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加息可以遏通脹,在港加息可能變通縮
美國香港同步加息
美國聯邦儲備局今日宣佈加息0.25厘,符合市場預期,這是自2019年停止利率正常化以來的首次加息,轉勢的意義重大。事實上,由於全球通脹急速惡化,美國最新公佈2月份的通脹率已升至7.9%,打破過去四十年的紀錄,不少國家已進入加息周期,聯儲局亦早已預告三月起開始加息,而且還會持續加息以遏抑通脹。基於聯繫匯率機制,香港金管局宣佈跟隨美國加息四分一厘,但香港的通脹率相對輕微,最新公布1月份的通脹率只有1.2% (2月份數字,3月24日公佈為1.6%),再遏下去可能變通縮。
首先,為什麼加息可以遏通脹?通脹 (通貨膨脹) 指普遍物價上漲,在高通脹期間,市民的生活支出已經不斷上升,政府和央行不去阻止物價上升,反而再加息,豈不是向供樓人士和需要還債的市民雪上加霜?不少人對加息遏通脹不甚理解,甚至反對政府在高通脹時期落井下石,用加息向小市民開刀百上加斤。
土耳其的實驗結果
如果你不認為加息可以遏抑通脹,你並不孤單,土耳其總統也不認同加息能遏通脹,所以即使在去年底當土耳其的通脹升破20%,總統和央行不相信利率理論,反以用減息來遏止高通脹,將政策利率下調100個基點至14% (姚,2021)。經過了三個月,土耳其最新公佈的2月份通脹率大幅颷升至54.44%,一季升幅接近1.5倍!一年前同期的通脹率只有15.6%,一年上升3.5倍!物價飛升,市民苦不堪言,土耳其的實驗再一次證明減息只會導致通脹惡化。
圖1顯示土耳其的通脹是持續攀升,在2月24日前 (即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 的1月份通脹率已高達48.69%。通脹更導致貨幣大幅貶值,據悉土耳其政府為挽回市民對貨幣的信心,向市民提供可在未來以固定兌換率兌換美元的保證,但仍無法阻止土耳其里拉的下跌。
"Erdogan said if lira losses against foreign currencies exceed banks’ interest rates, the government will cover those losses for lira deposit holders." (Aljazeera, 2021)
加息何以遏通脹?
遏抑通脹大致可分為四種方法,分別是 (1) 以行政命令限制物價上升;(2) 增加貨物供應;(3) 減少對貨物的需求;及(4) 減少貨幣供應,首三項都是說易行難,第四項一般可以透過加息有效減少貨幣供應。
以行政命令限制物價上升
這是在威權和極櫂國家常用的手法,一聲令下不准加價,通脹自然歸零!表面上直接了當,簡單易明,為什麼大部份國家不採用?事實上,根據貨幣理論,通脹不是物價上漲,而是貨幣貶值,同一單位的貨幣自然換得更少貨物,若用刑法強制物價不准上升,只會導致出現黑市或者索性不賣貨,因為貨物供應商不會明知蝕本都繼續大量把珍貴的貨物換成不值錢的貨幣。
增加貨物供應
過去香港樓價不斷上升,不少意見認為只要增加供應便可解決樓價上升的難題,然而三十年來仍無法解決。這是由於貨幣供應遠比樓宇供應快,除非有特殊原因,如科技突破或打破壟斷,否則難以透過增加供應來遏抑通脹。以今次通脹為例,其中以石油價格的升幅最為嚴重,亦是導致高通脹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但由於石油出口國有嚴重壟斷行為,想透過增加供應來遏抑通脹談何容易。
減少需求
雖然減少需求在邏輯上可以遏止通脹,因為若果沒有需求,貨物自然加不到價,但實際上有很多困難,一方面有很多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如石油和天然氣,市民一般不會自動減少需求,這從過去十多年的環保成效不彰可見一斑。若以行政命令規定減少需求,情況如同使用有額度上限的購物劵,彷如糧票,必然會帶來巨大的交易成本,造成浪費。
減少貨幣供應
在遏抑通脹上,加息有兩重意義,一方面可以直接減少貨幣供應,令貨幣價值回升,另一方面是以市場力量,以高息吸引儲蓄,從而鼓勵減少消費,是消費者自主行為,可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交易費用。
為什麼加息可以直接減少貨幣供應?自從1971年取消布雷頓森林協議,全球進入無本位貨幣制度後,貨幣供應不再受限於任何本位商品,基本上可以更隨意增加貨幣供應,在零售銀行的層面,貸出款項等於增加貨幣供應,收回貸款等於減少貨幣供應,只要透過調整息率,便可有效調節貸款的需求,以達至調節貨幣供應的效果。
加息對香港的影響
由於加息會減少貨幣供應,目的是遏抑通脹,但由於香港的經濟非常虛弱,通脹相對輕微,加息可能進一步壓低目前溫和的通脹,變成通縮。事實上,財政司今年再向成年市民每人派發萬元電子貨幣,目的是為了刺激經濟,與加息的目的相反。這是聯繫匯率制度的錯配所在,過去多年當香港的通脹比美國高,減息刺激香港經濟,令香港的經濟過熱,樓價攀升;如今香港的通脹比美國低,卻要跟隨美國加息,只會令香港的經濟雪上加霜,減弱派錢的振興效果。
參考:
姚松炎 (2021) 土耳其測試實質利率理論,方格子,12月18日。https://vocus.cc/hk_real_estate_econ/61bd415efd89780001c47d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