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虚幻的25日攻城战记录 《第三十一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辨伪
除了“活张飞”的故事情节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错误是第三十一师战斗详报中,还出现了并不存在的3月25日午后,日军再度攻城的记录。此错误之后,未得到任何纠正被所有战史档案,战史书籍沿用至今。
可这样一件大事,日军复数的战斗详报中并未有记录。按前述日军战斗详报,25日的战斗,仅发生在台儿庄北部刘家湖及三里庄附近。即国军主力(185R)包围攻击日军第五中队,后受到新到的第十中队奇袭,一八五团刘家湖司令部陷落,全军溃退三里庄的战斗(活张飞故事的背景)。而在台儿庄城东北与城内守敌对峙中的第二大队主力方面,并没发生任何战斗。不战的理由也很清楚。23,24日两天战斗后,未得到补充的第二大队全体基本已弹尽粮绝。此时正在等待弹药,粮秣补充,没有攻击作战能力。而运送弹药,粮秣的两支行李队(24日派出的黑田队,25日与第十中队同行的弹药补充队)25日午前,都在刘家湖,墩上附近被卷入战斗,直至午后三时战斗结束,才得以从刘家湖出发,辗转到达沧浪庙(城东北约2公里)大队本部。
3.6.1.两个战斗详报内容
第三十一师战斗详报是如何记录日军25日的第二次攻城?见以下《第三十一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内容。为了考证其误谬原因,采录了前后共三日的记载:
3月24日条 “17时许,(敌反攻)我台儿庄北部城垣摧毁甚多,战况较午间尤烈,敌我伤亡甚重。18时顷,敌由击破口突入城内约200余,旋经我奋力歼灭。我守城王团长震,营长姜常泰均负重伤”。
25日条 “16时顷,敌集中炮火猛攻台儿庄,北门及小北门倒塌数丈。…17时顷敌由小北门突入200余名,当经围困于大庙内,我王师附冠五督励官兵内攻外防,激战猛烈,卒将破口堵塞”。
27日条 晨“6时30分,敌步兵约六七百名,在炮火掩护下向我猛扑,经我以炽盛火力歼灭甚众,更番近迫。7时倾…被敌突入300余,即植立日旗数面,势甚猖獗。我王师附冠五督率第一八六团第二营扼险堵击,经激烈战斗,…卒将侵入之敌击毙大半,…残敌均逃据东南碉楼及大庙内…”[i]*。
此记录中,24日,27日两次攻城战,都与日军记录大致相同。问题是25日的攻城战斗在日军记录中并不存在。
相同的25日攻城战记录,还可见《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抗战经过》的叙述部分(要旨)
廿三〈四〉日下午五时接卅一师报告:(前略) (3)十一时顷后续部队到达刘家湖…园上被敌攻破…十七时敌全部反攻,以野山炮廿余门向台儿庄北部寨墙轰击,…其步兵二百余…由缺口突入。…此时王团长震,姜营长常泰,因督率部下负伤。…卒将迫近寨墙及突入之敌击退。
若参考卅一师战斗详报,可知所谓“23日报告”的内容,实际是24日的作战结果的笔误。23日晚,日军根本未到达台儿庄(宿营北洛)。紧接上文,之后又出现如下25日攻城内容:
廿五日接接卅一师电话,得知情况如左:本日拂晓敌集中炮火猛攻台儿庄北门及小北门,同时约六七百之敌向我邵庄猛攻。我官兵浴血奋战,杀敌甚重,敌继借炮火掩护由小北门突入200余人,当被我围困于大庙内。我王代团长督率官兵内攻外防,激战益烈,卒将破口堵塞,免敌后续冲入[ii]*。
此资料也出现了25日的攻城内容。基本同第三十一师战斗详报。即集团军,和第三十一师两个战斗详报记录相同。可称相互佐证。此事实是否真存在?又如何解释?
笔者认为两者同为误谬。理由有三,首先,在日军的所有战斗详报,损失记录中,此攻城行为无法确认。其次,国军方面的原始资料,即更准确的各级作战电报,汇报中也不见攻城的事实存在。第三,按日记形式记录的民间报刊,新闻记者的战斗报导中,也从未出现过25日攻城的记事。即此事实不存在。但却出在于复数战斗档案,和正统的战史记录中。
3.6.2.问题出在哪里?
若仔细观察,比较以上引用的《第三十一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的三日(24,25,27日)攻城记录,可发现如引用文下线所示一样,24日和25日的记述在“突入城内约200余”的部分出现重複,25日和27日的记述也在敌被包围在“大庙内” 的部分出现重複。实际上,日军最初突入城内(不是200名而是十名前后)的事实发生在24日,之后守军将缺口堵塞的内容,也发生在24日。而占领“大庙”(清真寺)的战斗,发生在27日。在此,24日战斗和27日战斗的各一部分内容,被合并重复记录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所谓“25日的攻城战斗”之中。为何如此?
可以考虑的是,有关台儿庄战役的各种战斗详报,并不是在战斗后不久做成。而是经年之后为了大捷宣传,受命补做的。材料是保存在档案中的部分报告,命令,电报类,和一些当事者的记忆。25日战斗的记述,是采用了对24日与27日的两次战斗的不准确“记忆”,人为创造出的一次“虚幻”的战斗。从记忆模糊的事实看,很可能是事隔一年以后的作品。
笔者考虑,第三十一师事后,按部分残存资料和记忆汇总做成此战斗详报时,几种证言或资料中都出现同样的“敌200人”的第一次突入,和将第二次攻击之敌围困在“大庙”内的内容。可由于基本资料不全和调查努力不够,关于战斗发生的日期却不能意见统一。出现了24日,25日,27日三种说法。此时(战时下)战斗详报做成者,未能有余裕参考上级的电报资料辩伪,而错误的25日攻城说主张者又执意不肯让步,结果三者均被采用。又将有文字记录的24日战斗“敌200人突入”与27日记战斗记录中“攻守大庙”内容, 也复制到无文字记录的25日攻城内容中,并将27日发生的“王冠五(副师长)督战”之举,也剪贴 “充实”于其中,最终形成了“虚幻”的25日攻城战内容。
至于集团军战斗详报和第三十一师战斗详报的关系,可认为基础资料都来自于下级部队。即先有师级战斗详报,在此基础上军,或集团军综合编辑,形成上级部队的战斗详报。所以,最初出错的应是池峰城第三十一师的战斗详报。之后记录内容被集团军战斗详报挪用,战后,又被战史研究采用,形成了今日的通说。比如,最有权威的国军战史《抗日战史/徐州会战3》中,即有如下内容:
二十四日,“十八时,敌二百余,以战车掩护突入寨内,经守兵歼灭之,我王震团长,姜常泰营长两员重伤,…”
二十五日“十六时顷,台儿庄北门及小北门寨墙,被敌炮火轰毁数丈,继敌二百余人由小北门突入,被我围困于大庙内,时王冠五师附督率官兵将破口堵塞…[iii]*
可见采用的史料证据,即是第三十一师战斗详报内容。在大陆,比如公式的《台儿庄大战大事记》中,记录了25日日军的第二次攻城[iv]*。韩信夫著《鏖兵台儿庄》[v],林志波著《台儿庄大战》等专著中也都出现同样错误[vi]*。说明各种书籍和战史研究,在做成阶段,哪一个也没有进行过考证研究,分析辩伪(史料批判),而都是在互相抄袭。结果,以讹传讹,出现了今日错误的连锁性发展。
3.6.3.原始档案的记录
实际上,若不以后出的战斗详报为据,能认真核对,调查先出的电报,日报等记录,或对比日军的战斗记录,很容易发现错误所在。有关台儿庄战役的电报汇集中,可见3月26日李宗仁致军委会军令部的电报, 其中25日台儿庄战斗的报告部分,触及到午前第一八五团在三里庄,刘家湖的战斗,但并未提到有傍晚16时的日军攻城。
下面的另一个史料,是集团军长孙连仲对军委会的战报,也同样可证实此点。因为内容比较重要,下面全文引用。资料〈〉中的内容,是笔者添加的解说。
一,梗〈23〉日步炮联合二千余〈台儿庄派遣队,1500名〉之敌沿台枣铁道南下,经卅一师派遣队于北洛,欢堆之线迎击,〈以下为翌24日内容〉敌乃以一部〈第五中队〉与我保安接触,主力〈迂回队,即大队主力〉由我右翼〈东方〉迫廻向台儿庄攻击(以上是24日战斗,卅一师战详有此内容)。
二,敬〈24〉日拂晓〈午后〉,敌会集以猛烈炮火向台儿庄轰击,寨垣多被轰毁〈此为迂回队到达邵庄后的炮击〉。幸该师〈一八六团〉官兵顽强抗战,复乘机攻击敌始纷向东及北撤退〈指正午一时的日军火力侦查〉。不久敌又反攻三四次,至午后六时许卒被攻入寨中〈入城者十余人,后续被截断〉。我团长王震〈王烈武〉身先士卒率部与敌巷战,毙敌二三百人〈夸张〉。团长王震及两营长均受伤,敌〈我之訛〉死亡官兵三百余人。敌乃向东退去〈此段是实际存在的24日攻城记录〉。
三,有〈25〉日拂晓前调廿七师一团渡河增援,并调预备队反攻,将敌击溃。并派一八五团追击至刘家湖以北地区〈墩上,刘家湖之战〉。遇敌增援反攻〈11时30分顷到达刘家湖的永岛第十中队200余〉该团奋勇迎击,团长王郁彬受伤营长窦进贤阵亡,又两员受伤。官兵伤亡四百余人,敌死亡亦大。该团立即折转在三里庄附近抵抗。
四,〈25日〉正午敌又增加步炮联合约千余,机械化炮兵四门,战车十余辆,载重汽车数十辆,骑兵三百余由峄县沿公路南下〈此为内野大尉领队的支驻96式15榴〈2门〉机械化部队一行(约150名),“战车”实际为履带式牵引车〉。(后略)谨自孙连仲宥〈26〉午参谋印。[vii]*
此为3月26日正午,孙连仲司令发给军委会的电报内容,详细记录了23-25日三天战斗的进程和结果。内容虽较杂乱,但还原后,与日军的战斗记录几乎一致。最重要的一点,即是25日战斗中,并未记录有日军的攻城作战。有记录的战斗仅仅是午前一八五团在刘家湖,墩上附近的战斗。
之后军委会第一厅第四处按电报,命令类编辑的战史总结《台儿庄歼灭战》中,也同样未触及过25日的攻城[viii]*。
3.6.4.记者盛成的台儿庄战斗大事记
再看另一个民间战地记者盛成(1899-1996)在《盛成台儿庄纪事》中的台儿庄战斗大事记。有逐日的详细记载,仅录有关内容:
24日“四时,敌步兵由两个北门之间冲入破城。四时许退出,寨墙边守军一八六团王烈武团长受伤,敌退至刘家湖…池师九一旅王冠五奉令开到台儿庄,我榆林〈鱼鳞,南洛〉队伍向刘家湖附近〈三里庄,墩上〉之敌〈日军第五中队〉施行夜袭”。
25日“下午,三时飞机十七架轰炸三里庄,榆林,台儿庄寨内,起五六时止。今日…我守军分两团去三里庄攻击刘家湖之敌军司令部,又由北洛南洛夹击孙庄之敌〈25日午前的185R的墩上包围战〉,敌增援〈第十中队正午袭击刘家185R司令部〉后向彭村邵庄方向移动〈指午后三时辎重运输队的行动〉,主力仍控制刘家湖,…台儿庄附近园上碉楼中,尚有四五十人〈与城内对峙的监视哨〉…王郁彬团长在刘家湖受伤〈185D司令部损失内容〉。”
27日“十二时,敌福荣第六十三联队约八百至千人左右,由左北门与右北门之间冲入,进占左北门内立足东岳庙未曾退出,展开白刃战、巷战、隔壁战,密集射击…”[ix]〈内为笔者解说〉
日期,时间和战斗内容基本符合当时的军委会电报记录和日军方面的档案记录。比如24日的攻城战斗和敌一时突入城内的记载,27日,敌破城后进入市街,被围困在“东岳庙”(正确是清真寺)的记载等。最重要的是盛成的大事记中也不见任何有关“25日攻城战斗”的记录。
盛成是一位认真的记录者,自己的记录内容来源于何处,借用的是谁写的采访报告,都记载有担当记者的实名。采访内容,也多附上被采访者的笔记原件。所以不会出大错。
3.6.5.王烈武的北门歼敌记
盛成作《七十年前的台儿庄纪事》中,称24日负伤的186团团长不是王震,而是王烈武。书中更有这样一节采访,题为《前线慰劳附文四 王烈武谈战事》,内容引用的是1938年6月1日,指挥战斗的王烈武团长的《北门歼敌记》一文。记述了24日,日军攻城的情景。
186团团长为王烈武的旁证,还可见《大公报》4月4日,苍岑采写的《台儿庄歼敌记——两受伤团长谈话》一文。这里采访中出现的24日守城战主人公,也不是王震,而是河北任丘县出身的王烈武。记事云“王烈武团长是上月二十四号在午后四时许在台儿庄北墙时受伤的,枪弹由右肩穿通,肩胛骨折断,并伤及关节…”,人名和盛成记录一致。
是否王震和王烈武为同一人?当时为186团一营上等兵的张资民在《王震团长在台儿庄》回忆录中称“王震又名王烈武,河北省任丘县人…王烈武这个名字只有同级和上级才叫,似乎是个雅号”[x]。此可成为一个证据,即两者是为一人。
王烈武的战况报导中,还可看到日军并不知晓的,一部分突入城内,后全部阵亡的日军突击队行踪。因为这部分人中没有一位能生还,所以日军所有记录都没有对此场景进行过描述。入城者的行动,命运到底如何?王烈武文章道﹕
图一 王烈武团长6月1日记述的3月24日战斗情景(来自盛成台儿庄记事。文章有可能是盛成代抄)
24日“十一时许,敌炮火益烈,北门附近的寨垣,均被轰毁,同时敌步兵亦进至距寨垣约一百六十公尺之距离,预备冲锋。我军则凭据寨垣掩护,以步机枪猛烈扫射。激战约一小时,敌终被我击退,…下午一时许,敌机一架在北门上空盘旋侦察,并在敌阵投下通讯袋以后,敌人炮火轰然又作,较前益烈,仍对北门附近新堵之寨垣集中轰击,且更向两侧逐渐扩张;间更施放烟幕弹,灰尘烟屑,弥漫天空。俄顷之间,新填堵之寨垣即又轰成平地;而附近之寨垣数处,亦被轰毁;北门守兵,伤亡甚众。敌人十数余名,乃得于此时乘机由北门西端缺口冲进,窜入附近之数间茅屋中,企图掩蔽顽抗。我鉴于时机危迫,间不容发,乃亲率士卒,驰赴缺口堵击,并亲自操机枪一梃,向敌扫射,目击敌兵被余射中倒地者六七人”[xi] 。
这是当事人王烈武团长事约后二个月的笔记,记忆犹新。除没有精确的时间表示外,内容应符合事实。文章前部分指的应是第二大队主力抵达台儿庄城北(午前11时)时的火力侦察。后面的部分写的是下午4时30分的突击战。可看到,王提到的突入城内之敌并不是《第三十一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所称的“200余”人,而是“十数名余”,和日军记载一样。进入城内后躲到“附近之数间茅屋”中,被王亲自操持的机关枪扫射打倒了六、七名。是否真是王团长亲自操枪打倒的,当然有质疑余地(一般在口述史中,被采访者总有吹嘘自己战功的倾向),但此少数人突入后被一八六团全歼的记载肯定是事实,数字也和日方第二大队的战斗详报一致。
总之,以上提示的各种资料,都足以证明已成为战史通说的, 3月25日敌“200名突入”台儿庄城内后,被“王冠五副师长督率”的部队围困于“大庙”内的记载不实。误谬来源于之后补做的《第三十一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的记载错误。
此考证结果,再一次从研究方法上启示我们,事后完成的战斗详报内容并不一定都可信,写战史时决不能省略史料批判的环节,更不能互相抄袭沿用。特别是像台儿庄大捷一类的有名战斗,其战斗详报很多都是事后为了宣传,经上级要求的补作。时间间隔可能都超过一年以上。可信的是其中的电报,命令,部署,报告等可留下证据的一部分档案。其余部分,特别是编者归纳的叙述文,须用第一手原始资料(电报,日记,日志,命令文)等再次检验,核对,决不能轻信。
[i] 《第三十一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同编辑组、中国第二档案馆资料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89年,22-28頁,参照。
[ii] 《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军事二),536页。
[iii] 《抗日战史/徐州会战3》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64年,149页。
[iv] 参考《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军事二,329页。
[v] 韓信夫《鏖兵台儿庄》重慶出版社、2008、第五章 台儿庄城寨阵地战。
[vi] 林志波《台儿庄大战》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120,127页。24日督战者记录为王震,25日为王冠五。均记录敌入城200名。
[vii] 台湾国史馆 数位典藏號: 002-090200-00038-102
[viii] 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一厅第四处编《台儿庄歼灭战》,1938年,5-6页。
[ix] 《台儿庄正面歼灭战(滕县血战)》盛成《盛成台儿庄记事》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7年。
[x] 《台儿庄文史资料》第一辑,同政协枣庄市台儿庄区委员会,1990年,55页。
[xi]《七十年前的台儿庄纪事》《前线慰劳附文四 王烈武谈战事》,盛成《盛成台儿庄记事》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