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校園中的自由限縮進行式:從中大、港大校園事件談起
撰文:匿名
香港校園中的自由限縮進行式:從中大、港大校園事件談起
2021年8月23日,我結束了長達21天的隔離,展開了後疫情時代下的留學生活──雖然在香港幾乎感受不到疫情的影響。香港商圈的發展模式相對單一,大多是以港鐵捷運站連結到大型的百貨公司,而在疫情對於日常生活的影響微乎其微的情況下,商場總是人來人往,許多餐廳的內用座位也總是大排長龍。繁華的城市景象,或許正是許多人心中對於香港的印象,仍在持續的維持著。但在表象之下,國家機器正在以「維護國家安全」為包裝,大舉的限縮香港的大學校園原有的學生自治。
圖片來源:中大學生會臉書
中大學生會解散──校園學生自治不再
香港中文大學作為反送中運動中的戰場之一,也在其之後回歸大學校園應該要有的平和,但校門口裝上的幾個閘機,似乎象徵著曾經自由開放的校園已然難以回到曾經。2021年10月7日,中大師生的信箱出現了一封信,標題的「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解散聲明」代表中大學生會結束了其51年的歷史。螢幕前的你們,可以想像一所大學沒有學生會的存在嗎?但是在香港,不只是中大,香港的八大院校中,除了香港理工大學,已然全部「斷莊」,包括臺人熟知的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大學學生會成員因為弔念七一刺警案涉案人梁健輝而遭指控宣揚恐怖主義而被拘捕、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成員因為弔念反送中運動期間死亡的校友周梓樂而遭到停學處分,以上的例子充分說明了為何香港學生不再希望成為學生會的莊員。反送中運動的過後清算中,大學學生會可謂是受到最大衝擊的一方,許多大學校方明言不再支持學生會活動,並且不再代收學生會費,多名參與社運的前學生會成員遭到秋後算帳,許多現任學生會成員也因言論或舉動被控違反國安法而遭到逮捕與審判。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你是香港本地的大學生,在經過DSE考試後好不容易進入了理想的大學校園,你還會願意參加學生會這項會「惹禍上身」的活動嗎?我想,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回答顯然是否定的,而香港八大院校中七大學生會「斷莊」或解散正是最好的證明。
圖片來源:路透社
港大國殤之柱──當校園不再容得下一座雕像
港大的國殤之柱想必也是近日耳熟能詳的爭議之一。國殤之柱為丹麥雕刻家高治活的著名作品,柱上充滿著扭曲的臉孔與身軀,用來紀念特定事件中的死傷者,而位於港大校園的國殤之柱正是紀念六四事件的受害者。而在今年國安法正式施行後,便有激進派人士舉報國安之柱違反國安法、宣揚仇恨,引起了兩派人馬的爭論不休。與此同時,國殤之柱並不是與「大學校園中的雕像」相關的唯一的爭議。
2020年反送中運動一週年的同時,理大保衛戰中的主戰場──香港理工大學卻不平靜。由學生製作、以反送中示威者為原型的雕像靜靜地矗立在校園的一隅,而理大校方在未告知雕像擁有者––理大學生會的情況下,將雕像搬離至儲藏室,甚至更在搬運途中造成雕像的嚴重毀損。在2020年1月重開校園的同時,原本矗立於理大、用於紀念六四事件的民主女神像也消失無蹤。現存於中大、城大、浸大的民主女神像,還能夠矗立於校園中多久呢?我們無法得知。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當一個地方的大學校園中連一座象徵自由民主的雕像都容不下,那異議必定也是容不下的。
圖片來源:中央社新聞
從校園往外看:持續的關注,是一種對香港情勢的支持
我國總統蔡英文於CNN專訪中的態度象徵著兩岸緊張情勢的升溫,而現今對於香港的政策也代表著北京態度的強勢。反送中運動已然過去兩年,而臺灣民眾對於香港現今情勢的關心也不再如以往熱切,但是光是透過理應最自由、最民主的大學校園的自由限縮,我們就能知道現今貌似平靜的香港其實並不平靜。雖然「今日香港,明日臺灣」這種敘述並不完全正確,但是對於香港情勢的持續關注,是作為臺灣人民、在升溫的兩岸情勢之下,支持香港的一種方式。即使不一定會再次看到每日聳動的抗爭報導,但這些直到現今仍在校園裡發生的事,都值得我們持續的關注。
2021/12/24更新:在平安夜前夕,港中大的民主女神像與嶺南大學的天安門大屠殺浮雕也遭強硬移除,許多香港的大學也都有了擬定國安法相關必修課程的風聲。香港的情勢,比你我想像的都還要嚴峻,也值得你我的關注。
參考資料:
- 八大院校僅理大有學生會 港大學生會地位不獲承認 其餘「斷莊」-香港01
- 理大搬走及沒收示威者造型雕像 學生會斥打壓學生言論自由-香港01
- 理大民主女神像突消失 校方未回應 支聯會蔡耀昌稱需時了解-香港01
- 港大國殤之柱遭團體舉報 指涉違國安法散播仇恨-東網
- 六四象徵去留存疑 “國殤之柱”的創作者與港大展開拉鋸戰-美國之音
- 中大學生會宣布解散 稱為同學最大利益著想 校方:感到遺憾-香港01
- 總統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中華民國總統府
核稿編輯:賴妍媜 行銷編輯:曹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