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菜潮持續 本地菜商危難中撐港人:希望大家留意返本地農業
(獨媒報導)受疫情影響,內地菜供應不穩,超市蔬菜連日被搶購一空。有商戶表示,因近日蔬菜需求大增,本地菜來貨價及運輸成本亦有加幅,但不會加價出售,希望「撐返大家」。亦有菜商相信,是次「危機」會成為港人接觸本地菜的契機,渴望「大家有一日可以留意返本地農業」,養成買本地菜的習慣。
本地菜需求成本同增加 商戶拒加價:唔會離棄支持者
上水貨舖是專售本地菜和「香港製造」商品的零售店。《獨媒》記者昨傍晚到大圍分店視察時,店內菜架已被一掃而空,但仍有零星市民到店內查看是否有蔬菜。店員Gloria表示,平日早上11時會有新鮮蔬菜運到店舖,大概傍晚5時左右售罄,近日雖因應「搶菜潮」提升近三倍來貨量,下午2時左右已被掃清光。
創辦人羅庭德指,近日本地菜來貨價稍微加幅,提升供應亦令包裝及運輸成本等上升,但不會加價出售。他形容,店舖以「香港製造」起家,營運近一年全靠港人支持,故他亦會擔起社會責任,「唔會離棄支持者」,在危難時提供有質素產品,「撐返大家」。
羅庭德:是次危機令「香港製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店內蔬菜大多為$18半斤,與市面上漲價後的蔬菜差價不大。Gloria形容市民「好心急去搵菜」,有人在開店前已致電店舖,詢問當日或翌日的蔬菜供應。她笑言是次「封關」令更多人踏出第一步,嘗試本地菜,網上訂購人數亦有上漲,相信是不少人「食過返尋味」。她希望以此為契機,將本地菜推廣給更多人。
羅庭德亦認為,是次「危機」令「香港製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指在一菜難求的情況下,本地農業成為關鍵角色,只要自給率高,「就唔會咁恐慌」。惟他坦言,「三分鐘熱度」是香港人的壞毛病,未必能長期為本地農業帶來收益,但相信已「足夠體現到香港實業嘅重要性」,希望港人意識到問題所在。
主打本地菜預購商戶:長期支持才能撐起本地農業
位於荃灣的田嘢同樣出售本地菜,門店放滿與本地農業有關的書籍及產品,但他們卻有不同的運作方式。負責人掌櫃H(化名)表示,田嘢主打本地菜共購計劃,長期與本地農夫合作,每星期將有機蔬菜送上門,農夫的產量建基於訂戶數量。她表示,近日確實有更多人查詢計劃詳情,但對她們影響不大,因為農夫「唔可能突然提升產量」,難以回應突然上漲的需求。
她直言,不敢期望是次意外為本地農業帶來巨大收益,擔心危機過後,「(關注)就會好快消失咗」。她認為市民需要親身嘗試,理解本地蔬菜貴價背後隱藏着農夫的汗水,才能逐步將購買本地菜變成習慣。至於是次會否成為港人接觸本地農業的契機,她說:「每個做香港農業嘅人都會好渴望,大家有一日可以留意返本地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