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要去見殺人犯:韓國犯罪側寫師眼中的人性故事
每當社會發生重案時,大眾可能都會有很多情緒,而辦案人員也常在偵破前扛著極大的壓力。而這本書,則是新興的辦案人員—犯罪側寫師的工作手記,介紹這個新的辦案人員,在犯罪偵查及預防犯罪政策中扮演的角色。
重案偵查與犯罪預防在警政中,算是新興領域,結合犯罪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希望在脫序違法事件中,找到影響因子,一方面縮小偵查範圍,以便儘快破案,安定大眾心情,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犯罪分析,降低未來犯罪風險。
側寫師這個新的工作,也就是站在這些專門領域的基礎上,先通過測驗和訓練,協助檢警進行偵查工作。有別於鑑識人員進入犯罪現場蒐集物理證據,而側寫師則是蒐集嫌疑犯的犯罪行為原因、動機和可能的心理變異狀態,來作為承接犯罪現場到事後司法審查量刑的橋樑。
而犯罪的時間變異度極大,有時完成犯罪後就立即進入偵查狀態,但也有些是經過一段時間才有其他人發現犯罪現場。作為進入家庭的女性,有可能會在半夜等時間需要趕往犯罪現場工作,也讓這個辛苦的工作成為門檻高、徵聘不易且汰除率高的工作。此外,重案都屬於令人不快的工作,在過程中側寫師也需要處理自己的情緒,以便延長自己的職業生命。
書中分析了幾個案件,作者認為除了嫌疑人的心理壓力及問題外,家庭成員間相互支持的功能不彰,也推了一把。嫌疑人犯罪後的反應不一,有的坦承,有的找理由,有的甚至會嘗試湮滅證據。側寫師的工作就是從鑑識資料以及犯罪被害人的人際關係中,抽絲剝繭,找到能夠協助犯罪偵查或量刑判斷的因子。在過程中,經常很衝擊,也需要持續溝通協調。書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大概是他曾經問過一個嫌疑人是否有被愛的經驗,但對方沉默了一陣。而這個社會的幽暗,就如同黑洞一般,吞噬了天真光明的想像,顯得現實而殘忍。除了突破嫌疑人的心防之外,也需要許多的內部溝通。作為偵防的新成員,在功能上還有定位上仍有許多困難,作為第一屆的側寫師法,經驗的累積至關重要。
許多傳統的調查證據方法,乃至於推斷,都可能因為種種因素而與側寫師的意見不一致。而面對團體內部的質疑聲浪,以及建立團隊互信,對側寫師來說都相當重要。團隊合作,分工迅速確認嫌疑人,勿枉勿縱的方案建立後,才能更有效的解決犯罪問題,從各階段切入降低犯罪風險。
側寫師面臨的種種工作壓力以及情緒管理,都是需要與生活切割,以免造成側寫師過重的負荷。在工作和生活間取得平衡,適時的、階段性的解決問題,都是重要的能力。練習把工作和生活分開,離開工作之後不沉浸在工作的緊張、焦慮、壓力乃至於其他不良情緒中應該是對所有的工作都重要的職能,只是對側寫師來說格外重要,這也是作者能持續這個工作的秘訣之一。
推薦給也喜歡CSI的朋友,或許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更能了解犯罪的不同樣貌。也推薦給制定相關政策的朋友參考,或許為了避免下個憾事重演,側寫再輔以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將能更貼近嫌疑人,協助他負起責任並且避免再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