_1643617688970

長春社促儘快公開交代農業區的細節

「農業區」原定於三月開始運作,惟漁護署至今尚未公開「農業區」的時間表及未來運作模式的細節,環保組織長春社保育經理許淑君批評署方欠透明度,難免令農民擔心:「好似差唔多要開始,但又咩都唔知」,甚至不肯定「農業區」會否按原定計劃在三月開始運作。

「農業區」的農民需以生態友善方式耕作,許淑君認為農民需盡快知道「農業區」的運作模式,例如會否設規則限制農民必須進行有機耕種,禁止使用農藥、化肥等,她指塱原農民以往大多進行傳統耕種,使用化肥,以及主要種植本地菜,如通菜及西洋菜,需要時間學習新的耕種方式。她建議署方提升透明度,盡快公開交代「農業區」的細節,包括時間表及運作模式。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