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序言

  

1. 

 昭和十二年(1937年)的七夕之夜,在盧溝橋畔永定河的堤防上,有人向日本軍的演習部隊射擊了數發實彈。正是這次小小的紛爭,日後演化為將北支事變擴大成支那事變的導火索。並開啟了持續近八年的日中武力對抗。就日本方面而言,這一時間與地點的突發性則是在預期之外的。於是,在無準備,無計劃的前提下,該事件如燎原之火般迅速鋪開且演變成為長期消耗戰,這也完全是日方所不希望看到的不幸的戰爭。

 而在此持續武力對抗期間內,還引發了昭和十六年(1941年)十二月的大東亞戰爭(太平洋戰爭),於是在編訂戰史叢書時,我們便將支那事變史作為其中的一環來介紹。

2. 

本卷屬於支那事變史三卷中的第一卷。時間線截至昭和十三年(1938年)春。以事變初期為主要對象,第一章介紹了導致這次事變爆發之原因——日本對華政策及中國方面的應對;從第二章起則是具體敘述各方面內容。

3.

本次事變的原因其實蘊含在自明治以後的日本對華政策中,但既然作為本事變前史的滿洲事變已在《大本營陸軍部(1)》中詳加敘述,則在此就不作贅述了。所以本卷著重從終結滿洲事變的“熱河作戰”及《塘沽停戰協定》入手,講述為何日本會在對中國新形勢認識不足的前提下展開北支分化工作,其具體是指梅津·何應欽協定,北支自治工作,內蒙古獨立運動等。這一連串的行動令中國政府感受到了威脅,於是在此情況下,全國性的抗日運動蜂起,排日侮日思潮氾濫,並因此形成了抗日統一戰線。於是國共實現二次合作,並與國際諸國增強了連帶感。這些事項在本卷中均將有所詳述。

4.

事變爆發初期,由於當時日本陸軍的基本作戰目標是蘇聯,且其作戰準備非常之不充分,結果則是導致對蘇的戒備十分不嚴密。而在日本政府各省部內,又無針對中國方面突發問題的預估和應對計畫,因而當北支地區有事發生後,日本政府採取了「事件不擴大,立足當地解決」的方針。但長期以來在日中間累積的各種問題,一波未平萬波湧來,是絕非輕易能得到解決的。於是,戰火從北部的平津地區點燃後,後波及到上海;北起萬里長城,向南越過黃河,甚至擴大至中部長江沿岸的南京,杭州等地區。

 對此,日本陸軍秉承「事變不擴大,從速解決」的思考,以「挫敗敵人的鬥志以獲取戰局終結」為目的,九月份,發動了保定會戰;十一月,在上海西面欲發動會戰,但卻因為中國方面的躲避作戰而未達戰略目的。導致此局面的最大原因仍是對於北方的蘇聯心存強烈的畏懼感,從而兵力會被牽制過去充實戰備。這樣一來,面對中國戰區的兵力部署,就不得不採取逐次投放使用的作法了。而陸軍對中國方面的國力,戰意也缺乏正確的認識和判斷,最終,不擴大方針就成為了日本方面一廂情願的想法。

5.

在上述軍事行動開展的同時,日本政府的對外政策,為解決事變所進行的和平工作,樹立當地新政權,整備國內的總力戰體系等活動也伴隨展開。但這一連串的操作恰當與否,其政戰略效果是否可期,則非常不明確。而同時在軍部內,陸海軍之間和陸軍部內,針對本次事變的處理也存在“軟·硬”兩派的對立意見;即便是針對作戰指導思想,在陸軍中央和現地部隊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不同見解。中央所實施的策略及指導非常不透徹。

 本卷著重於針對上述諸問題進行介紹與剖析,並將詳細敘述現地部隊的作戰指導概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