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的一場豬流感在中國爆發,13,355頭豬死於疫症,1,204,281頭豬被撲殺 (You et al., 2021),導致香港的零售豬肉價格大幅上升,根據香港統計處2019及2020年各類食品的價格年度變化數據,『豬肉[價格]的升幅為52.5%和27.8%』(姚,2021b)。

市價上升吸引大量資金投入養豬業,經過一年時間,大量活豬供應市場,批發價格急降,去年(2021)香港活豬的平均供應量由1月的每日2,119頭增加至12月的2,927頭,升幅約38.1%!而拍賣的平均價則由1月的3,552元下降至12月的1,613元,跌幅為54.6%!(圖1,食物環境衛生署,2022) [由於零售價並未有完全跟隨批發價的下降幅度,大家未必受惠,通脹率亦因而未有完全反映活豬的批發價格變化。]

圖1 香港活豬拍賣供應量與平均價。資料來源:食物環境衛生署 (2022)

圖1 香港活豬拍賣供應量與平均價。資料來源:食物環境衛生署 (2022)

圖1反映香港的豬肉價格與供應量有高度的負相關。誠然,以上的資料並沒有需求數據,但相信消費者在短短的一年內對活豬的每日平均需求應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暫假設價格並非需求變化所致。

另外,假設以上的活豬供應的品質固定,也不受其他豬肉或豬隻供應影響,包括本地活豬。事實上,中國內地向香港供應的活豬數量佔香港活豬總供應量的八成以上,本地活豬供應量在過去一年的平均每日供應量只有大約每日三百零三頭,相對穩定。

圖2 顯示香港活豬的供應量與價格變化的擴散圖,兩者的負相關高達89.4%,譬如從2400頭增加至2600頭,即供應增加8.3%,價格從2372元跌至2000元,跌幅為-15.7%,反映拍賣價格對供應量變化非常敏感,每1%的供應增加,可導致-1.9%的價格下跌,解釋度達79.8%。

圖2 香港活豬的供應量與價格變化的擴散圖。資料來源:食物環境衛生署 (2022)

圖2 香港活豬的供應量與價格變化的擴散圖。資料來源:食物環境衛生署 (2022)

活豬並非凍肉,不宜長期存放,更不像資產般可愈存愈貴及收取利息或租金,因此供應量對市場價格有非常明顯直接的負相關,但必須注意,香港的活豬供應屬壟斷行業,因此每日的供應量只會在窄幅範圍 (2000-3000) 變化,換言之,即使有壟斷制度,若供應對價格有影響,必然可以從市場數據觀察得到。因此,若大家認為某一商品的價格上升是因為商品的供應不足所致,理應可以在該市場觀察到像香港活豬市場相似的數據負相關,若沒有這些證據,那麼該說法就是沒有實證支持。

從這場瘟疫對供應鏈的影響,傳導到市場引發價格波動,然後回饋到豬農的一窩蜂增加供應,價格因而回落,這一周期可以啟示疫情對供應鏈的破壞所可能帶來的價格波動及供應變化,這往往是因為生產需時,供應未能及時回應市場供求的變化,供應商依賴現時的市場價格來決定未來的供應量,因而形成價格的波動周期。

參考

You, S., Liu, T., Zhang, M., Zhao, X., Dong, Y., Wu, B., Wang, Y., Li, J., Wei, X. & Shi, B. (2021) African swine fever outbreaks in China led to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economic losses, Nature Food, 2, 802-808.

姚松炎 (2021) 提高糧食自給率對城市韌性的重要,方格子,7月18日。https://vocus.cc/SD_ecofriendly/60f40434fd897800016625d6

食物環境衛生署 (2022) 過去12個月按月每日平均活豬供應及拍賣價,屠房1月2日。https://www.fehd.gov.hk/tc_chi/sh/data/supply_avg_t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