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年半左右的寫作歷程中,我在五百多篇的英日文教學文章之間翻滾,摸索著試圖描繪出自己的理想圖,我想寫切入點和別人不同的內容,嘗試過幾個不同主題(搶救怪怪英文、文筆補充錠、這句話怎麼說、作品推薦等等)。春節長假是個很好的沉思時機,我給自己找到了具有深刻意義的定位。



興趣與術業的絕對交集:

自學、語感、語料庫


發掘定位的契機

之前有些人對我說過,看了我的文章感覺我的寫作方向很明確,的確是這樣,但也不完全是,至少在2021年底前是如此。準確來說,我的寫作特色是有的,我在意的重點、文字篇幅著墨的區塊,以及教學內容的寫法,是與他人有區別,這也是我特意區隔出來的,但當時這些特點感覺像是零星地存在於我的寫作宇宙,並未有一個統包性的、終極的「指針」來導引。我一直在反思為什麼想這麼寫,為何想與別人不同。我要以什麼樣的角色來創作?

這可能聽來很滑稽,但如果身為創作者的你也有同樣那種似是又非是、在清晰中又帶了點朦朧的寫作感受,那你絕對不是孤單的,因為寫作是一種自我釐清的療程。這裡的療不是疾病的治療,而是日本人說的「療癒」,一種漸趨完滿的感受。

那麼是什麼契機讓我找出屬於自己的指針?今年初我決定利用春節的時間看過【創作者影響訓練營──寫出個人影響力與品牌力】線上課程,透過課堂提供的一些具體步驟,重新發現自己想立足的角色。


動機始終來自於興趣

打從我第一次接觸到英日文,就沒把它看作學校教的東西,或是純粹的商業工具,而是視為「世界之窗」。當你知道這道窗能讓你看見外國人的視野和觀點,甚至是外國人言談中的笑點或外國歌曲的內容,你自然而然會想要去自學它,或至少你可能會這樣幻想過。這也是我學外文的出發點,因而成為了興趣。不是單純想學會外文(這個層次其實是比較單調無趣的),而是想知道外國人在講什麼新鮮的概念、時下最in的梗是什麼。當你能看懂國外的GIF動圖上英文字的笑梗,那種大笑的滿足感可以一掃整天的壞心情,因為外國人耍白癡到極致的時候真的是猛戳到你笑點,這是相對較內斂保守的中文文化圈感受不到的。


被遺忘的「語感」

但我對外文的興趣不止於此,我很愛推敲外文的語感,那種中文會這樣講,英日文會用完全另一套邏輯來表達的「神邏輯」,這種神邏輯對中文使用者來說很異想天開,會覺得「啊?外國人怎麼會那樣講啊?」。但很多外語學習者很容易忽略「語感」這檔事。

什麼叫做忽略語感?誠實問問你自己,你講英日文的時候,你腦袋瓜是不是在想中文?你能不能直接「一鍵轉換」,用英日文腦來講英日文?如果你的外語邏輯是把腦裡的中文先翻譯成外文再講出來,那你有八成以上機率會講出中式外文(come some of the music)。這大多歸因於缺乏自主的語感訓練,以及缺語料庫(載滿外國人講話邏輯的語言資料庫、成語、慣用語、笑梗、雙關、俚語、術語)。

因此我的教學文章特別偏重解釋外國人的語感與神邏輯,因為你若不懂人家的邏輯,你要怎麼知道人家是在什麼情境下表達,更遑論記住那些語料了。此外,語料庫的建立,也是我的寫作持續在做的事,我的作法是用語感來解釋這些語料,這是我們學母語以及任何語言最自然的「姿態」。

想想看,你要怎麼跟朋友解釋「把台灣人當盤子啊」是什麼意思、怎麼使用?「盤子」這個詞的特殊用法是源自什麼?講這句話的人以及聽到的人,心裡是什麼感受?這些語感若沒搞懂,你怎麼會使用?用錯了就等著被人虧了。所有語言不都是這麼學來的嗎?

所謂的語感,就是「不對啦!」與「不對餒!」、「不對喲」這三者間只有一字之差的細微差異感受;或是你在很爽以及很怒時飆罵一字經,同一個字在不同情境下產生的不同感受。這種差異沒抓準,一字之差就可能產生大誤會,這是很多外語學習者忽略之處,但往往也是難以靠自力來補強之處,因為需要絕對細微的觀察力。


自學的奧義是邊玩邊學

現在身為新聞工作者(術業),有機會接觸國外廠商,我看到各種奇形怪狀的英文,有義式的、日式的、斯洛伐克式的,還有台式的,但也接觸到許多道地的英日文。此外,如果你多讀我幾篇文章,會發現我的英日文自學來源還包括電視節目、演唱會、遊戲、歌曲、新聞稿等等,幾乎生活中各種事物都可能被我抓來「順便」學外文。這種順便是非常自發又自由的,沒有老師逼迫的壓力,可以說是一邊玩一邊享受,順便學一學。我希望把這種無壓力式自學的態度落實在我文章中。

想到這裡發現我的寫作可以化約成語感、語料這兩大重點。透過現階段新聞工作者的身分以及日常生活中各種事物,我可以提供一種自學的途徑(我的軌跡),教人怎麼靠自力學外文,而最重要的,是搞懂外文的表達邏輯。

或許你會發現,我修改了帳號名稱,來反映我找到的新定位。



許多未完事項

定位清楚之後,新的寫作題材會自動冒出。這代表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建構,可能要在兼顧工作的狀態下花更多時間撰稿,但不變的是會從更多生活題材中擷取自學的材料。此外,原本的幾項寫作主題也會持續。有機會時順便聊聊自己的自學經驗。喜歡我的文章的話,就敬請期待啦!(餒?) (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