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史如何看待满清 ——「大清」不是中國的一個朝代;反之,「中國」只是大清帝國殖民地的一部分(滿洲人的統治方式與中國過去的漢人帝國相異,「滿洲的統治特...
大清帝國不是作為民族國家的「中國」
在中原漢人的歷史觀中,以朝代為「天下敘事」之線索,大清帝國理所當然被命名為「清朝」。
但是,創建大清帝國的滿洲人,卻從來不認為自己屬於「中國」,「大清」不是中國的一個朝代;反之,他們認為「中國」只是大清帝國殖民地的一部分,他們是外來征服者。
美國歷史學家羅威廉(William T. Rowe)在《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一書中指出:
「大清帝國在性質上與之前各代相繼的漢人或異族王朝有所不同。作為標凖的近代早期歐亞大陸形態之多民族普世帝國,其在擴展『中國』的地理範圍,將如蒙古、女真、西藏、內亞穆斯林與其他非漢民族,整合成一種新形態、超越性的政治體上,取得驚人的成功。」
在大清帝國的統治區域內,「內地」居民,即原來在明帝國的統治區域內生活的漢人們,是被征服者,是比滿人和蒙古人低賤的「劣等公民」,受到明目張膽的歧視和限制。
一開始,漢族士大夫不願接受滿清統治,以「反清復明」為旗號反抗數十年。後來,他們逐漸發現,清帝國的統治優於明帝國,大勢已去,不可逆轉,即便是王夫之、顧炎武亦承認「遺民不過第二代」。
漸漸地,中國士人接受此「重新定義的中國」,並認同大清為祖國。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儒家士大夫挺身為清王朝的生存而戰,幫助滿人剿殺同為漢族的反抗者建立的「太平天國」政權。
到了清末,來自西方的近代民族國家的概念傳入,漢人的祖國認同又發生了裂變。
正如羅威廉所説:「當一種新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式的民族主義在十九世紀晚期浮現檯面,主張民族國家應該建基於單一民族或種族的祖國之上,似乎便暗示了初生的中華民國是漢族獨有的領域。」
革命者們一開始打出的口號並非「五族共和」,而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孫文等人認為,滿族統治者並非「中華」的一部分,中國也不需要「中土」(內地十八行省)之外由清帝國開拓的疆域。
清帝國不能跟「中國」簡單劃上等號,美國歷史學家羅友枝(Evelyn S. Rawski)在其「新清史」代表作《最後的皇族:滿洲統治者視角下的清宮廷》中亦明確指出:
清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它有能力對帝國內亞邊疆的主要非漢民族採取富有彈性的特殊文化政策。……清之所以成功,恰因為它不是漢人王朝。大清的政策在許多方面恰恰與中國統治王朝的政策相反。清的統治者把征服者與被征服者分別開來,依靠一套各個不相同的群體互相監督的政策來進行統治。
滿洲人的統治方式與中國過去的漢人帝國相異,「滿洲的統治特色」才是大清帝國成功的關鍵。
比如,中國式王朝大都只有一座都城,而滿清皇帝(大汗)卻在熱河、紫禁城和郊區花園裡移動辦公,在不同的朝拜者面前扮演不同角色——滿人的皇帝被信奉佛教的藏人和蒙古人視為觀音菩薩的化身,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漢人的皇帝「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