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政治学、社会学的理论解释“皇汉”的产生、发展,以及其(政治)诉求?
简单来说,皇汉思想在现代prc的复兴不过是1644以后汉满对立,革命党和保皇(满清)党对峙的一个产物罢了。
社会学我不懂,政治学有皇汉写过,只是很难发出来。我尽可能直白的说点大白话。
这个答主的回答就是典型的不知道内情。朝廷从头到尾都没推过民族主义。在1978以前,朝廷是康米革命和爱国主义两手抓,1978乃至1990以后,朝廷不再谈康,从康和爱国两手变成一手。
如果你不信,那我简单问个问题就行了。前三十对“大汉族主义”什么态度?1978以后对“大汉族主义”什么态度?一样,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比如
此处省略200字。
那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有什么区别?那什么是“爱国”呢?一言以蔽之,就是爱“大清国”,支持一个八旗(先锋队)主导下的普世帝国,这个帝国是极度敌视汉民族主义。这套理论自林则徐—曾国藩—张之洞—康梁严复—新文化一脉相承,爱大清国,用爱国主义替换汉人民族意识,就是这套理论的核心。后来在康梁严复那里演化出了激进主义主张对汉人民族意识进行彻底清算,建立“新人”。从这角度来说,激进主义(无论是康激进还是自由主义激进)都是保皇党思想延伸的分支。爱国主义本质上是保皇党一手打造的。而无论是康还是自由主义,都不同程度保持了爱国主义底色,只是程度的差别。假如说1978以前是康执政,康和爱国主义对半分,1978以后可能变成前者一成后者九成。这套在满清晚期—北洋时期就是主流立场。
与之相对立的,汉民族主义,就是反清复明会党—太平天国—兴中会和孙中山等人的这套主张。这套理论在思想界一直比较弱势,因为孙中山早就说了,知识分子和士绅被满清和后来立宪派收编厉害,当然只在民间主流。辛亥革命革命党只有在大陆kmt执政时期算半官方(在官方算是温和派,一半北洋一半革命党,蒋介石本人的宗族论,一边歌颂曾国藩一边赞同太平天国就是例子)。kmt逃台后立场也开始北洋化,所以革命党的汉民族主义思想一直不是主流,比包裹上爱国主义的保皇党影响力差不少。
但无论如何,皇汉与汉民族主义和辛亥、三民与孙中山是难以切割的,也不可能切割,自然这就带来了和kmt的绑定问题。三民主义1/3就是民族主义,这个民族主义是什么?是中华民族么?这个明眼人都清楚。蒋介石再粉饰和打补丁,都掩盖不了这一点。
(此处省略二百字)
大清可能支持反清复明么?开玩笑。这才是皇汉在中国会屡禁不止,屡次复兴,但命途多舛,永远不可能被上面支持的根本原因。
当然,具体来说,皇汉思想在中国传播和统战有密切关系。不是说统战皇汉本体,汉人在prc没有一分钱统战价值,而在于统战kmt。为何皇汉运动崛起且广泛传播于21世纪初?有很多原因,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和XX的大量出现有关,而XX的大量出现本质上是统战上放松了对涉及kmt的控制有关。
如果你不理解的话,可以去看看XXX的书,他明确指出了“公知”出现的原因和其机理。为了推动改革开放,当权的改革派要联合自由派对付保守派(左派)。所以放松了对自由派的控制,所以你熟悉的“南方”“炎黄”开头的那些才能出现,因此出现了各路公知和反贼。后来公知少了是什么原因呢?因为2010s后,
此处删除100字。同理,皇汉,也就是“大汉族主义”的崛起,本质上也和
此处删除100字。有密切关系。
当然,今天所有人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包括汉服运动本身也试图撇清和皇汉关系。但我觉得无所谓,可以明确公开说。
毕竟绞索收的越紧,键政圈里大多数派系本质上都是献媚讨好朝廷演员这事就表现的越明显,被管制的越厉害,其作用和意义越低。所以说明白了,pinky们用kmt来对皇汉捆绑羞辱在今天也并无坏处。
因为键政圈已经毫无用处了,他们的统战价值已经是零了。不会再有了复刻北朝—观察者网的奇迹了。以前有一定“自由”,所以需要一些来自民间键政圈的人来控制舆论,这些人才有统战价值。今天既然自由即将不复存在,那这样的人还有啥意义呢?
作者:汉之声专用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878228/answer/240996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