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認同道重新認識中國》這本書的最後一篇,題為《九七覺醒》。寫於1981年,那時香港前途問題已被廣泛議論,但中英談判還沒有正式開始。

香港媒體過去一直沒有什麼人關心九七問題。自從六七暴動中國用最激烈的語言而最後沒有任何行動之後,香港大多數人就高枕無憂了。問題是英國是一切按規則做事的法治國家,對新界的租借條約於1997年到期不能視若無睹,因此英國在1979年已經開始在國會有提到條約到期的問題了。

香港媒體討論九七問題,也是由《七十年代》雜誌開始。1979年12月號,《七十年代》翻譯刊登了英國研究香港問題專家沃爾特·伊斯(Walter Easey)的長文《對香港前途的推測》,首次在香港媒體提出九七問題。文中指英國信守條約,對港島和九龍有永久主權,對新界的主權就到1997年6月中止。中國立場正相反,一直不承認不平等條約,不管香港、九龍還是新界,保持現狀由英國管治,都基於可供中國利用的目的。一旦英國要延長租約,中共就認為涉及國恥,一向強調民族主義的政權就無法容忍也。

對中共來說,當時最好就大家不提九七,讓香港繼續給中國「充分利用」,一提就民族主義上腦,不能不硬著頭皮要收回主權。當時《七十年代》提出九七問題,有左派人士不以為然,覺得不「策略」。但我們提出來時,已經是港督麥理浩訪京見過鄧小平之後,已得知中國不會接受任何延續英國管理的方式了。只不過麥理浩沒有把這訊息公之於眾。部分英資得風氣之先,漸漸將資本轉移出香港。

到1981年,所有的香港媒體都捲進關於九七問題的討論中。在大專學界,仍然有相當部分學生在觀念上反對殖民主義,對中國透露九七年收回香港主權,基於民族主義而支持。198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七十週年,香港大專同學有一連串活動,其中在中文大學的集會邀我作最後一個演講人,並指定談九七問題。我在演講中,講到海峽兩岸對辛亥革命者節日有不同解讀,而且都只是單一的、不容其他意見的解讀,而唯有在香港,我們可以暢所欲言,對辛亥革命可以作不同的分析和討論。香港在過去一百多年中,支持中國革命、抗戰,捐款支持中國的各次災難,文革後又大批港商去投資,殖民地香港對中國作用之大不容置疑。如果香港的主權改變了,對中國是否更好或變成同其他城市一樣了呢?民族主義是抽象的信仰理念?還是應該從現實、從歷史經驗去看怎樣才對國家民族有利?我們應該選擇滿足抽象的觀念,還是應該更多地考慮民族主義的現實呢?

演講還談到香港人的意願等問題,九七的事日後會詳述。我只想說,在1981年,關於香港前途的中英談判未開始,民族主義既是中共宣傳的利器,也是香港具有反殖意識的華人特別是部分年輕人的未經思考的認知。在演講中,我引述一位外國朋友對我說:「我想你相當矛盾,一方面你是中國人,中國人不希望被外人統治;另方面你住在香港,香港人又不能接受大陸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仍然以中國人的身份來談香港前途,提到從民族主義出發,香港維持現狀在現實上對中國有利。

這是我對自小形成的民族主義的現實覺醒,是我創辦《七十年代》十年的思路。我在辦刊過程中,由自身經驗,看到香港的自由言論對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影響,這裡可以看到兩岸老百姓看不到的資訊,可以接觸到有親身經歷而又毋須顧忌因言致禍的人,這裡左右派思想可以互相衝擊,也可以和平交流,在各種資訊中作自己的判斷。在這裡,憑良心講話不會損及自身安全。言論自由,對所有的政體,對所有人民權利,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漫長歷史的華人社會,卻只能在外國人保護傘下才能獲得,包括以前大陸一些城市的租界,特別是香港。《七十年代》在前十年的所有編輯歷程,使我深深體會到海峽兩岸缺乏言論自由給社會、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與壓抑,也深深體會到香港言論自由對兩岸的真實影響。老實說,我並沒有推動兩岸民主自由的大志,我開始只是努力把本份工作做好。是時局的發展和雜誌「外轉內」的作用使我認識了自己所做事情的意義,也深入了解了言論自由對社會的重要性。

這過程中,我不斷思考,不斷反省,不斷解剖自己以往的認知,這種感情活動促使我在那兩年(1979-81)寫下那十篇文章。

在此書扉頁,錄下我作於1980年的一首詩:「是非混沌與誰評,回首十年悲喜驚,世事翻騰觀念改,今朝探索啟新程。」

即使有這樣的覺醒,但實際上我對言論自由和民族主義的認識還粗淺,不過已經因世事翻騰而一些觀念有改變了。

(原文發佈於2022年1月5日)

畫家鄭家鎮1980年為我這首詩所作的書法題字。

《失敗者回憶錄》連載目錄(持續更新)

  1. 題記
  2. 闖關
  3. 圈內圈外
  4. 殺氣騰騰
  5. 煎熬
  6. 傷痛
  7. 動盪時代
  8. 抉擇
  9. 那個時代
  10. 扭曲的歷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後一擊
  13. 我的家世
  14. 淪陷區生活
  15. 汪政權下的樂土
  16. 淪陷區藝文
  17.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18. 李伯伯的悲劇
  19. 逃難
  20. 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21. 戰後,從上海到北平
  22. 古國風情
  23. 燕子來時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樹倒猢猻散
  26. 豬公狗公烏龜公
  27. 《蘋果》的成功與失敗
  28. 怎能向一種精神道別?
  29. 自由時代的終章
  30. 清早走進城,看見狗咬人
  31. 確立左傾價值觀
  32. 「多災的信仰」
  33. 最可愛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學的青蔥歲月
  35. 被理想拋棄的日子
  36. 談談我的父親
  37.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38. 父親的挫傷
  39. 近親繁殖的政治傳承
  40. 畢生受用的禮物
  41. 文化搖籃時期
  42. 情書——最早的寫作
  43. 那些年我讀的書
  44. 復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 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 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 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 最終篇
  50. 沒有最悲慘,只有更悲慘
  51. 歸處何方
  52. 劉賓雁的啟示
  53. 徐鑄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記憶
  56. 左派的「社會化」時期
  57. 伴侶的時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歷史的轉捩點
  60. 福兮禍所伏
  61. 香港輝煌時代的開始
  62.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創刊背景
  65. 脫穎而出
  66. 覺醒,誤知,連結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則取,無用則棄(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調部與潘靜安
  70. 非蠢人合做蠢事
  71. 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
  72. 無聊的極左干預
  73. 從釣運到統運
  74. 那年代的台灣朋友
  75. 統一是否一定好?
  76. 台灣問題的啟蒙
  77. 推動台灣民主的特殊角色
  78. 中共體制內的台籍人士
  79. 踩不死的野花
  80. 文革精神
  81. 文革締造中國的今天
  82. 極不平凡的一年
  83. 批判極左思潮
  84. 民主假期
  85. 裂口的開始
  86. 太歲頭上動土
  87. 愛荷華的「中國週末」
  88. 1979年與中共關係觸礁
  89. 那幾年,文藝的沉思
  90. 愛荷華的平和交鋒
  91. 從認同到重新認識中國
  92. 九七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