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想一个问题,体育界中的竞技和荣耀精神,是否可以复刻进人文领域。

身边很多搞文化艺术的朋友都不看体育比赛,甚至有人会觉得竞技本身愚蠢,而我看球已经20年了,以前看的更多网球篮球都看,现在只看足球,更多的是关注英超。但我不是那种狂热地会买球衣追球队影响心情的人,虽然高中大学时也会失落,但我扪心自问从未真正影响过我的生活。但我知道,体育运动的确会对很多人造成生命经验的影响,职业运动人尤其如此。

真正的竞技体育里,是不存在奥运会所说的“重在参与”的,奥运本身就不是给竞技体育和职业体育设计的。真正的竞技体育,就是追求胜利、精进、天赋、努力、意志力,哪怕金元足球进场,哪怕商业和营销做得再好,奖杯和荣耀终究无法被替代,比如我最爱的阿森纳,尽管财政和影响力依旧能排欧洲前十,但十多年无冠的事实,球队上下都承认自己不能算得上顶级。但在文化艺术领域中,荣誉对于从业者已经慢慢消退。Drake、Kanye等人可以公然诋毁原先代表音乐最高水准的Grammy,索性不去申报拒绝演出,奥斯卡也因各种“政治”问题衰败。流媒体的数据点播量成为了衡量标准之一,甚至参与文艺作品的制作门槛都降低了很多。

那天晚上4点,我叫醒女儿起来看大巴黎对皇马的欧冠四强赛。每到夜里她都很兴奋,愿意爬起来一起看。赛前准备的时候,我一再和女儿提到姆巴佩,这个可能是未来足坛第一人的小伙子。比赛进程证明了这点,最终姆巴佩在93分钟一突二绝杀皇马,以超出所有人一截的水平延续了90多分钟,不得不说他是超人的。我女儿却来了一句,我觉得没很厉害。嗯,她最近很喜欢用“我觉得”,仿佛只要“我觉得”就是胜利。于是清晨将近六点的赛后,我给她仔细讲解了一下,姆巴佩为什么厉害,以及在竞技体育里是不存在“我觉得不好”就是不好的,有些事实是我们必须承认及敬畏的。

这是欣赏文艺作品的通病。在文艺作品的比较里,喜欢流行音乐的人永远可以在喜欢肖邦瓦格纳的乐迷面前说一句:热爱不分高低。但反过来,对于体育迷,即便喜欢一个低级别联赛球队,即便是从小支持的家乡球会,也是不可能睁眼忽视水平的高低的,也是不可能对真正高水平的运动员和比赛完全无感的。在文化层面,所有的价值都在被消解,所有人和事都必须变得平等起来,但在竞技体育领域,无论采访和比赛里再怎么打太极再怎么声援黑人,竞技上不行,就得替补或卖掉。

我的很多兴趣是在02年那会儿建立起来的,比如看球,比如听hiphop。但最近几年,我也愈发承认,hiphop不管从音乐性还是精神性它是有所欠缺的,即便在大众流行文化层面,这个类别还是差点意思,就别说更高级的层面了,甭管我听了20年,甭管我满iPod Classic里都是hiphop并且持续在更新,我也得承认这一点。

不知道除了竞技体育外,现在还有没有荣耀追逐如此明确,价值判断如此鲜明的领域。喜欢文艺作品的人大多应该不喜欢看球,大概是嫌弃它缺乏辩证的空间。可现在的情况却更多是,因为有了这个空间,一切价值又都不复存在了,一切皆合理了。

我时常会想象球员的生活,少时被球探看中,在比赛中扬名立万,被买卖,被交易,提升商业水准,竞技水平被队友超越,年纪大后被球迷遗忘。他们实力的涨跌,他们心情的起落,要在身体而立之年左右就必须奔向生涯的顶点,或者承认自己技不如人天妒英才,又要在还剩几十年的生命里学着塑造其余的事业,抑或是只能活在辉煌里,或者无计可施地摆烂。一切的价值都是赤裸裸的摆在桌上的,生命也就有了追求。但不知是不是这份追求是如此剧烈和明晰,导致追求不可避免地结束以后,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又进入了荒芜,比如英年早逝的马拉多纳。

体育和文艺这两个领域,很少看到有人拿来对比参照。但真的有这么孤立吗?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