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補充練習大滅絕
我是一名兼職補習老師。在這個年頭,私人補習是很流行的行業,每一個大學生都會選擇這種高薪厚職、彈性工時的兼職。每一個補習老師的教學方式都不一樣,有人把自己學生時期的練習複印給學生、有人從坊間購買練習給學生、有人自己製作補習筆紀給學生⋯⋯而我呢是混合Style,上列每種我都會做。我平常多數會補英文、數學、理科,主要收初中和小學的學生,因為比較少壓力、課業準備也比較輕鬆。(我真的不是在賣廣告:3)
大概大半年前,我在中介平台接了一位初二補科學的學生。平台寫他用英文學科學的,是Band 1的學校。為了讓不熟香港的讀者都看得懂,我決定來個香港教育制度科普小教室:
1. 現在香港的中學把學校分為三類:Band 1、Band 2和Band 3 2. 當中以Band 1學校的入學成績要求比較高,最低的是Band 3 3. 因應學生程度,學校可自行選擇成為中文中學或英文中學。 4. 中文中學就是除英語課以外都用中文教學,連教科書都是中文版本 5. 英文中學就是除了中文、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學外都用英文教學 6. Band 1大多數是英文中學,Band 3則以中文中學為主
畢竟我自己也是Band 1 英文中學出生,所以在接到這位學生也是心裏想著準備英文教材。誰知道我上到他家,他竟然跟我說:
「老師不好意思,我用中文讀的,你可以教嗎?」
我當刻不是十分,而是100分的的無奈⋯⋯Band 1 不都是英文中學嗎,怎麼用中文教學呢?原來他是他中學最後一屆用中文教學的初中班,往後的學弟學妹都是用英文上課的。雖然他不符合當初聘請我的描述,但因為他給的薪水真的很優厚,有錢使得鬼推磨,所以我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作為一個受英文教育的人,要教中文科學真的特別難,因為把英文的用字翻譯作中文字真的很難,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說得準不準。例如說「Glowing splint」的中文究竟是「有餘燼的木條」還是「帶火星的木條」?我現在還是不確定。這就是英文中學和中文中學的分別。
不知不覺間,香港的人都以中文教學為低,英文教學為高去定義一個學生的程度。老實說,這也是挺合情合理的,對於程度較差的學生,你要他們用英文上課不如叫他們不用上課。他們是真的聽不懂。在現實與偏見的揉合下,英文中學逼於無奈成為了高級學府。高級學府不只是一個虛名,連現實所擁有的資源都特別多。這種資源叫作「補充練習」。
在精英主義及操卷文化下的社會,補充練習是一種隨處可見的商品。如果你到書局的話,那裏大概有一個大空間裝著數千本中小學的補充練習。由於我對於中文科學沒有接觸,也沒有相關資料,我上完第一課後決定到書店找中文科學練習作參考。一間、兩間、三間⋯⋯唉,怎麼都沒有呢?初中科學練習有很多,為甚麼偏偏沒有中文科學練習?難道中文科學練習發生了大滅絕!?還是被外星人全偷走了?
我腦海中記得我以前去買練習時總會見到中英文版本的補充練習成雙成對。幾年的時間,只有寥寥幾本中文補充練習仍在書架上,其餘位置已經被英文補充練習佔據。中文練習去哪了?大多都轉戰舊物拍賣平台,以低價發售作招徠。是的,是舊物拍賣平台。原來在不知不覺間,中文補充練習已經絕跡於公開市場。不單是沒有新書發佈,連舊書的印刷和出售也似乎停止。是甚麼令到中文補充練習滅絕(extinct)了?
其實中文補充練習的消失也是很平常。沒有多少學生是用中文學習科學,當中會做練習的就更少了。仔細想一想,有哪個學生會願意買練習做?再想得深一些,有多少Band 3的學生會勤勞到買練習做?這大概是出版社的思維,再加上現實銷量的支持,怎麼還會有中文補充練習出版呢?想著好想也是,也好像不是。假如真的有學生需要中文補充練習作學業用途,他們又可以到哪裏找?沒有。在這個商業主導的社會,連教育也漸漸被金錢牽著鼻子走。原來練習的發行會受限於經濟考慮,造成教育制度上的歧視。中文中學的學生就注定被評為低級學生,不需要有資源作練習,全因為中文補充練習真的沒有了經濟價值;英文中學的學生就是高級學生,能夠享有各式各樣的英文補充練習,值得在出版界的顧客名單中佔據一席位。
我們總以為教育是平等的。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教育是平等的」,但真的如此嗎?我們有「平等」的義務教育、「平等」的考試、「平等」的制服、「平等」的課程⋯⋯但似乎社會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破壞這些堆砌出來的平等。如今中文補充練習消失了,他朝又會有甚麼消失呢?
這是見智。謝謝看到最後的你和妳。只要有讀者,我們就會繼續寫。在下一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