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某間幼稚園的家長,孩子在同一個辦學團體的育嬰園兩年後,我們嘗試找更多幼稚園,但在獲得三所名校均取錄的情況下(其中一間舉行了兩整天面試,每場約半小時,估計至少約二千人獲面試機會),我們仍然毫不猶疑選擇了同一辦學團的幼稚園。原因很簡單,那家幼稚園對我們來說最完美。 

在育嬰園有過不愉快的經歷後,我們學會了選學校的學問不在於「贏在起跑線」,而是在於孩子自身的獨特性、辦學團體的理念、教職員的執行力和團隊精神,還有家校的緊密溝通。我們認識這家辦學團體是因為我們的教授,因為他跟不同辦學團體合作過,直接聆聽他們的辦學理念和落實情況,而他給了我們三家辦學團體的名字,我們就自己再搜集資料和分析。

這間幼稚園的特色之一是推動「自由遊戲 (Free Play)」,一種近年全球幼兒教育流行的教育方法:小朋友可以運用任何物資和場地,主動設計和參與自己和朋友的遊戲,也可以選擇觀察而不參與。「自由遊戲」有甚麼特別?相對平日被安排的日程,這段時間是完全屬於小朋友的。孩子可以直接跳出大人的框框,在物質世界 (physical world) 上首先衝破既定的局限,促進小朋友無窮的創意和解難的能力。你能想像3-4歲的孩子們能夠自己搜集資料、挑選喜歡又不常見的運動、從一堆膠樽和紙皮等低結構的物料中製作自己喜歡的特色保齡球,甚至能夠和同學一起觀察學校大肌肉室的地板不及學校大堂的地板滑,為了玩得更開心,更主動向老師要求改到大堂玩自製的保齡球,反轉學校嗎?這些突破想像空間的能力和經驗,在平日規規矩矩的座位,單向地聽著老師介紹運動的種類和運作原理是沒法實實在在地獲得,並加以發揮的。你想孩子是一個跟從者 (follower),還是一個能夠創造自己命運的人 (creator) ?而這團體是其中一家能夠以孩子為本,從旁協助孩子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走入社區,發展自身潛能的辦學團體。

Photo: Naomi Shi/Pexels

回想當初,我們抱著「孩子為本」的理念和期望,也因爲雙職家庭的需要,報讀了該辦學團體的育嬰園。孩子才剛過半歲,說話都未懂得講,我們十分依賴與學校的溝通。然而即使我們對辦學團體有信心,也不是同一辦學團體所有的執行團隊都能夠落實理念,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發展和被注意的機會。直到我的寶貝一歲多,有一天我從新來但經驗豐富的老師接過寶貝,聽她如常報告每日的情況:「今天好多了,他沒有再歇斯底里地哭。」我才驚覺剛入學第一個月時醫生說小寶貝患了抑鬱症是這麼一回事,那時我還不相信呢……那時他七個月大卻掉出所有生長線,只餘下四個月大時的體重。生長線就是同一個歲數的幼兒體重分配百分比,而掉出所有生長線,就是同齡沒有人是這個體重,也就是不正常。當時母嬰健康院馬上轉介我們到專科醫生做詳細檢查。後來我們跟學校報告,園長也馬上讓我們重新適應,整整數個月都只上半天的課,我們慢慢每天安慰孩子。可是,我們並沒有預料到原來當中有每天哭得厲害的細節 (雖知道每天返學也會哭,放學一定很開心地笑……),大概學校一開始很害怕我們擔心而沒有跟我們說吧。其實老師們大可不用害怕,家校適時溝通,大家有愈多的細節,才能迅速一起處理問題。現在新來的這位老師就是一例,她沒有絲毫害怕,而且觀察入微,知道如何安慰這位很想家的小朋友。這就是執行人員的質素問題。

在報幼稚園的時候,我逐一參加不同學校的開放日,也會跟職員和校長直接接觸,了解他們對待小朋友和家長的態度,也聆聽他們如何從理念走到日常實踐。最後,那三家名校都實在不錯,有些會蹲下來跟孩子相望聊天;有些會引起孩子解難的興趣,激發他的潛能;有些更會訓練家長,讓我們學習如何面對孩子的失敗。(當然還有些沒有用心與孩子和家長交流而只是吹棒自己過去成就的名校,我們在參加開放日的階段就已經不考慮報名了。) 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實在有很多細節需要考量。有些學位較少的學校在孩子不到一歲就已經要準備報名,家長壓力也不少,可是看看數據和事例,其實「贏在起跑線」不是指早開始或在名校開始跑,反而愈早開始或競爭環境愈激烈,孩子和家長愈早感到挫敗。當然挫敗不是問題,因為人生本來就是會有起有跌,問題是那麼早的時候,在人仔才幾歲的階段,在我們和孩子身心都未完全適應對方的出現,還要讓孩子走入世界,我們身心都未準備好的情況下,如何不被挫敗打沉呢?學校又如何透過他們的專業和經驗,減少惡性的人為競爭,協助家長和小孩一起跨過難關呢?

筆者近期會有一個座談會深入探討上述問題,歡迎有興趣的家長一同來討論來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csze.miranda/posts/28426345376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