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一位读者写信给我,她说自己原本是一个不大关心政治的人,对国际政治更不关心,那仿佛“总得以中国为最小单位,才能唤起一种格外的激情”,但也正因此,她对最近俄乌开战以来的舆论气氛有些惶惑。

作为一个不太热心于此的人,她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感受不到什么实际的政治生活存在,很多事别说不能做,想都不能想,“似乎除却去考公务员,便没有什么政治生活了”。所有对国际政治的参与,其实不过是隔着信息媒介的“观看”,如果把这些一关,对个人生活也并不会有任何影响。

她观察到,绝大多数国人既谈不上对此有何切身利益,也不是要投身于此,更明知个人看法对推动国家方略转变没有一丝一毫的影响,仅仅是在“讨论国际局势”——或者说,“赏玩这局势”。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为何许多人在谈论国际时事热点时,会有如此强烈的热情,甚至是强烈的“参与感”呢?为何会因为所谓的“政治理念不同”而相互争吵、憎恨乃至于谩骂呢?

2月27日,德国柏林约2万人走上街头反战

她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我想可能是这样:中国人对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欲望在国内政治上被严重压抑了,此时,像俄乌战争这样大部分人其实并不了解其背景的遥远事件,反倒能很方便地投射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凭借一知半解得出的结论,反正也无从证伪,谈论的尺度又可以自由一些,由此获得一种“言说的乐趣”。

也就是说,人们自己也不指望这言说能产生什么后果,但正因此,才能乐在其中。把这理解为“娱乐”而非“参政”,或许更为准确,就像那位读者已经注意到的,“大部分人关注政治与多看几部电视剧或球赛对人生产生的影响并无差别”。

这大概也是某种社交需求,就像是一个无害的话题,刚好能引发许多人的谈论热情。从这一意义上说,国内舆论场上对这场战争的争论体现出常有的一个社会现象:人们关注的不是深入了解,而是自我表现。

汉学家费正清就曾揶揄,学术界人物也常常不能免俗:

人们告诉你种种事情,你却连个开口的机会都没有。那天晚上,只要我一谈农村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大家就会一哄而起,大谈其农村问题,以显示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知道得并不少。

当然,专业人士多少会有些不同:他们毕竟深知,只有专注的领域越小,才越有可能比其他人知道得更多,所以专家往往是“对越来越小的领域知道得越来越多”的一群人。

通往乌克兰首都基辅的道路上堆积着被摧毁的俄军坦克(图源:英国卫报)

然而,老百姓可不管这些,就算对俄乌冲突的背景一无所知,也照样勇于下论断,微博上有人极其刻薄而又传神地道出了这一点:

且不论结论如何支持哪方,有些中老年男性谈论起乌克兰战局那个斩钉截铁言之凿凿的劲儿啊,就好像他是玉皇大帝的二舅,刚从天庭听回来什么独家小道消息似的。

讽刺的是,对立双方常常使用同样的语言来攻击对方。我在微信群里就看到很多人怒斥那些支持乌克兰(被等同于“支持西方”)的人是“书生误国”,理由是俄罗斯倒下,下一个就会轮到中国;而另一位学者则认定反对北约东扩的米尔斯海默才“书生误国”,因为“苏联解体,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俄国进一步解体更好”。这种令人发噱的认真劲,仿佛这些讨论真的足以影响国政似的,“书生”能有机会“误国”吗?

不同立场的人都真诚地相信,自己的立场才是真正符合道德的、有利于国家的。很多人凛然说,此例一开,国际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道义基础当然无存,最终也不利于中国,那些“俄粉”眼里只有利益,还有良心吗?但另一派也挖苦说,“公知”就知道跟着西方的舆论起舞,你们是拿了钱为它说话,还有良心吗?

这样的争论很少有信息量,因为它不是依靠论据而是依靠道德立场的高下来驳斥对方。这有点像是对鬼神的态度:虽然都没真正见过,但每个人对此都有一套不容置疑也无法调和的信念。因此,问题并不是“你都不知道,怎么却能如此铁口直断”,而是相反,“正因为缺乏经验和了解,才更能铁口直断”——就算是家务事,如果你对争端各方了解得越多,可能就越觉得“这事啊,实在一言难尽”。

前些天还有朋友和我说,他看了我俄乌战争文章底下的评论区后,觉得“你的公众号读者的成分太奇怪了”,想法不一样很正常,“我奇怪的是那些驴唇不对马嘴又很自信的人,比例居然这么高”。

他猜测可能是这样:“那种容易给一个标准答案的口吻居高临下的公众号,往往读者都比较像盲目的教徒,而你这种开放的讨论态度,就容易招来各路人民教师。”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技术性原因:我几乎不筛选评论,相信读者自会评判,但你们都不难想见,有一些观点虽然颇有见识,却很容易被平台管理员删掉,以至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评论区虽然仍不失多元,但总体有所偏向。

对于这种超出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重大事务,特别容易出现二极管,因为人们失去了评判它的分寸感,往往就只能不断重申自己原本就坚持的道德原则——不是说这些不重要,只是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局势的复杂性,并没有多大用处,因为这些道德原则都是一个人多少年来生活的立足点,几乎不会因为局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道德原则很容易被教条化,到了这一步,人们感兴趣的就不再是讨论事实本身了,而是占据道德制高点。

这在舆论场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最激烈的那些声音都抬出各种“事实”,证明自己立场的正确性、正义性,而辱骂对方是“精美”或“俄粉”,由此又扯到与俄乌冲突无关的种种新仇旧恨(例如,“你怎么能忘了美国人/老毛子在世界各地/对中国人做过的种种坏事”)。

显然,在这里,立场是黑白分明的,没有含糊的。一位朋友说,他午休时听到几个小孩在聊乌克兰局势,问他们对此有何看法,几个孩子都不假思索地回答:“反正都是美国人搞的鬼!”“对!我爸也这么说的!”

在联合国投票要求俄罗斯撤军的结果出来后,仍有人坚称:投票支持俄罗斯或弃权的国家,加起来占全世界70%的人口。这是个数字游戏:其实支持俄罗斯的总共只有包括俄罗斯本国在内的5个国家。

这也是敌我两分的思维,差别只在于究竟是“不谴责俄国的就是支持俄国的”,还是“不反对制裁俄国的,就是支持西方的”,但都排除了中间立场。讽刺的是,斯大林当年曾说过:“不赞同我们的人就是反对我们的人。”倒是1956年苏联干涉匈牙利后,曾长期执政的匈牙利政治家卡达尔·亚诺什提出了相反的口号:“不反对我们的人就是赞同我们的人。”

在这些立场背后,其实往往隐含着不同的理由。我知道的大多数人,之所以反对这次战争,同情乌克兰都还在其次,更谈不上支持北约和美国,只不过是被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最重要的是,这场“强大欺侮弱小”的战争,挑战了他们自身的道德基础,使他们很难赞成。

反过来,很多人之所以挺俄罗斯,说到底是挺中国,因为他们忧虑俄罗斯倒下后,中国面对西方时更不利;另一些人与其说是支持俄罗斯,不如说是反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还有一些人是普京铁粉,就像有人说的,“崇拜普京,崇拜‘战斗民族’,在中国很多人那里,跟抽烟、喝酒、打游戏一样,其实算是一种让自己爽到的嗜好。”

在这看似非黑即白的对峙背后,其实是许多原则之间的冲突,体现出一个价值观相对单一的社会在骤然面对复杂事件时的不适。更典型的是,一个人甚至很可能同时持有不可调和的不同原则,造成一种黑色幽默般的“精神分裂”: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不满:“你说了这么多,都只是在说‘我们不应该这样关注’,但你没说‘我们应该怎样关注’。”何况,挖苦普通人“关注的姿势不对”,好像也是国内知识精英的恶趣味,隐含着一种令人不快的优越感,难道就仅止于此吗?

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也要来一番“自我表现”,这对我没什么意义。我想说的是,舆论场上的这些众声喧哗(我有许多朋友认为是令人厌恶的、低质量的),即便无助于我们理解乌克兰局势,但至少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如何反应——当然,也有可能一些深思熟虑的人保持了沉默。

学会更多运用自己理性,才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虽然我也在尽力分析,但我也注意到,日前在同一篇文章底下,就有两种对立的解读,真正让我感到遗憾的,并不是他们骂我“精美”还是“为侵略洗白”,而是他们读完之后,就只关心我到底是“亲俄”还是“反战”。

多年前,有一本《中国通——美国一代外交官的悲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书中提到谢伟思等“中国通”曾极具前瞻性地判断出蒋介石将会失败,但贬损他们的人“不能看出预言可能发生的事与希望发生这种事之间的差别”:

美国的许多同情国民党的人总是觉得,谁要是说蒋介石要完蛋,那大概就是希望蒋介石完蛋,而且很可能就曾帮助促成过他的完蛋。这样一来,本来是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就被说成了行动;本来是分析,就被说成了对抗;本来是结论,就被说成了阴谋。
战争中的乌克兰

我们有必要想清楚:我们对乌克兰局势的关注,说到底是头脑中的活动,那和真实的世界是有差别的——那个现实有复杂的面向,二极管式的单一观点是危险的,只有承认、理解这种复杂性,才能克服那种自以为是的直觉反应。

我也清楚,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都不清楚,那干脆闭嘴。在日前写的那篇《如何带孩子解读俄乌战争?》底下,就有读者说,放过孩子不行吗?还有人说,家长自己都不具备多少知识,何必讲。

然而,这种观点恐怕误会了一点:你不讲,不等于孩子就不知道、没疑问了。这就像“性”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样,家长不愿主动谈,孩子好奇,家长还禁止谈,“这么小,还不懂,等你长大再说”——但其实这只是掩盖了问题。

乌克兰局势也许离我们很远,所产生的影响也是间接的、当下难以看清和预见的,但对这一局势的反应本身,却可以折射出中国人在政治理性上的限度。这不仅是因为它激发出了诸多原则之间的冲突,也能看出很多争论的根源是一系列不假思索的前提,以及个体缺乏独立性和对自身利益的界定不清晰。

我说这些,并不是说对于“如何关注国际时事热点”有什么唯一正确的姿态,要求人们彼此理解,在当下也勉为其难,而是想说明,如果真的想多去理解现实世界,那恰恰有必要审视我们原有的信念,多去分析,少下判断。有关注的兴趣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