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管

坐落在河上鄉對岸的一段大水管人所共知,其實在沙嶺墳場的旁邊,還有另外一段。
當時尚未有應付狂吠的狗隻經驗,如果不是跟隨一位資深山車師兄,根本不敢走過這路段。

現在很多香港人都認識的沙嶺墳場

有兩個位置會有天橋跨越水管,可以走上去拍到俯瞰角度。
隨著航拍機橫行,這些天橋就失去了它的價值。

另一段大水管

華山

水管的盡頭就是文錦渡路,回走到紅頭新村,就可以沿車路上華山。
香港人一定聽過華山論劍,因為它是金庸武術小說的橋段。
不過此華山不同彼華山,從前只有越野車或者單車愛好者才知道它的存在。
因為它的斜坡極陡,而且路窄,是聞名的昂貴拖車熱點。

華山望向梧桐河一帶

不過近年因為山坡的一幅香港義勇軍團軍徽重見天日,再度成為山界熱點。
上山初段會見到屋嶺,當年還未聽過這個地方,現在是每個真香港人心中的一根刺,是政權不敢提及的地方

當年還是寂寂無聞的新屋嶺

山頂有一個百年歷史的求雨石碑,可見山下本應是良田百畝,但現在已經統統變成廢物回收場和貨櫃場

百年石碑

你會見証到香港的棕地何其多,想不明白政府為何偏要向郊野公園埋手
山頭的另一方向是新田靶場,平日如果見到紅旗飄揚,就千萬不要走近,否則會變成炮灰
繼續直走就會見到軍黴,然後就可以走到對面的去坪輋壁畫村參觀。

新田靶場,坦克人實在令人敬佩

木湖瓦窰

倘若沒有轉上華山,從文錦渡轉入蓮麻坑路,有一條村落,叫作木湖瓦窰。

一輛退役中巴就在路旁,現在應該有人居住其中

細心留意,原來香港從前的村落,就有不同的窰制作不同的用具:碗窰,石灰窰,磚窰,瓦窰。
當年遊瓦窰不能進內,因為颱風令到樹木倒下,把入口堵塞。
裡面卻因為遊人缺缺而變成蝙蝠天堂

倒塌的瓦窰上方開口

更樓在邊境村落可說是基本配套, 木湖村內那一座雖然倒塌了,但是仍然可以參觀。
尊重在地鄉民是基本禮儀,切忌大聲滋擾到當地村民。

更樓

週田村

週田學校

沿路直駛,又是緊貼邊境的路段。
昨天的邊界仍然清晰可見,今天我們都已經立於同一高牆之下了。
週田村的嶺英鄉村學校,意想不到地規模不少,而且還有一個新簇簇的足球場。
現今還未殺校的村校寥寥可數,仍然能夠屹立實屬異數。

嶺英鄉村學校

坪輋壁畫村

我認識壁畫村,應該是從台中的彩虹眷村開始。
後來多看韓劇,發覺韓國似乎也有村落以壁畫作招徠
終於,香港也衍生了這股風潮。
當中最多媒體報導應該是坪輋的壁畫村。

坪輋壁畫村

初次到來也是自己從沙頭角公路轉入坪輋路,有頗多小巴及大型車輛,所以不能視作合家歡安全路線
壁畫村規模不大,我估計也是只有十多間房屋漆上壁畫,內容都是以田野風光及鄉村動物為主。
若跟彩虹眷村比較,面績較大但比較分散。

色彩繽紛的壁畫

不過,除了色彩繽紛的壁畫之外,地上亦漆有可愛的圖案,引領大家走入村中。
兩旁亦有不少舊物重用的藝術裝置,去修飾欄柵及用作風車,風鈴之用,活像走進漫畫世界

很多地方可以取材

走到一間木屋前面,有一片空地,設置了一張長几及兩排木凳,旁邊還有一台雪櫃。
原來有心人擺放了心意卡,讓遊人書寫當中感受,再投進這個由雪櫃偽裝而成的郵箱
摯友寫下希望永留這片淨土給後世的願望;可惜不知推土機最終會何時降臨

清幽的環境

其中一幅壁畫,普遍人們看到後覺得很可愛,但是我竟然感到十分悲傷。
兩棵卡通大根高興地浸温泉,呀,那不是一個火鍋。
當年康孥才剛到彩虹橋那邊盡頭不久,我也開始茹素,但是連看到擬人化的植物,變成食物的過程,也帶來觸動

震撼心靈的一幅壁畫

可惜因為疫情關係,增加的遊人不單只騷擾到村中的寧靜,甚至對鄉民惡言相向,最終導致鄉民決定破壞壁畫,玉石俱焚
遊客承載量是一個現實的問題,要取得當中平衡,確是相當困難。
沒有強国的旅客,香港人不能再諉過於人,要認清自身的缺憾。

消失的壁畫村

坪洋村

離開壁畫村,繼續上行,可以到達坪洋村,一個因為拍攝白茅而聞名的村落,雖然很多人依然傻傻的分不清芒草跟白茅

白茅勝地

從高處可以眺望整個處於內陸深處的打鼓嶺平原,如何受到幅射冷卻的影響,令它成為香港極寒極熱之地
打鼓嶺堆填區其實就在眼前,重型車輛繁忙地卸下廢物,就像人類一刀一刀地割在地球身上,再披上醜陋的藍色防水膜去掩飾

打鼓嶺堆填區的藍色膠布

下方工地處處,原來這裡是蓮塘口岸的途經路線,當今口岸已經開啓,

蓮塘口岸道路工程

禾徑山

再向禾徑山方向踩,會路過幾間小屋。
屋旁就有幾棵百年樟樹,可是傳聞因為有電視台的工作人員拍攝時破壞樹枝,所以現在被村民圍封了。
有時在郊野也會看到一些明顯是娛樂拍攝遺留的廢物,心中亦會詛咒這些害群之馬,令到很多美好的地方,再不能讓世人分享。

被圍封的古樹

初段的禾徑山路,不禁令我想到從台灣學會的詞彙:綠色隧道。因為兩旁高聳的樟樹綠蔭,像綠色巨人把他的雙手合攏,形成一條隧道一樣。

綠色隧道

長山古廟

從堆填區的閘口,轉往山下走。
路旁有一間長山古廟,它是一個古蹟,所以有管理員駐守。
不過由於位置實在太偏遠,可以想像就算假日,亦人跡罕至。
所以有一回當我們停下拍攝,管理員竟然熱情招待,只是我們在在需要趕路,只好婉拒他的邀請。

長山古廟

紅花嶺

往紅花嶺的支路就在側邊,自從邊境開放,又嘗試過單車爬波,就有留意這個路段。
因為紅花嶺是北區最高的山頭,往北就會看到邊境全貌,又是一個說故事的好地方。
不過礙於意志體力,相信這個會是遙不可及的遠景。

紅花嶺上

浸會園

穿過一段羊腸小徑,就能夠接回坪輋路。
路過一個營社,喚作浸會園,是當年小學畢業宿營的場地。
首次獨自離家留宿,已經感到十分自在享受,野孩子的性格一生不變

浸會園

雲泉仙館

坪輋村旁就是雲泉仙館,是一間道觀。
當年的一個景點,印象其實甚模糊,只記得曾經在亭台樓閣下留影。
最近重訪,主要取其提供齋菜,可作中午補給之地。
仙館外面就有有機草莓園,容讓遊人即時採摘,亦有婦人在門外擺地攤出售。
此地有小巴到達,就算徒步遊覽,亦是不錯選擇。

雲泉仙館的福䘵壽

恐龍坑

香港的地質環境十分豐富,最古老的岩石早在四億年形成,不過至今未有發現恐龍記錄。這地方原名是孔壟坑,因其地勢高低不平,不宜耕作,又多小路逃竄,自成一國。
記得那趟跟隨車隊前往,四處的倉庫也重門深鎖,守衛森嚴,監控處處
不時還有守門狗警覺吠叫,甚至埋伏草叢,伺機而動
山路起伏不定,路況鬆散,若非專用爬山單車,一般小輪車或者公路單車,也不適宜。
因此,這裡應該會是一生一回的地方,難以考慮帶隊前往。

恐龍坑的有機農場

軍地

從恐龍坑回到沙頭角公路,會經過一處名為軍地的村落。因為它背靠皇后山軍營,面對新圍軍營。

軍地

這裡是我的主子康孥的出生地, 那年過路卻為我帶來一抹愁緒,因為那是他短短六載生命畢業之後,我第一次重遊故地。
一個瘦小的寶寶,軟綿綿地伏在太太身上,喜悅地回家的畫面歷歷在目。

第一天回家的寶寶


醬油廠

再向龍躍頭方向前進,會途經一間本地醬油廠。
每次經過都會被那些帶上竹笠的醬油缸吸引,停下來細賞一番。
現在都會著意選用本地手作醬油,希望能夠支持本土風味,能夠傳承下去

本地醬油

然後不遠處,就會接回龍躍頭古蹟徑。或者再沿著沙頭角公路直走,就可以回到粉嶺馬屎甫和聯和墟,回歸文明之地。


輕輕拍手五下將會鼓勵我努力去發表更多的圖文!成為貓奴讚賞公民,贊助主子每月的罐罐,讓貓奴可以更專心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