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之声专用号

我之前看过一个说法,说到了宋,汉人才产生了“民族主义”。

这个说法显然是错的。宋的时候汉人民族主义高涨不假,但绝非到了宋汉人才产生了民族主义。或者这么说,绝非是唐朝或者更早的的时候汉人就分不清汉人和胡人差别,只分得清皇帝臣民和非臣民差别。一直以来汉人都是分得清民族身份的。

我们都知道,金国搞的猛安谋克制,什么叫猛安谋克制呢?就是八旗制度前身。这个制度脱胎自女真人部落制度,即是女真人的部落组织,也是行政组织,也是军事组织,是一个以女真人充任的世袭职业军户制度。换句话说就是女真人编成军队,这就是猛安谋克制度。

明眼人都知道,金国是一个典型的征服帝国。它的合法性不来自民主选举,也不来自官僚,完全来自军队本身。靠这支以本民族军队为主的军队,才能实现统治。

而这种帝国军队的可靠性来自什么呢?很简单,就是本民族的人。比如金国就是这样,其他民族要么是农奴,要么是充当炮灰的“签军”(比如金国签军一般是战时强征汉人组成)。如果本民族的军权旁落,或者人死的差不多了,主要依赖其他民族,那就会立即灭亡。前秦的苻坚就是这样,淝水之战大败,本民族的军队溃散,各民族仆从军就立即反水。所以金国要时刻注意保持军队中本民族的优势。1145年完颜亶“又罢辽东汉人、渤海猛安谋克承袭之制,浸移兵柄于其国人”。所以安禄山造反要先把汉将换番将。

那么问题来了,女真人知道不知道民族的重要性?搞猛安谋克制要“出(外族)旗为民”,这还不够么?

有些人会说,对呀,因为女真人这种蛮族殖民帝国,以本民族为核心的军事制度,刺激了汉人的民族意识。所以宋时汉人才有了民族主义。

问题是女真人这套制度,从南北朝时代就是如此。我之所以列举金国的这些制度,恰好是想说明金国这套“以本民族为核心,组成核心军队,统治其他民族的炮灰军队和农奴”的制度在南北朝如出一辙。石勒不是这样?苻坚不是这样?东西魏不是这样?不然为什么需要专门让本民族的人去各个地方驻扎监视当地的汉人和其他民族?为什么要用鲜卑语和汉语分别对鲜卑士兵和汉人强征炮灰下令?(而且内容也很有意思。鲜卑语说汉人是鲜卑人士兵的农奴,为什么要劫掠他们?对汉人说鲜卑人是你们的保护者)。这和金国有什么区别呢?

说到底,蛮族殖民帝国的套路,自始自终都是那一套。君主制的时代,本民族的军队不一定可靠,外族军队一定不可靠。蛮族自己都先民族主义高涨,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自己民族在军队中的优势地位,以确保自己的统治维持下去。汉人就是傻子,至少南北朝就开始的,到宋才回过味来认识到“外族和我们不一样”?

这话说不通。

还有一点就是,什么人是“汉人”这个问题,在汉唐也很明白。汉朝控制西域,不会说当地人是汉人。安禄山和哥舒翰吵架,安禄山一开始想拉关系,说我爸胡人我妈突厥人,你爸突厥人你妈胡人,我们是亲戚。哥舒翰说我不忘本,安禄山就以为对方讽刺他,提醒他别忘了自己胡人身份,大怒。他们谁不知道自己的民族身份呢?非常清楚。汉人把北方外族统称为胡人,他们自己却分得清到底是胡人还是突厥人。好比今天白人管美国小黄皮都叫“亚裔”,亚裔自己分得清到底是汉还是和一样。司空图写河湟有感,藏人控制区“却向城头骂汉人”,谁是汉人,谁是藏人,谁被同化成了另一种民族身份都是明明白白的。

既然蛮族本身依赖本民族为核心的军队建立统治,对汉人搞奴役。汉人自己清晰的分得清谁是汉人谁不是汉人。既然这从汉朝以来就是一以贯之的,那为何说宋朝才有了“民族主义”?

道理也很简单,就是改革派—新文化知识分子试图把民族和国家捆绑。把汉人出于民族的感情和对某个政权和国家的效忠捆绑在一起。说“宋代才出现了民族主义”,潜台词就是汉人原本只知忠君,没有民族情绪,到了宋因为宋朝时候蛮族控制汉人地盘小,两边长期作战,所以汉人通过“忠君”才觉醒了民族意识。

当初梁启超为了制造“中华民族”,摧毁汉人民族意识,就宣扬一套“汉人自古以来只知道忠君”,没有民族意识的理论。意思是满清入侵不是民族问题,你们汉人都没有民族意识嘛。为什么汉人为满清被痛打叫好?在民族主义者看来是汉人民族情绪高涨,满人统治再久都不能遮掩汉人对满人仇恨的体现。在梁启超看来是因为汉人没有民族意识,甚至没有民族身份的体现。所以梁启超认为要“改造国民性”,还要“建立中华民族”。这套理论也是给汉奸开脱的。毕竟只要汉人只知道忠君,那岂不是效忠满清也没问题么?

但这套理论实际上行不通。因为你要说汉人自古以来就没有民族情绪,历史漆黑一团。这不仅和历史上汉人显而易见的民族意识表述对不上(比如岳飞,显而易见汉人歌颂岳飞可不是因为他忠于赵构),容易出毛病。而且不利于搞“中华民族的爱国教育”。你不能一边说中华民族起源于1840,一边歌颂5000年历史。你完全不承认汉人存在,也是说不通的。

所以想来想去,最后就变成了“宋代汉人民族意识产生”的折衷产物。汉人自古以来只懂得忠君,“包容开放”,然后忠君多了因为宋代地盘和汉民族活动地盘重合,所以有了民族意识。这样可以把“忠君是至高美德”(即服从一切统治你的政府)和“爱国民族主义”结合起来。如果有人发现了这套说辞还是不符合历史(比如契丹人女真人搞的和北朝有什么本质区别?宋时汉人民族情绪和中晚唐有什么区别?),那就玩弄一下“民族主义(nationalism)本质上是国家主义,所以宋朝这种统一国家才有民族主义”的把戏。

毕竟因为翻译问题,因为洋人自己对民族的认识问题,什么是“民族主义”,有充分清晰的民族认识能不能就算是民族主义,还是必须得产生“民族统一于一个国家”才算民族主义,这都是糊涂账。不仅是糊涂账,还能不断切换标准,还能和“民族认识”互相转化,玩一玩“汉人没有民族主义(指国家为标准的民族主义)所以就没有汉人”的游戏。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