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你說的每一個字,到底有什麼意思嗎?小狗、小貓,爸爸、媽媽等這些名詞,我們很直覺地會認為,這些字當然就是指它的對象啊,我講爸爸,當然就是我爸爸,我說小狗就是我看到的那隻小狗啊!那麼,像是的、然後、而且,這些連接詞或介詞呢?他們的意思是什麼?它們沒有可以指稱的對象,你找不出一個叫做"的"的東西,或者叫做"而且"的東西。

但我們先討論文字的意義範圍到哪裡吧!狗勾!我可能不懂狗勾是什麼意思,把狗勾起來到底是什麼意思?但你可能非常明白這只是裝可愛叫狗的方式,但即使我不懂,我只要說狗勾是什麼?你就會告訴我它的意思。所以文字的意義可能是在你使用的文字所蘊含的事實,這個事實不具時效性,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狗都符合狗勾所表達的對象。於是,假如你是個寶可夢訓練家,你就算不懂十萬伏特是什麼意思,但你只要喊出十萬伏特,皮卡丘就會使用技能!

那文字是怎麼辦到的呢?靠噪音或者胡說八道嗎?肯定不是啊!那是文字的發音與文字的形狀。我打出狗勾,你可能第一反應不過來我指什麼,但你會因為你念了這兩個字之後,你就會知道我表達什麼意思(我們用很多國字打台語字這是這樣子,或者用國字打英文字,像是賀=好、3Q =thank you就是這樣的例子。)文字的形狀:像是我是個打鐵商,所以我販劍。你看這段文字,你不會用聲音來判斷成我犯___。然後只要是使用這個聲音或文字就會表達出這樣的意義,有個什麼東西會讓這樣的文字形狀、聲音在運作,並且這個東西是普遍性的,每個人都會運用這樣的東西在語言上,所以不管你在西方東方,你只要講狗勾,都會指到一樣的東西,甚至在西方講puppy、dog都會是一樣的對象。所以文字跟意義的表達是不直接的,都會通過個"東西",而那個東西我們稱概念(idea、thought或concept。)但這又會有新的問題:

1.概念到底是什麼東西?
這是在你心裡的東西嗎?還是外在的東西,然後你透過某些方法來理解?而且我們使用這個語言時,我們都會理解這個東西,那麼我們要怎麼辦到?

2.概念跟指稱對象的關係?
我們要怎麼知道概念跟指稱對象的關係?概念跟語言已經有那麼多不明確的關係了,現在又多一個概念當中間人,這個中間人又還是個撲朔迷離的存在?

如果說概念是一個像圖片的東西,例如我說狗勾,我的腦海就會浮現一隻馬爾濟斯,這是我的狗勾的意義,那你應該可以馬上想到一千萬個反駁我的理由,因為你聽到狗勾可能腦海是一隻黃金獵犬,甚至你腦海的瑪爾濟斯跟我腦海的瑪爾濟斯長的還不一樣。因此我們也許該往更上一層:也許意義不是個別的概念,而是更普遍性的,並且是超越時空、語言限制的。

也許你覺得扯太遠了,拉回來現實生活,你可能覺得我們根本不會管這麼普遍性的東西,例如你說給我那杯水,我們不用管宇宙存不存在、水是怎樣形成的,語言對我們來說只是個工具。難道語言不能就像是你去廁所看標誌,有裙子的是女廁,沒裙子的男廁這樣就可以了嗎。給我一個"給我水"的訊號,我就回應"給你的水"的動作。這樣只解釋得通你小時候的經驗:不要動、不要吃、過來。但我們的生活不只有這樣,這樣的解釋似乎只能解釋是非題,當你今天遇到簡答題,你的回應該如何?我的的生活不能只有簡單的一兩個字組成,而如果碰上一段話:那杯水在桌上。這句話就會受到時空及對錯影響這句話的意義,例如:這句話只是在一本書上寫著、我嘴巴說出來以及桌上有沒有真的一杯水,明明都是不同的狀況,甚至有些根本沒有杯子跟桌子出現在你眼前,那你怎麼知道這句話的意義?甚至不同人來聽來看都知道是一樣的意思?所以,似乎我們需要一個夠普遍性的東西來解釋這些不同狀況下的句子都有相同的意義。

此時你可能又會想說,那是因為我們目前都在既定的語言系統中,例如爸爸、媽媽我們都是指那樣的對象。但也許我用1來表示爸爸,我只要跟別人說:我的1是爸爸的意思。這樣是不是就可以達到普遍性的意義?我只要不斷用語言讓大家知道我的意思,這樣不就可以了嗎?想當爾這不會解決問題,因為你拿來解釋的語言仍然會碰到一樣的問題。

我們是渺小而有限的生物,但"意義"讓我們可以用聲音與紙上的符號來認識這個世界。這個問題是拿來解釋:我們如何讓我們所寫或所說的東西具有意義?包含作者這本書的每一個字。
((小抱怨:作者你一句話這麼長,我看到意義是三小都不知道了啊,乾!!!!而且裡面一堆這樣子感覺會講到斷氣的句子!!!

(以下引用自What Does It All Mean 第44頁)
Well, perhaps some of it is, and perhaps that's how we start to learn to use words: "Daddy," "Mommy," "No," "All gone." But it doesn't stop there, and it's not clear how the simple transactions possible using one or two words at a time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use of language to describe and misdescribe the world far beyond our present neighborhood It seems more likely, in fact, that the use of language for much larger purposes shows us something about what is going on when we use it on a smaller scale.

讀哲學書每次都會有種我明明知道每個單字,但在一起我就都看不懂了的煩惱(倒地


作者這邊提到的例子:有指稱理論、概念論,以下簡單介紹一下

指稱理論:意義是世界上指稱到對象,例如我說我的爸爸,就是"我的爸爸"的那個對象。這很直覺,我說筆就是那隻筆。但是例如我說獨角獸,要去哪裡找獨角獸。或者不是名詞時,就會沒有指稱的對象。

概念論:意義是腦海的概念,這也很直覺,而且可以解釋滿多的。但問題也在書中提到,概念到底是什麼,即使解釋了,它跟實際東西的關聯是什麼以及每個人的概念都不一樣,那要怎麼溝通?我說帥哥,但我的帥很具體,你的帥可能很模糊。

語言哲學還有很多理論,我們就留給之後的討論吧~歡迎說說看你的想法,你覺得意義是什麼呢?或者你對於作者提到的理論有什麼想法呢?

以上,我們下禮拜就要往"自由意志"出發囉!自由意志是非常有趣並且很貼近生活的討論,敬請期待,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