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閱讀專欄文章,尤其欣賞那些能令讀者會心微笑、放鬆心情,但又有可以刺激思考的文字。

2019年7月,香港作家月巴氏出版了他的文集《寫了》,這些文章寫於2016年7月至2019年4月,有別於一些時事評論或文藝作者的專欄,月巴氏的文章風趣幽默、貼近生活、涉及不同的流行話題,時而懷舊、時而嬉笑、時而自嘲嘲人,但又一往情深,讀了讓我不禁盼望:「塵世間竟然有一位作者會以輕鬆的筆調,紀錄了這個時期的香港,而又寫得那麼好看。無論如何,月巴先生,你一定要寫下去啊!」

由於我跟作者年齡相近,所以在《寫了》讀到他分享與衛斯理、金庸、林燕妮、林振強邂逅的經過,好像我也經歷過。他又用真摰的文字記下香港流行文化對他的影響,向陳百強、達明一派、Raidas寫出蕩氣迴腸的情書,那些情感我也真的很明白。我覺得,這些懷舊文章雖然是寫一些存在於昔日的人與事,其實也側寫了香港這個大城市最光輝燦爛、自由奔放的美好日子,有些記憶本來已經有點模糊,但讀完他的回憶,又讓我重新感到驚喜。

這樣的驚喜,其實在兩年前讀他的《九十,90》也曾出現。在那本書中,他集中火力描寫九十年代的流行事物,同樣既生動又深刻。

月巴氏是雜誌編輯,對社會動態的反應特別敏捷,每每能以輕快的文章回應讀者感興趣的話題,例如他從「安心事件」寫到香港娛樂八卦新聞的變遷、從外判清潔工人要在洗手間內用膳寫到極端荒謬的社會矛盾、更妙的是他從食自助餐的回本方式寫到成功人士的必勝方程式,押韻之中有哲學,搞笑之中有見情懷。透過閱讀《寫了》,我真心懷念當時這麼近又那麼遠的香港。

2019年月巴氏也出版了香港詞人系列之《林振強》,詳細分析林先生歌詞的技巧和意義,嚴肅地探討香港流行音樂很重要的一頁,也是我這類念舊的讀者喜歡讀的書。

以「美麗與哀愁」五個字總結我對這本書的感覺,其實也適合形容書中以不同角度描述的香港,這本書所紀錄的看似是「過去的事」,但有很多內容仍然可以再寫下去,希望作家繼續努力,秉持與其做「文字界陳綺貞」,不如做「文字界清水健」的本色,用美妙的文章為讀者帶來力量與希望。

(刊於2019年10月20日澳門日報-閱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