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一章(如果沒看過,可以從關聯作品找到),我們應該都可以接受自己的心靈是存在的,那麼我們就要開始下一個討論:別人的心靈存在嗎?即使在前一個章節,不論基於任何理由,我們相信我們的心靈之外還有個外在世界存在,但我們又要怎麼證明別人的心靈存在呢?你能夠如何知道別人的心靈如何運作,舉例而言:你正在吃薄荷巧克力口味的冰淇淋,你要如何證明別人也是看到同樣的東西?並且你怎麼知道你的薄荷巧克力口味跟別人的薄荷巧克力口味是一樣的?就算我們有個大膽的作法:把對方的大腦剖開,看看裡面的運作,這也僅是大腦運作,我們仍無法直接獲取對方的經驗、想法、感覺,你唯一可以擁有的經驗只有你自己的,你如果要相信別人的心靈生活,都是基於他們物理上的行為。基於這點,如果你要反駁對此的懷疑,你必須接受每個行為與經驗之間都有制式化的關聯。但這樣子的回應仍會被攻擊,因為你並沒有證據來說明這樣的假設,因為你唯一能觀察的只有你自己的例子。而且你可能會發現其實你的回應也有點問題--行為與經驗之間並不是這麼絕對,就像我說好甜,你可能覺得還好。但可能這也不會是大問題,因為這樣的落差並不會太過分,我覺得很甜,總不可能表現得跟好辣一樣。但是還是有同樣的問題:覺得很甜是在你自己的例子裡面,你要怎麼知道別人也具有同樣的經驗?說不定別人的好甜的表現是你覺得很辣的表現。於是論點就會變成我們要怎麼知道別人的行為跟我們的行為是接收到一樣的刺激,而這個論點繼續發展就變成我們要怎麼知道別人具有心靈,進而回到我們一開始要討論的地方,變成一個循環,就沒辦法解決我們要討論的問題。

我們唯一直接觀察到的心靈與行為的關於只有我們自己的,別的東西(如動物、植物等等)我們也許可以觀察到跟我們一樣的行為,但無法提出證據表示他們也具有心靈。最後也許我們訴諸直覺,對我們而言,別人具有心靈這件事是滿直覺的,世界上只有自己一個人具有心靈這件事很不直覺,但訴諸直覺可以當成知識嗎?如果有個人告訴你,我覺得生病就應該吃藥,但你問為什麼,他說這是直覺,你可能會覺得滿有道理的,但也可能會想為什麼?難道我生病就不能不吃藥嗎?然後要以此成為你的知識,你可能會找不到理由相信這件事情。但我們也可以以此繼續討論:假設其他心靈存在。那新的問題是那些東西具有心靈?生物都有嗎?還是人類、動物、植物、其他物品有不同標準?吃素的人說殺生不好,要吃素,難道植物感受不到痛嗎?或者是AI算是有心靈嗎?如果我是有高度AI的機器人,對你的發問能夠全部理解並且回應,還能舉一反三,那我這樣算是有心靈嗎?總歸就是:因為我們無法同時觀察到除了自己以外的經驗與外在行為表現兩者,所以我們沒辦法透過看樹的內部結構說它沒有心靈,也不能透過看蟲子的內部結構說它有心靈。我們能看到的只有行為,但對於經驗(心靈)卻是只有我們自己的。所以我們沒辦法確認樹或蟲子有沒有心靈,甚至是你身邊的人。

問題:你要怎麼在你具有心靈之下知道這世界還有其他有心靈的生物?而有沒有可能比你想像中還要多/少的東西具有心靈?

以上就是本周內容,下課~~歡迎有想法的人留言討論~

以下為後記:

這篇我把很多有意識、思考、經驗等等的辭彙都一律翻成心靈,這些是心靈的內容,我怕太多不同的詞彙會造成一些人的混亂,所以統一翻譯的心靈。關於裡面有提到"知識",這是屬於知識論的部分,但是我們目前的討論是心靈哲學的範圍,所以對於知識就不多做解釋,之後也許可以討論一些知識論的東西。知識論的討論就會是圍繞在什麼叫做知識,會做就是知識嗎?你說知道,什麼叫做知道?如果對於心靈哲學比較無感的人(其實我也是對心靈哲學頭痛的類型),在後面的章節(下下章)會開始討論語言哲學(語言的意義)跟倫理學(什麼是對錯)等等的議題,相較之下會比較生活化,敬請期待。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