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謾罵式質詢
在台灣的政治裡就是時時刻刻都有精彩。
立法院院會今天進行施政總質詢
蘇貞昌表示,現在這個時代應該要拋去過往的謾罵式質詢,質詢的主動權在立法委員,他們又有所謂的免責權保護著,拿著牌子圍著官員不斷叫囂,這叫做職權行使,國人們也看不下去,也浪費時間。
但以前民進黨也是如此阿。
現在變成執政黨才要求在野黨不能如此嗎 ?
立法院過去那種把官員當狗罵的時代、文化,應該讓它過去這種主張,還說著這個時代連狗都不應該這樣亂罵,那政府官員是否又有好好回答呢 ?
歷史紀錄顯示民進黨不僅僅罵官員甚至罵百姓
更別說那些民進黨籍的議員是如何在台北市議會大顯身手的。
搏版面、吸眼球
在台灣政治人物就如同演藝圈的藝人一樣,需要製造話題與版面的奪取,這樣才會有人知道自己與支持自己,就如同前陣子萬華的議員要在環南市場罵柯文哲一樣,更多的是年輕的台北市議員處處在臉書與媒體或者是公開場合批評柯文哲,感覺好像無限的罵政府就是站在人民這邊,而且自己也有盡到監督的責任。
但政府跟人民並不是敵人阿。
是非對錯與對人民是否要好處才是最重要的關鍵,為了反對而反對才是謾罵的根源,但這根源卻是從馬路起家的民進黨開始的,在遠古以前就有一位陳水扁質詢犀利且也是反對到底,在陳水扁選總統的時候甚至塑造自己台灣之子的形象,番薯孩子逆轉國民黨權貴的奇蹟正在上演的狀況,造勢晚會與人民站在一起的美好形象深植人心,最後正式開始了台灣的大選舉時代的開啟。
蔡英文總統
時值2015年的時候,現任總統當時還是候選人的時候承諾過,我的選舉字典裡面沒有抹黑、謾罵、無中生有的造謠,塑造出民進黨是全世界最純潔的政黨形象,但在我看來也只是老王賣瓜自吹自誇,尋求連任的執政黨說自己的好話,天經地義的道理罷了。
蔡總統的「純潔」不只展現在她對香港的無私上面,想當初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長批民進黨「只想用香港人的鮮血來換取臺灣人選票之嫌」,然而總統卻說著「我不覺得是我們利用香港人來進行選舉,而是一個在香港事情發生之後,臺灣人民的一種自我警惕的過程。」
但事實是後來的「撐」香港也不了了之了。
蔡英文總統也說過 : 「政治是一時的,不能為了選贏,去傷害民主、撕裂社會,且負面選舉不是她的風格」,但在面對韓國瑜的選舉又是另外一回事,在面對社會議題又是另外一回事,說著說著也就只是說著說著而已。
所以謾罵可以是自己罵也能事別人罵,可以丟個話題出來讓別人被罵,總之能夠製造話題與聲量才會是最重要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