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谈谈俄乌战争 —— 中文舆论中充斥着难以理解的国家主义
似乎到处都在讨论俄乌冲突,简单写两句。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中劝告雅典人,“要自由,才能幸福;要勇敢,才能自由。”早在古希腊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自由归根到底不可能仅凭个人获得,自由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特定的共同体。而这种共同体的存在从来不是无代价的,有时候为了保卫共同体,公民应该付出生命的代价。
古希腊的奴隶之所以沦为奴隶,大多数是由于战败,古希腊人认为缺乏勇气而战败证明了奴隶的天生奴性。阿伦特对此评价说“任何进入政治领域的人首先预备着拿他的生命去冒险,过于顾惜生命而放弃自由正是奴性的标志。因而勇气是最优越的政治德性,只有拥有它的人才被允许进入一个在内容和目标上都是政治性的伙伴团体”。
乌克兰人面临数倍于己的俄军,就展现出了这种维护民族自由的勇气。乌克兰人或许不能战胜俄军,但是这种勇气就足以使他们在未来获得自由。
比利时用残忍的屠杀手段对待刚果人,英国用代理人治理印度,美国用民主改造控制伊拉克,可是他们最终都被迫退出这些地区。
苏芬战争中芬兰人已经证明如果一个民族决意保卫自己的自由,这个民族就不会被轻易征服。就算俄国人能用空降兵解决波匈事件,“纳吉”依然会源源不断。历史表明,打败一个民族并不困难,可是长期占领和控制一个民族却很困难,战败的历史记忆会成为“弯枝”不断激起一轮轮反抗,最终使占领的成本过高而使战胜者不得不撤退。
也就算说,一个民族可以被打败,却不可以被征服。
按照柏拉图的说法,邦民如果没有血气就会软弱到无法保卫城邦,但如果没有理性只有血气就会把城邦推向战争的边缘而毁灭城邦。
国际政治的预测者之在预测俄乌克战争上失败,是因为他们默认假设俄罗斯决策者会按照国家最大利益来行动。如果国家利益来出发,俄罗斯大军出动就算打败乌克兰,控制乌克兰也需要很高成本,国际制裁更是会让俄国国内经济难以为继。
但是,政治决策者未必会按照国家利益来行动,他们完全有可能牺牲国家利益以满足自我欲望。部分是为了满足国内激进派的诉求,部分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俄罗斯决策者发动了一场极不理性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会导致俄罗斯军人的伤亡,也会大大打击俄罗斯的国内经济,这些代价将被迫由俄罗斯普通民众承担。
古人早就知道,肆意的扩张会让政治体陷入危机。
汉武帝连年征战,以使天下户口减半,最终在晚年发罪己诏承认天下有土崩之势,改过自新使民休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使天下疲敝大隋灭亡。
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在在洪武二十八年版的《皇明祖训》宣布将朝鲜、日本等15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仗剑之人必死于剑下”,这种过度控制反而将加大财政负担而削弱国家能力。
最有趣的在于,中文舆论中到处流行关于俄乌战争的消息,如果你听听路人在谈论的主题,就会发现他们很大概率也在谈论乌克兰局势。
遗憾的是,中文舆论中的这种讨论充斥着难以理解的国家主义,他们高呼“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他们不会知道,俄国曾以保护侨民为理由在东西制造骇人听闻的海兰泡惨案,他们已经忘记,日本正是以保卫满蒙生命线为理由侵略中国,他们也不能理解,俄国被制裁后其必然需要“邻国”经济上的援助,其成本就将由他们承担。
没有正义的智慧只能称之为狡诈,没有正义的武力只能称其为野蛮。不去歌颂保卫自由者的勇敢德行,而是赞扬侵略者武装的强大,这不过是国家主义入脑而产生德行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