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汉人还是太体面了。冉闵压根用不着洗白。

说真的哈,各民族崇拜的英雄,大多数“污点”都多了去了。甚至都不能说污点,很多时候用罪人形容都不为过。比如成吉思汗是蒙古人的民族英雄,他屠灭的蒙古人少了?带斯拉夫人摆脱鞑靼枷锁的莫斯科大公起家就是俄奸兼儿皇帝(可能比吴三桂强点,但肯定不能和后晋比)。而西班牙的熙德又如何?在穆斯林和基督徒中来回横跳。以前德意志民族主义者(点名席勒)还歌颂华伦斯坦呢!华伦斯坦,捷克人,蝗虫军,烧杀抢掠,自立,叛变未遂,整一个司马懿+吴三桂。

但这又如何呢?

人类社会是极其残忍的,这些“污点”都不算什么。别说小的道德缺陷了,哪怕是“大节有亏”,只要能在功绩上客观维护了民族利益,就是民族英雄。甚至说哪怕是壮志未酬,只是摆了个姿态,能变成日后民族主义者的象征,那也可以被供奉血食。

崇祯皇帝对明朝灭亡中原陆沉有多少责任?我认为有1/4。假如任何一个汉人君主能在明末胜出,把他挫骨扬灰我都认为可以。但当他死去的时候,当满清入关汉人力量逐个灭亡的时候,他就是汉人民族主义的象征,是东南沿海海外华人崇拜的太阳神。他不再是历史上的那个人,而纯粹是汉人民族情绪的一个象征物。革命党给崇祯戴孝,是给他个人戴孝么?是给朱家戴孝么?是给明朝戴孝么?都是,但又都不是。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意象,一个象征。革命党是给汉人戴孝,只是通过纪念他表现出来。崇祯如果死后有灵,我想他看到自己对民族的罪责因为这种方式赎罪,他也许也会欣慰吧。

冉闵干了啥?冉闵的功绩是什么?这个事已经有人客观评价了,我不想多赘述。我今天不谈“杀胡令”起了多少效果有没有拯救汉人,也不谈冉闵那些“道德有亏”(说来说去就是什么统战胡人杀了自己人恢复了“大可汗”,给胡人当狗出身篡位才站在汉人一边这些破事)。

就问一个事,冉闵被外族统治者抚养,为他们卖命,在争夺权力中觉醒了民族意识,民族情绪爆发,建国称帝,被俘牺牲,这个故事算不算一个典型的19世纪悲剧的情节?和席勒的《华伦斯坦》比呢?他这个男主不比华伦斯坦更适合当一个民族主义的视角下的英雄?这还没考虑“杀胡令”这种富有煽动性/代表性的符号呢。要是汉人王朝活到19世纪遇到民族危机,文人写的《武悼天王》歌剧肯定会载入史册。

冉闵这个形象类似于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和刘备,拿史实说话批判一个意象毫无意义,简单来说就是这么一句话。

这也就是我喜欢“武悼天王”而不是“魏平帝”这个谥号的原因。前者虽然是胡人给的,但这四个字是非常契合冉闵这个意象的传奇程度。作为一个意象,“武悼天王”更适合冉闵。

当然,冉闵这个形象代表的意象还没这么简单。有人说过,冉闵的故事只要稍微塑造一下,就是汉人版《出埃及记》。但比摩西的经历刺激多了。法老之子,觉悟民族身份,带民族“出走”,建立以色列,迷醉于权力,保持了晚节,殉道牺牲。

这些还不够传奇么?如果需要写一个民族主义为背景的戏剧,除了岳飞以外谁能和冉闵的经历比比传奇性?

尽管骂吧,冉闵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作者:汉之声专用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2838964/answer/234656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