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首美劇的主題曲,不論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被排擠的人,或甚至是弱勢族群,聽了會被英文歌詞觸動,是很療癒系的歌。這次同樣「以詞會友」,先感受一下歌詞的語境,最後聽歌學英文。



(已學會英文自然發音者請跳過第一大段的影片後繼續往下閱讀)



英文初學者請先完食哥倫布的自然發音










♪ 送給失去歸屬的寂寞人

製圖&英譯:譯難忘



If you’re feeling(感覺) down(沮喪) or weak(脆弱)

[ɪf jʊr ˈfilɪŋ daʊn ɔr wik]


You can always(總是) count(指望) on me

[ju kæn ˈɔlˌweɪz kaʊnt ɑn mi]


  • 以前學校教feel這個動詞是沒有在後面加ing的,說什麼「有感覺就是有感覺,沒什麼『正在感覺』的」,期中考選擇題若選了"I'm feeling"還會被扣分。不過現實生活中根本沒這套規定,"I feel ..."和"I'm feeling"的差別只在於前者單純是事實的陳述,後者特別強調當下正在感受情緒,告訴你我現在這個分秒正在感受到情緒。
  • down除了是往下,也可指情緒的下沉,等於中文說的「心情很『盪』」。
  • count on是指望、仰賴,動詞count是數數字,on是用來標示動作施加在某個對象上。中世紀的銀行員會在一張計算台上算錢,台上畫有表格,錢會被擺在上面計算,若算出來沒問題,代表這東西可以count on。如果是可以count on某人,就代表他可以讓人仰仗。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0/Rechentisch.png

  • 整句意思是如果你覺得很自己沮喪或脆弱,你可以仰仗著我,我罩你。




I will always pick(舉起) you up

[aɪ wɪl ˈɔlˌweɪz pɪk ju ʌp]


  • pick up原意是撿起來,這動作可以延伸出很多比喻。在這句歌詞中是比喻把心情沉到谷底的你拾起,或是在象徵意義上把你舉高高,讓你的心情嗨起來,重拾你的笑顏。
  • 整句意思是我會一直讓你重拾笑顏。




Nothing(無事、無物)’s ever(曾有) gonna(將要) change(改變)

[ˈnʌθɪŋz ˈɛvər ˈgɑnə ʧeɪnʤ]


Nothing’s gettin’ in my way(走的方向)

[ˈnʌθɪŋz ˈgɪtən ɪn maɪ weɪ]


  • nothing’s  [ˈnʌθɪŋz] 是非常口語的說法,可還原成「nothing is」。美國人講話很懶,透過「'」這個不發音的符號能把nothing和is縮成一個單字,多省力啊。
  • Nothing is ever當中的ever(曾經)是一種強調語氣,直譯是「不會有東西(Nothing)曾經...」,換句話說是根本沒任何東西會如何如何。
  • gonna是going to的口語化縮寫。
  • get in是進去。如果你進到我要走的方向上(my way),你就白目擋到我的路了。
  • 整句意思是一切都不會變,沒有任何事會阻擋我(做你的靠山)。




I will always hold(支撐) you up

[aɪ wɪl ˈɔlˌweɪz hoʊld ju ʌp]


  • 動詞hold是抱著,也可以是從下方撐著某個對象物,例如很多飼主把狗狗hold著,不是遛狗逛街,是捧狗逛街。這句歌詞的hold也是比喻在心理上為對方提供支撐,在對方崩落下墜時,給予支持讓對方能站起來,作為其後盾。
  • 整句意思是我會撐著你。




I know(知道) sometimes(有時) you’re feeling(感覺) lost(迷失的)

[aɪ noʊ səmˈtaɪmz jʊr ˈfilɪŋ lɔst]


  • lost是原型動詞lose的過去式分詞(一種動詞),在這裡拿來當作形容詞使用。英文有個特別的文法,可把過去分詞當作形容詞。lose是失去,lost在這裡是感覺失去了什麼的狀態。
  • 整句意思是我知道你有時覺得很迷失。




It’s hard(很難) to find(找到) your place(地方) in it all

[ɪts hɑrd tu faɪnd jʊər pleɪs ɪn ɪt ɔl]


  • 這句話的大架構是「It is ... to + 動詞...」。
  • 其中的it是英文的「虛主詞」,這也是英文很特別的文法。為方便理解,你可以想成「(虛主詞) it = 這件事」。
  • It’s hard代表這件事是很艱難的。哪件事很難呢?
  • 請把虛主詞it想像成一個塑膠袋,它用來裝後面的「to find(找到) your place(地方) in it all」。所以虛主詞it = to find your place in it all = 「在這一切中找尋自身的歸屬」這件事。所以艱難的就是it所等同的這件事。
  • It’s hard to find your place in it all = To find your place in it all is hard.
  • 所以it在這句話中只是一個虛位,可代替後面接著要講的內容,才被稱為虛主詞。
  • 對中文腦來說「在這一切中找尋自身的歸屬(To find your place in it all)是(is)很難的(hard)」這種語順比較好講;但對外國人來說,「這件事很難(It’s hard),是在這一切中找尋自身的歸屬(to find your place in it all)」這種語順反而比較好講,所以才有虛主詞這種文法。




But you don’t have to fear(害怕)

[bʌt ju doʊnt hæv tu fɪr]


Even(甚至) when(當) you mess(搞砸) up

[ˈivɪn wɛn ju mɛs ʌp]


  • 名詞mess是指一團亂糟糟,就像你家裡像被炸過的某個房間(咦??)。當作動詞時,mess up是指弄得一團亂,也可比喻把事情搞糟、搞砸了,通常是因為犯錯或攪亂了一池子春水。
  • 整句意思是就算你出了大亂子,也不必害怕。(有我罩你)




You always got my love

[ju ˈɔlˌweɪz gɑt maɪ lʌv]


I’m always right(就在) here(這裡)

[aɪm ˈɔlˌweɪz raɪt hir]


  • got是get的過去式動詞,意思是擁有了、得到了。
  • right原本是「對的、正確的」,但在這裡則是一種強調語氣,等於「就是、正是」。
  • 整句意思是你一直都有我的愛,我一直都在這。




Cause(因為)...Anything(任何事)…Come(來) what may(可能)

[kɑz ...ˈɛniˌθɪŋ ...kʌm wʌt meɪ]


  • 這裡的cause非常口語。因為美國人講話懶(又來了),把because(因為)省略成cause,連be都懶得講。
  • come what may最初源自法文,聽起來感覺很文言典雅,可還原成(No matter) what may come,意思是「(不管)什麼事可能會到來」。莎士比亞在著作中借用這句話之後讓它在英文圈聲名大噪。
  • 整句意思是「因為不管會發生什麼事」。




Don’t look back   [doʊnt lʊk bæk]

Forget(忘記) yesterday(昨天)  [fərˈgɛt ˈjɛstərˌdeɪ]


  • look bak是回頭看,比喻瞻顧過往。
  • 整句意思是別沉溺於過去,你要把過去忘了。




Don’t matter(要緊) where(哪裡) you’ve(你已經) been(已待過)

[doʊnt ˈmætər wɛr juv bɪn]


  • 本來應該要寫成It(虛主詞) doesn't matter才合乎文法,但在口語中,老外有時會故意講成(It) Don't matter。有時故意用錯文法也是英文口語的一種表現方式,可能是為了耍酷、耍叛逆,或為了製造非主流用法,反倒有一種在地的親民感。
  • 「where you've been = where you have been (你已經待過哪裡)」是「where you are (你現在在哪裡)」的現在完成式
  • 整句意思是你待過哪裡都不要緊。在這句歌詞是抽象比喻不管你經歷過什麼事。




You’re here for(為了) a reason(原因)

[jʊr hir fɔr ə ˈrizən]


  • 整句意思是你在這裡是有原因的,就好比中文說老天要你走到這一步是有用意的。




It’s not where(哪裡、…之處) you come(來) from(自)  

[ɪts nɑt wɛr ju kʌm frʌm]


It’s where you belong(屬於) 

[ɪts wɛr ju bɪˈlɔŋ]


  • 這裡的it也像虛主詞一樣。整句意思是「(我想要跟你講的) 這件事(It)不是(is not)你從哪裡來(where you come from),我要講的(it)是(is)你屬於哪裡(where you belong)」。換句話說,「重點不是你從何而來,而是你的歸宿到底是什麼」。




Nothin’ I would(會) trade(交易、交換、以物易物)

[ˈnʌθɪn aɪ wʊd treɪd]


I wouldn’t have(擁有) it any(任何) other(其他的) way(方式)  

[aɪ ˈwʊdənt hæv ɪt ˈɛni ˈʌðər weɪ]


  • 沒錯,發懶的美國人又把nothing透過「'」符號縮減成「Nothin'」,這時不需唸成鼻音比較重的ing,而是唸成in就好。為什麼這樣搞?因為唸起來省力啊。
  • 動詞trade是以物易物。trade A for(為了) B就是為了拿到B,把A交易出去。
  • 這裡的it並不是虛主詞,而是「它」,在這首歌詞裡是指當下擁有的事物。
  • 整句意思是「沒有任何東西是我會想要交易出去的,我不會想用任何其他方式來擁有當下的事物。」換句話說,我當下擁有了你,這就是我最想要的狀態,不容以任何其他形式替換。



You’re surrounded(被圍繞) by love   

[jʊr səˈraʊndəd baɪ lʌv]


and you’re wanted(被想要)  

[ænd jʊr ˈwɑntəd]


  • 把原型動詞surround(圍繞)改成過去分詞的surround再銜接by,就變成被動型
  • 整句意思是你被愛圍繞著,你是被(別人)想要的。你沒被遺棄。




So never(別再、絕不) feel alone(孤單一人)

[soʊ ˈnɛvər fil əˈloʊn]


You are home(在家) with(與...一起) me  

[ju ɑr hoʊm wɪð mi]


Right(就在) where you belong

[raɪt wɛr ju bɪˈlɔŋ]


  • 先前我提過,home是一種讓你有歸屬感的地方,不論那地方是否富裕或舒適,例如a place to call(稱呼為) home意思是有歸屬感的地方,你甚至可以稱你的另一伴為你的home;house則是指實體的一座建築,一棟你居住為家的結構體,也就是住宅。
  • You are home with me,字面上是說你跟我一起在家,實際上是說你跟我在一起,你就已經有回到家的歸屬感了。暗示我就是你靈魂的歸宿。




聽歌!練功

搞懂了歌詞和句型,就來聽歌加強記憶。這首歌名是「where you belong」(你的歸宿),現在你應該知道這裡的歸宿是指唱這首歌的人了。我第一次在美劇「如此一家人(The Fosters,別稱寄養家庭)」聽到這首歌感覺旋律很動人,歌詞寫得很有深意。




劇情描述一對相戀的女性(一位是警長、一位是校長)為了共組家庭,決定領養一群失去家人或依靠的孩子,其中包括剛從少年管教所釋放出來的問題少女、一對被親生母親拋棄的兄妹。這部劇除了是美國多元家庭的縮影,也談論這群迷失的孩子遇到的家暴、性侵、種族歧視、學校霸凌等等難解議題。當同樣要忍受社會異樣眼光的女性警長與校長,必須面對孩子的迷失與叛逆時,她們怎麼學會重新接受自己和包容孩子?當其中一位男孩子在長大過程中發現自己喜歡男生,她們要怎麼教他面對學校的歧視並做自己?當領養的其中兩位孩子彼此相戀,卻因為寄養的法規而被強制拆散,她們要怎麼解救破碎的家庭?「where you belong」的歌詞寫出她們面對孩子的心聲,貫穿整部劇傳達的核心思想。




純歌詞版





編寫外語教學文章耗時費力,如果有幫助你拓展外文視野,如果你喜歡我作品,懇請訂閱並追蹤我的「擊破你的怪怪英日文」專題!所有生活好用的英日文都完整收錄在此專題中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