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可以說是NFT元年,各種NFT的應用大增,不管是頭像型、社群性或賦能型的NFT。

NFT讓區塊鏈技術更為出圈,儘管大眾不一定理解分散式帳本技術,但幾乎所有人在社群媒體、新聞的渲染下聽過NFT,”Non Fungible token”.


【NFT仰賴的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是多台電腦組成的去中心化網路。使用者透過儲存與管理資料,實現不需要第三方介入(政府、中心化平台),奪回原為中央管理系統所有的資料擁有權的對等網路 (Peer-To- Peer,P2P)模式。

這也象徵人們開始思考中心化造成一些體制上的缺點,轉而尋找「共識型的去中心化制度」能帶來的優點。

而以區塊鏈為基礎的 NFT 就賦予數位檔案正本的稀缺性價值,可視為帶給創作者力量的一場革命。(創作者不用在被中心化平台,以不對等的分潤模式抽成)。

今天大多數的 NFT 利用以太坊的區塊鏈技術發行。NFT會被公開且按時間排序的紀錄在分散式帳本上,生成一顆 NFT,代表記錄著某事件發生時間的時間戳(Timestamp)會被儲存於區塊鍵上,任何人都能確認這顆NFT 的來源與所有權。

前面提過,NFT 是在區塊鏈上標記特定資產的數位資料。智能合約是 NFT 的構成要素之一,它會根據 ERC-721 協議或其他代幣協議,發行帶有唯一識別碼的 NFT。我們就是靠著這串識別碼來證明我們NFT的所有權、債權。

NFT需買賣雙方達成協議便能進行交易,交易明細會被存在區塊鍵上,無法變更與偽造,這也是為何 NFT 的唯一識別碼又被稱為「所有權證明書」。


【然而NFT其實沒你想像的去中心化?】

NFT的另一個構成元素是數位內容 (Digital Content)。數位內容會以文字、圖像、音頻、影片等各種多媒體檔案形式存在。

就像現在世界上最火熱的頭像型NFT Bored Ape Yacht Club (無聊猿俱樂部),你看到的就是一張五彩繽紛的猴子JPG,背後有他一段特定的識別碼紀錄在區塊鏈上。

識別碼是很去中心化沒錯,但關於數位內容的存放處是根據發行者的決定。然而它們多半不存在區塊鏈上,而是存在區塊鍵下。

這是因為把龐大的資料存在以太坊等的區塊鏈上需要支付昂貴的臟工費。很諷刺吧。一提起 NFT,很多人只會想到數位內容(照片、音樂、文字),不過這些大家所想的東西卻可能不在鏈上,而在鏈下。

鏈下儲存空間包括了中央管理伺服器、雲端空間,或去中心化的分散式檔案系統。雲端空問有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WS)等等,而去中心化的分散式檔案系統有星際檔案系統(IPFS)等等。


【NFT數位內容不夠去中心化的風險】

這其實在某種程度意味著,如果今天你擁有的圖像NFT,一旦儲存你圖像JPG檔的雲端、伺服器公司無預警倒閉,導致這些圖像的圖檔遺失,那你只會剩下一段識別碼卻無法擁有對應的圖檔。

有趣的是,大部分人其實只在意NFT的那張圖是不是BAYC、CryptoPunk;那這樣當你的NFT只剩一串亂碼做為紀錄時,你還會覺得他擁有如此高的價值嗎?

實際上,2020年年底就發生過這種事。一項叫作 「Niftrymoji」的 NFT 項目,項目方就曾經無預警關閉所有帳號、儲存圖像資料的雲端空間。持有者的NFT圖像消失,變成剛剛說的只剩一創亂碼。

這的確是NFT目前需要面臨的問題:乙太坊手續費過高,大家轉而向中心化平台尋求解方,但這又調回原本想要跳脫的迴圈之中。目前解決方案為,去中心化的儲存方式逐漸成為主流,越來越多 NFT 相關資料存在如星際檔案系統等的分散式檔案系統上。

所以未來在挑選妳喜歡的NFT時,可能更需要注意上面提到的風險。雖然看似機率不高,但或許就發生在你身上。

挑選強力的NFT團隊會是一個重要的參考點:像是最近較藍籌的AZUKI NFT:

該團隊強力的項目開發技術,小小調整在以太坊協議上ERC721A的發行方式, 讓大眾MINT的手腳變的親民。他們展現了能力、決心;若團隊能夠去中心化存儲、上鏈,更代表其有SENSE、更值得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