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冷戰的前線:左邊是福建的黃岐半島,右邊是馬祖的高登島。

很感謝中華文化總會和 數位外交行動計畫,願意讓我獨家跟著使節參訪團,來馬祖採訪第一屆的「國際藝術島」,順便練習我很久沒有機會用到的西班牙語──11 年前我在馬祖當兵的時候,完全沒想過自己居然有天會跟著一群駐臺使節,再次回到馬祖。

馬祖和金門一樣,都是被中華民國政府控制、位於福建海岸線上的小島,在冷戰期間,也都是兩岸對峙的前線、保衛台灣的堡壘。只不過和金門相比,位於福州外海的馬祖知名度沒那麼高,陸客數量也比較少。

而所謂的「馬祖國際藝術島」,則是一個預計至少舉辦五屆的雙年展,希望能為駐軍愈來愈少的戰地馬祖,拓展更多新的可能性,也為廢棄的軍事設施找到新的用途。

於是這個藝術島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策展人把一個個軍事據點、錯綜複雜的坑道,變成了藝術作品的展覽空間,而作品則散落在馬祖的四個島上,不論你是藝術迷、觀光客,或是軍事迷,都能找到很多看點。

馬祖南竿島的海岸線上,一共有95個據點,它們以順時鐘方向依序編號;這次作為「國際藝術島」展場之一的53據點,就在我當年服役的60據點附近,而且空間佈局也很相似。

參觀「馬祖國際藝術島」的駐台使節團。

上週和使節在雨中拜訪,一邊聽導覽,一邊和土耳其駐台代表,談到彼此的當兵體驗,又聊起地緣政治,才發現土耳其代表、和索馬利蘭代表都是歷史學者,正好土耳其代表研究非洲、索馬利蘭代表研究鄂圖曼帝國,兩人都出版過不少論文、專著,簡直一拍即合。

知道我在這裡當兵,代表們都很好奇:以前我住的坑道也長這樣嗎?當兵的生活辛苦嗎?會不會擔心兩岸發生戰爭?台灣人對戰爭準備好了嗎?

聊到一半,我媽突然打電話來,說她看見教召的新聞,問我是不是要回去當兵了。掛上電話,看見手機螢幕上剛推送來的 breaking news,內容正好是「中國軍事預算將增加7%」──於是在坑道裡的我,某個瞬間,覺得自己彷彿又回到11年前了。

11年前在馬祖當兵的我⋯⋯

走完三天行程之後,真心想跟大家推薦:最近有空的話,請一定要來馬祖看看這個藝術季。

很多作品我都非常喜歡,不只呼應了馬祖本地的歷史、文化和軍事區位,和展示空間、地方社群、在地藝術家也都有對話,而不是一個從外地空降、放在哪裡都可以的藝術祭。

身為一個馬祖老兵、以及一個曾在博物館工作過的人,看到自己因為服役、而曾住過半年的軍事坑道,居然可以成為藝術品的展演場地,心裏其實很感動。

機槍堡壘裡的展場。
在坑道裡聽導覽的使節團。

不少大使、駐台代表也提到,在烏克蘭發生戰爭的此刻,來到舊冷戰的前線參觀這個藝術季,確實是特別有意義的一件事──戰爭和藝術之間的連結,原來很多時候比我想像的還要更多元、也更積極。

不過真要說起來,這次馬祖國際藝術島最讓我覺得驚喜的,應該是下面這個不在作品列表裡的「彩蛋」。

《我愛夏天》的馬祖話版,福州人應該聽得懂XD

由於國際藝術島是長達10年、五屆的長期計畫,為了復振馬祖話,主辦單位這次買下了拖拉庫的《我愛夏天》的使用權、然後改編成馬祖話版本,再埋進山隴「暖堂酒吧」的卡拉OK歌單裡。

參與計畫的人和我說,主辦單位的心願,是希望每一屆都能埋入一首新歌,並把這個計畫稱為「母語卡卡也OK」,鼓勵馬祖年輕人多使用馬祖話,不要因為講不好母語,就不好意思講,而用馬祖話唱歌,就是這個使用母語的第一步。

用海漂垃圾製作的椅子,每個村民都認養了一張,遊客也可以來此靜坐看海。

對我來說,馬祖也不只是我當兵的地方──我第一次去馬祖,其實是二〇〇九年夏天。

當時臨屆柏林圍牆倒塌二十週年,我又正好要去西班牙交換學生,所以決定走陸路去歐洲,順便來場「鐵幕內的旅行」。

我的路線從中國出發,一路經過蒙古、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國、波蘭、捷克,最後在前東德結束,而佇在冷戰前線上的馬祖,就是我當時搭船啟程,前往福州、穿越鐵幕的入口。

印象很深刻,我記得自己在南竿福澳港等船時,候船室裡的電視機正在播送 Michael Jackson 過世的新聞。

事後回想,這個在冷戰時期崛起、知名度橫跨鐵幕兩側的流行音樂巨星的殞落,大概也標註了某個時代的終結。

港口邊原本有「貫徹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標語,後來為了蓋新房子,就把標語的前半段拆掉了,現在只剩下「一中國」幾個沒頭沒腦的字😂

雖然不太恭敬,但在我那段旅程展開之際,他的訃聞好像是個再適切不過的巧合──前面那個時代結束了,但某個意義上來說,我卻開啟了自己新的人生階段。

在那趟兩個月的旅行中,我第一次沙發衝浪、第一次不小心搭上便車、第一次睡路邊,第一次和不同國籍、形形色色的人長時間相處聊天。直到現在,我旅行的方式都和當年沒什麼不同。我有時會覺得,其實從二〇〇九年到現在,我都還是在同一趟旅程裡,只是換了幾個地方、認識了更多人而已。

但也因為當時短暫路過、覺得馬祖很有靈氣,後來當兵的時候,也才會想要自願「抽中金馬獎」,來馬祖「轉大人」(我媽總說,男孩要當了兵,才是「真正的男人」)。

馬祖海岸邊的小村子;背景遠方的山脈輪廓,就是福建長樂的海岸線。

這次再回來,我又進入了人生的新階段,然而沒有變的是,我依然非常非常喜歡這裡。

雖然有些馬祖人一聽到我以前在這裡當兵,都會說「馬祖都沒什麼變齁」,但老實說,我退伍後兩次回來,每次都能感覺到一些變化──而且是好的變化。

這次回來,覺得最喜歡、但或許不太有人注意到的變化是,福澳碼頭通往聚落、重要設施的人行動線,被標示、而且串連了起來,和車行空間也有區隔。

新的候船空間也建好了。負責改造計畫的人說,希望這些公共建築、人行空間的小小變化,能讓居民體會到維持環境、空間美感的重要性,進而促發他們也去改造自己的生活環境。

剛建好的碼頭候船室。
與車道隔絕開來的人行空間。
清楚標示的人行空間。

如果你是台灣人、又沒來過馬祖,那麼真的很推薦你利用藝術島的機會,來這個和台灣意外成為「命運共同體」的島嶼看看,雙年展會持續到4月10日。

如果你是來自對岸的讀者,也歡迎你在疫情終結、國境重啟的兩年之後,親自來看看這個曾經被當作「反攻大陸堡壘」的島嶼,以及世界少有在(前)戰地舉辦的藝術雙年展。

馬祖的東莒島。
馬祖的南竿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