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iots of Fire,火戰車!
「於挫敗的塵土與凱旋的桂冠中,若有人盡力而為,必能發現(神的)榮耀!」
「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 利德爾牧師 / 漢名:李愛銳牧師(Eric Henry Liddell,1902 - 1945),1月16日知名壽星。
史上首位誕生於中國的奧運會金牌得主,勇奪西元1924年法國巴黎奧運(Jeux olympiques d'été de 1924)男子400公尺短跑金牌,以及男子200公尺短跑銅牌的體壇健將,也是昔日為主獻身,在中國(華北)傳揚福音的著名傳教士,利德爾誕生在清王國末年的天津市英租界區,父親是基督新教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的宣教士;
6歲跟著兄長回到英國,求學時期的利德爾,在校園中即以矯健的身手獲選最佳運動員,還擔任板球隊跟橄欖球校隊的隊長,尤其他專攻男子100公尺短跑項目,每每測試下都跑出極為優異的數據,因而被英國體育界寄予厚望,認為他相當有機會突破當年大英帝國在奧運場上田徑項目始終金牌掛零的「不名譽障礙」...
然而,得知巴黎奧運的賽程出爐後,面對夏季奧運男子100公尺短跑選在禮拜主日出場的賽制安排,利德爾認為這有違他安息日單單只能敬拜上帝的信念與堅持,所以毅然決然,放棄了原先可能奪牌如囊中物的競賽項目!
什麼?祭拜上帝居然比國家榮譽更重要?
來自四面八方的惡意抨擊,此刻宛如排山倒海而來,但利德爾不懼流言,在短暫思考跟評估過後,決定改練大家完全沒預測到,且沒有充分準備下奪牌機率根本是微乎其微,簡直近趨於零的男子400公尺!
就在幾個星期的積極苦練與虔誠禁食禱告之後,全能的上帝猶如親自帶領般,利德爾,尊主為大的他,居然奇蹟似的贏得了金牌!是的!如假包換的金牌,從小組資格賽的50秒2,直到複賽的48秒2,進而在決賽時跑出了47秒6的當年奧運最佳紀錄,利德爾不辱使命站上頒獎台,也順利擺脫了輿論的質疑與批評,更成為了英國人在體育場上的民族英雄!
奧運落幕,取得愛丁堡大學學位的他,選擇受召獻身,步上父親往昔的腳蹤,前往中國華北,一邊傳揚福音,一邊以自身的專業與經驗來改善中國陳舊的體育場館設施...西元1932年,利德爾正式按立為牧師。
五年之後,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人在中國的利德爾持續進行宣教的工作,更為協助患病的傳教醫師,也就是替自己的兄長減輕工作負擔,他動身前往河北鄉村,即便因政治情勢的變化淪為日本皇軍的人質,仍不改其心志,在不自由的地區教導上帝的話語,還親自替日軍禱告...
「上帝在一片廢墟裏並非全然無奈…」
只不過,長期過勞加上營養不良,自己又放棄大好條件換取自由身的情況下,原本列入日軍集中營首批僑民交換戰俘名單的牧師,於西元1945年2月,還來不及看見砲火歇息中,上帝的忠僕、奧運健將,Eric Henry Liddell,不幸因腦腫瘤蒙主寵召,逝世於日軍佔領區山東樂道院集中營。
尾聲(一):
「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舊約聖經‧列王紀下》6:17
西元1981年,由三家片商共同投資550萬美元預算,以利德爾牧師為故事藍本,《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片名取自英國讚歌《耶路撒冷》中「Bring me the chariots of fire」(詞彙的原出處見《舊約聖經‧列王紀下》2:11及6:17)的勵志電影,除了票房亮眼,光美國市場即回收足足超越十倍有餘(5,560萬美元)之外,更在當屆奧斯卡金像獎裡一舉勇奪四座小金人,還包括了最重要的「年度最佳影片」。
尾聲(二):
西元1989年,一位任職於香港李愛銳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意外在中國山東濰坊中學一隅,發現了已經被人遺忘的牧師墓地。兩年後,愛丁堡大學以蘇格蘭產花崗岩,為牧師在該墓地上築起一座新的紀念碑,碑上鐫刻著《舊約聖經‧以賽亞書》中的一句話:
「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睏倦。」
圖文來源、一併致謝: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ric_Liddel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1924_Summer_Olympics
https://www.bbc.com/news/uk-scotland-18856533
http://www.weihsien-paintings.org/NormanCliff/people/individuals/Eric01/p_monument.htm
https://www.the42.ie/duncan-hamilton-book-eric-liddell-interview-3111874-Jan2017/
https://www.ericliddell.org/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