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晚上十點多,清華園南面的剛秉廟,王國維先生的靈樞停在昏黃的燈光里。

清華的教授來了,燕京、北大和其他機構的著名學者也來了。他們有陳寅恪、吳宓、梅貽琦、容庚、馬衡和梁漱溟等等。

清華研究院二十幾個學生滿面淚水,向導師的遺體三鞠躬。

陳寅恪先生卻一下伏倒在地,向靈樞三跪九叩。

接著,吳宓教授也行三跪九叩大禮。

陳先生和吳先生都是中國骨頭最硬的讀書人,從來不向任何權貴低頭。他們對王先生的恭敬震驚了廟裡的所有人。

這時已經放暑假。梁啓超先生剛回到天津,聽說王先生自殺,連忙趕回北京。

幾天以後,清華的學生又回剛秉廟拜祭,決定請學校減少給他們的獎學金,扣出一部分為王先生立紀念碑,表達學生對大師的崇敬。

日本和歐洲的報刊發表了一篇又一篇關於王先生在頤和園投湖的報道和回憶文章。五十一位日本學者在王先生住過的京都袋中庵開會悼念。漢學家川田瑞穗寫道:「公之學問文章為當代第一流。」

開學的時候,梁啓超先生帶著清華研究院的新舊學生向王先生墓磕頭,然後發表了著名的《王靜安先生墓前悼詞》,告訴人們:王先生的學術影響已經遠遠超越了國界。他「在學問上的貢獻,那不為中國所有而是全世界的」。

【二】

1877年12月,王國維出生在浙江海寧縣城一個小康之家。父親在溧陽縣衙當幕僚,好讀書,能寫詩詞,篆刻和繪畫也小有名氣。

家裡希望王國維走應舉做官的道路。他從私塾起步,十五歲考過童試,成為海寧州學的生員,按那時的講法,叫做「秀才」。接著王國維順利過了歲試和科試,得到參加科舉的資格。

1894年,他參加鄉試,沒通過。科舉三年一次。1897年,王國維再考,還是失敗。

就在王國維第一次參加科舉的時候,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慘敗。幸運過了鄉試的考生叫「舉人」,集中京師參加會試、復試、殿試和朝考。康有為聯合各省一千三百多舉人,上書朝廷,要求改革。

甲午戰敗和舉人上書震動了全國,讓王國維知道還有從外國傳來的「新學」。他很想學學那些新奇的知識,但家裡沒有錢供他外出開闊眼界。王國維經常悶悶不樂。

第二次鄉試不過,王國維改弦易轍。他辭別了新婚的妻子,坐船到最開放的上海,進有名的改革派刊物《時務報》當職員。這時羅振玉在上海開辦一所日語學校,叫東文學社。王國維每天去聽三小時課。

羅先生不但是個古書古董商人,而且是大學問家。他看上王國維的才華,指導他讀書,還資助他的生活。《時務報》停刊,羅振玉留王國維在東文學社做事。王先生兼學日語和英文,開始翻譯西方的理論書。

【三】

義和團暴動,東文學社停辦。羅振玉資助王先生去日本留學。

1902年春,王先生進東京物理學校。但他只有私塾的底子,缺少科學根基,被數學折騰得很苦。後來腳氣病大發作,王先生回國,在日本只呆了四個多月。

回來以後,他先後在武昌農學堂當翻譯,在通州師範學堂和江蘇師範學堂當教師,多數時間跟羅振玉在一起,一邊在學堂做事,一邊幫羅先生編《教育世界》雜誌,介紹外國的教育理論。

羅振玉擔任朝廷學部參事,約王先生一起入京。1907年春,王先生被任命為學部總務司行走,負責編譯和審定教科書。

這時他對哲學很感興趣,最喜歡尼采和康德。為了看他們的書,汪先生自學德語。他買了,還真讀了德文版的《資本論》,知道不少共產黨的主張。他翻譯過《西洋倫理學史要》,自己寫了《哲學辨惑》之類理論文章。那些當然只是把現代理論引進中國的普及作品。不過,對西方學術的了解使他有超越中國傳統士人的眼光。

1908年,王先生開始在雜誌上連載《人間詞話》,後來結集出版。這本書討論傳統詩詞,是中國文學批評和美學理論的經典,集「意境」說之大成,把中國的藝術理論發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仍然是難以超越的學術高峰。當時王先生才三十一歲。

隨後他把精力轉向過去學術界視而不見的傳統戲曲。王先生的研究馬上引起同行的重視。他好些論文一發表,就被譯成日語。他的名著《宋元戲曲考》出版之後,王先生被尊為中國戲曲史研究的開山祖。

【四】

八國聯軍撤走,清朝開始改革。但廟堂不願傷筋動骨,加上民族矛盾,辛亥革命在1911年爆發。

羅振玉和王先生離開朝廷,跟家人一起到日本避風。他們住在京都大學邊上,羅先生帶了大量圖書和文物。他善於經商,財產豐裕,資助王家的生活。王先生幫羅振玉抄寫編校,另外自己寫作,換些稿酬。

他在京都住了四年多。受羅振玉的影響,王先生逐漸把主要力量用於甲骨文、金文、竹木簡研究和經史考據,寫了一些有創見的論文,不但在日本,而且在歐洲建立起聲譽。

1916年春,王先生應邀回上海,為英國商人哈同編《學術叢刊》。此後幾年,他在過去研究的基礎上,發表了大量論著。王先生把甲骨文研究從辨字發展到考史,開創了甲骨學的新階段。他的論文《殷周制度論》轟動一時。

1917年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隨即著手收羅人才。9月,北大聘王先生為文科教授。王先生推辭。第二年6月,北大派人到上海,登門面請。王先生再次推辭。羅振玉不贊成蔡先生支持新文化運動,也勸王先生別去。

蔡先生知道關鍵在羅振玉,在1920年夏天派古文字專家、王先生的同鄉馬衡去勸駕。馬先生先去天津見羅振玉,然後到上海請王先生。羅振玉叫王先生找理由推托,王國維第三次拒絕北大的聘請。

因為王先生說自己在上海有工作要做,孩子又在南方上學,1921年春,北大提出讓他擔任函授導師,用郵件指導學生。王先生回信,說事情太多,過一兩年再說。

這時北大真是重視人才。第二年3月,馬衡先生出面又勸說羅振玉和王先生,同時請兩人擔任函授導師。羅振玉接受了聘請,王先生不好再推托,也表示同意。7月,北大派人把津貼送到上海。王先生說自己在千里之外,沒做什麼事,叫來人把津貼帶回去。北大只好叫馬衡先生寫信去勸。王先生覺得盛情難卻,只好收下。

這時在國內很有名的東南大學和日本京都大學也想請王先生。

【五】

經過羅振玉活動,1923年4月,已經退位的皇帝溥儀任命王先生為「南書房行走」,當小朝廷的文化顧問。跟再三推辭北大的聘請不同,這回王先生毫不猶豫就離開上海去了北京。

南書房行走的事情不多,王先生有不少時間做自己的學問。

退位皇帝對王先生很尊重,有時留他在宮裡一起吃飯。王先生深度近視,一些菜看不清,或者離得遠,溥儀就幫他夾。王先生心裡挺高興,回家告訴太太。

1922年秋,北大考古學會發表宣言,指責溥儀小朝廷出賣宮中文物。王先生馬上寫信給考古學會的領導,反駁說,清朝入關,明朝宮廷已經空虛,清朝沒有繼承前代的寶物,目前宮中的是皇室自己積累的私產。

這種說法當然不對。人只有兩種合理的權利:一是自己生來就有的,例如信仰自由。二是通過勞動和交換獲得,或者別人自願授予的。例如農民因為種地擁有稻穀,人民用選舉的辦法授權官員管理城鎮。滿清統治者不耕地,不織布。人民沒有選舉他們管理國家,也不是自願把賦稅交給他們。他們依靠武力奪取政權,依靠威脅徵收賦稅,所以他們掌握的完全是不正當的權力,積聚的幾乎都是不義之財。

王先生最受不了考古學會直呼溥儀,「指斥御名至於再三」。他覺得這是大不敬,於是宣佈:不再擔任北大的導師,不再接受北大學生的諮詢,收回原來交給北大《國學季刊》發表的文章。

【六】

就在王先生朝北大考古學會發脾氣的時候,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吳佩孚指揮大軍迎戰張作霖。雙方出動了近五十萬兵力,打得非常慘烈。

直系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是有名的「倒戈將軍」。他覺得受吳佩孚排擠,又拿了敵軍五十萬銀元的賄賂,突然叛變,結果直系大敗。馮軍進入北京,抓捕總統。馮玉祥受當時國民黨激進宣傳的影響,把大炮架上景山,對準紫禁城,在11月5日派二十多全副武裝的軍人,直入皇宮,要溥儀在一小時內簽署文件,永遠放棄皇帝稱號,當天就搬出紫禁城,並且同意將政府補助從四百萬元減到五十萬。溥儀被迫簽字。

退位皇帝完全沒有時間收拾,倉皇離開宮禁,先搬到父親載灃家,隨後躲進日本公使館。王先生一路跟隨,狼狽不堪。

君主專制應該換成民主法治。原來規定溥儀退位後生活待遇的是《清室優待條件》。這個法令由非民選的臨時參議院頒布,人們可以懷疑它是否代表民意。馮玉祥依仗武力,改變前皇帝待遇,更無合法性可言。雖然地位不算高,王先生畢竟是朝廷官員,何況他一生忠誠,所以他認為朝廷被趕出皇宮是奇恥大辱。

1925年,清華學校辦大學部,還要建一個高水平的國學研究院。2月12日,研究院籌備處成立。第二天,籌備主任吳宓帶著校長的聘書,進城去見王先生。

溥儀離開紫禁城,王先生已經沒有皇家書房可以「行走」。清華跟北大不同,沒有狠批中國傳統文化。吳宓是哈佛的碩士,王先生以為他必定學足洋人派頭,西裝革履,握手對坐。誰知他向王先生行三鞠躬禮,頗有古風。王先生印象很好,答應考慮,一個星期後同意應聘。

【七】

清華安排兩列平房給他住,有十五個房間,朱漆院門,黃銅門環,古色古香;另外在漂亮的工字廳分給他一個辦公室。

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和趙元任四大導師相繼到任,清華一躍成為中國文化研究的重鎮。全國各地報考的青年很多,錄取標準相當嚴格。

1925年9月,研究院正式開學。校長主持茶話會。新生看到一位瘦小的老人,戴眼鏡,腦後留著一根纖細的辮子,布袍粗褂,貌似老農。經校長介紹,年輕人才知道這是大名鼎鼎的王國維先生。其實這時他才四十七歲,並不老。

梁啓超先生主要講授歷史研究法、儒家哲學和中國文化史。王先生主要講授古史、《說文》、《尚書》和《儀禮》。陳寅恪先生主要講授東方語言學。趙元任先生主要講授普通語言學。當時中國還沒有研究生學位。清華研究院導師講課,全校學生都可以聽。研究生在導師指引下做專題研究,一年內完成論文,導師審查同意,即可畢業,但畢業後還可以留下學習。清華的導師有特別的魅力,當時的研究生也真心愛好學術。研究生往往做完一篇論文還不願離開,多數學習兩年,不少學三年,有的學四年。

王先生講課聲音不大,有點口吃,而且滿口海寧腔。學生請教,如果他不懂,就老老實實地說:「阿拉弗曉得格。」這不但是誠實,而且是自信。任何人的無知都是無限的。弱者掩飾,勇者坦誠。儘管不知為不知,王先生的學問的廣博和研究的精深贏得了學生的崇拜。梁啓超特別佩服王先生。學生有疑難,他經常說:「可問王先生。」

王先生話很少,不愛娛樂,除了教學生,只跟幾個同事同行談學問,極少跟別人交往。他每天早晨走去課堂或辦公室,下午、晚上在家裡讀書寫作,傍晚在校園裡散步,遇到熟人點頭微笑,如此而已。一般應酬幾乎全部謝絕。

他字靜安。馬敘倫教授說,「靜」字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靜安畢生態度可以靜字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