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日文出來如果還看不懂日本當地的文宣或不會寫文案,那就太可惜自己的外語能力了!多看多模仿是爐火純青的第一步,這次我們從虐童防治的廣告稿看看日本人怎麼讀寫文案。


(本文要特別致謝作者金梨JinlyWong從日本當地提供此文宣的資訊)

(已學會日文五十音字母者請跳過第一大段的影片後繼續往下閱讀)



日文初學者請先完食日文五十音字母




  • 補充:「促音」是一個倉促停頓的不發音空檔,它不是寫成一般正常大小的「つ」(tsu),而是小一號、只有一半尺寸的小「っ」(ltsu = l+tsu=小號的つ,其中的 l = little = 小)。停頓的空檔是指暫停發音約1毫秒,暫不發聲,0.1秒過後再發音,聽起來就像停頓了一下。例如,「かっぱ」唸成「kap  停頓0.1秒  pa」(卡  停頓0.1秒同時預備發注音「ㄆ」的音  趴)。


  • 記不起來字母發音?你需要服用魔音洗腦強效錠:









沒有孩子願意任人打罵

圖取自https://www.mhlw.go.jp/no-taibatsu/。資訊提供:金梨


這是這份虐童防治文宣最上方的大標題,中間的部分則搭配圖文列舉出每一位孩子都該擁有的基本人權,下方則透過一句話呼籲這是孩子們不可被剝奪的權利。

為方便初學者自學,我很囉唆地在文宣上人工標示出單字的解釋。先看完整個文宣後,我們再來細部拆解每段文字。


製圖:譯難忘。以下同。



大標題


たたかれていい子(こ)どもなんて、いないんだよ。

沒有孩子願意任人打罵


  • 原形動詞「たたく」又可寫成「く」,是敲打、捶打、毆打。把「叩」轉換成「叩かれる」就變成了被動動詞,意思是打。把「叩かれ」轉換成接續動詞「叩かれ」(被打了, and...),就可在後面繼續銜接其他單字或句子。
  • 形容詞「いい」又可寫成「良い」,在這裡意思是很好的、沒事、可以。「て結尾的接續動詞 + いい」,換句話說「...ていい」的句型意思是發生了某某動作也沒關係,所以「叩かれていい」就是被打了也無所謂的、沒關係的。
  • 「なんて」是從「など(等等)と(所謂的)」變音過來的單字,所以意思是之類的、那類的,也可以寫成「なんか」,所以「叩かれていい(被打也可以的)子ども(孩子)なんて」就是覺得被打也無所謂的那種孩子。
  • 原形動詞「いる」又可寫成「居る」,是指人存在、人在場。把「いる」轉換成否定動詞的「いない」,其中的「ない」又可寫成「無い」,所以意思就變成「(人)存在、沒有(人)」。「叩かれていい子どもなんていない」就是沒有那種被打了還會覺得無所謂的孩子。




中段:孩童的基本人權


子(こ)どもがもっている権利(けんり)。

孩童所擁有的權利。


  • 助詞「が」就等於中文說的「由(某某人)...」、「(某某人)所...」。
  • 原形動詞「もつ」又可寫成「持つ」,意思是持有、擁有,「て結尾的接續動詞 + いる」,換句話說「...ている」的句型,其中的「...いる(居る)」代表動作持續存在,所以意思是「正在、持續」,等於英文現在進行式的動詞ing。所以「子どもがもっている」就是由孩童所持續持有的。
  • 日文有個蠻特別的文法,是原形動詞可以當作形容詞來形容後面銜接的名詞。「いる」就是原形動詞,所以「もっている」+ 「権利」= 持續持有的權利。



(1) たたかれたり、ひどいことを言(い)われない。

 不被毆打,不被過分的言語對待。


  • 「...たり、」是一種用來列舉動作的句型,意思是「...等等(動作)、...之類的(動作)」。在這裡就是列舉被毆打(叩かれる)以及被說過分的話語(ひどいことを言われる),直譯就是「被毆打啦...被說過分的話啦...等等的(動作)」。最後面再接上「ない」(無い),就是沒有那些舉例出來的動作。



(2) 元気(げんき)に健康(けんこう)に毎日(まいにち)をすごして成長(せいちょう)する

 健康有朝氣地過日子長大


  • 助詞「に」在這裡等於中文說的「...地」,具有副詞化的作用,所以「健康に」是健康地。
  • 助詞「を」等於中文說的「把...、將...」。原形動詞「すごす」又可寫成「過ごす」,意思是度過,轉換成接續動詞變成「過ごして」,所以「毎日を過ごし成長する」直譯是將每一天都度過,and成長茁壯。



(3) 保護者(ほごしゃ)の人(ひと)から育(そだ)てられる。守(まも)ってもらえる。

 能受監護人養育以及守護


  • 「某人+から+被動動詞」的被動句型,其中的「から」原意是「來自(等於英文的from)」,在這裡衍生成「被某人(施予某動作)」的意思,「から」在這裡的作用是標示出被誰施予動作,動作來自於誰。「保護者の人から育てられる」就是被監護人養育。
  • 「て結尾的接續動詞 + もらえる」的受施捨(受惠)句型,其中的原形動詞「もら」又可寫作「貰う」,意思是收受、收下、獲得,然後再轉換成能力動詞「もらえる」,意思是能夠獲得、能夠受惠,所以「守ってもらえる」就是能夠獲得守護。



(4) 自分(じぶん)の意見(いけん)を言(い)う。話(はなし)を聞(き)いてもらえる。

 說出自己的意見,獲得他人的傾聽


  • 看完(3),你可以推理出「意見言う」是意見說出來,「聞いてもらえる」是能獲得別人的傾聽。




文末呼籲


これらは、世界(せかい)の国々(くにぐに)で約束(やくそく)されている、子(こ)どもの権利(けんり)です。

這些是各國共同決議遵循的兒童權利


  • 「は」在這裡是用來標示一句話主題是什麼的助詞,「これら(這些)は」代表這整句話要講的主角、主題是「これら(這些)」,意即上列兒童所持有的四大權利。最後面的「です」是一種稍有禮貌的斷定詞,比原形斷定詞「だ」聽起來有禮貌一點點,意思都相當於中文說的「是」。
  • 「AはBです」是日文句子最常見的大結構之一,說明A ( = これら[這些] ) 這個主題的內容就是B ( = 世界の国々で約束されている、子どもの権利 [各國共同決議遵循的兒童權利] )。
  • 原形動詞「約束する」是約定要遵守、約好了,轉換成被動動詞「約束される」(被約好了),再把「約束され」轉換成現在進行式動詞「約束されている」,意思變成「被持續約定要遵守」。「世界の国々で約束されている」就是這些權利在各國的範圍內(で)已經被約定好要持續遵守,換句話說就是各國都約好了要一直遵守這些權利。



誰(だれ)からも、この権利(けんり)を奪(うば)われることがあってはいけません。

此權利不應遭任何人奪取


  • この = 此の = 這個 = this
  • 原形動詞「奪」(搶奪) ➡ 被動動詞「奪われる」(被搶奪)
  • 「原形動詞+こと」的句型,其中的「こと」又可寫成「事」,而這裡的原形動詞是像形容詞一樣來形容一件事情(こと),所以「権利を奪われる+こと」= 權利被剝奪之事。
  • 「名詞+がある」,其中的「ある」又可寫成「有る」,是指有某個事物、某事物存在。「権利を奪われることがある」,就是權利被剝奪之事。
  • 「て結尾的接續動詞 +はいけません」的句型,其中的「いけません(行けません)」意思是不行、不可以。「...ことがあってはいけません」直譯是「有某某某之事,不可以,行不通」,換句話說就是不可有某某某之事。




比起課本,生活中的日本實物所教我們的日文更有實用感與踏實感,甚至還有完食後的成就感!吸收日本人寫文字的那種調調,長此以往你就能避免自己寫出怪怪的日文。看完了這篇,希望大家感覺到日文能力的經驗值增加了5000個積分呀。




編寫外語教學文章耗時費力,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分享給其他你知道想學外文的人們。或是追蹤、按讚,表達你的支持。更多生活好用的英日文在我這裡等你來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