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世紀後,新式步槍等速射武器的出現,使得暴露自己在外非常危險,已經不會有軍隊,繼續排排站向前進攻了。而且面對強固的工事,軍官很清楚沒有大砲,根本是打不下來,除非有數倍於敵方的軍力,不計血本的犧牲才能做到。

戰略學進階──陣形(8):橫陣的基礎 | 王立第二戰研所 - vocus

線列步兵的出現,主要是集中火力,然後在敵軍陣形上打出一個洞。到此為此的思維,跟傳統冷兵器的陣形沒有太大的差異,但隨著技術進步,轉變越來越快。人類躲不開子彈,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維持線列步兵,只是徒增傷亡而已。從拿破崙戰爭開始,到普魯士統一戰爭、美國南北戰爭後,線列步兵確定退出戰場,變成散兵陣形。 戰略, 戰略教學, 戰術, 散兵, 火槍, 步槍, 陣形

在速射武器的出現後,戰場上的戰術陣形幾無意義了,也不是完全沒有,只是變回最基礎的火力涵蓋,以及怎樣拉長防禦縱深。但陣形的概念就這樣死了嗎?

那也不見得,由於戰場上的對峙都差不多,先占領地利者往往有巨大優勢,所以工業革命後到了近代(18~19世紀),陣形的概念漸漸拉大,變成了戰略層級的概念。

陣形概念延伸到戰略之中

最大的戰略概念就是國家同盟,像是法國地形六角方正,具有內線優勢,但只要同時遭到周邊國家攻擊,一樣會超出其防禦上限。所以各國無不利用其地理位置與形勢,相互締結攻守同盟,增加戰略的攻擊面,同時減少自己在戰略上的防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