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爛的魯蛇時代?《安泰 ANTAI》的超越|音樂分享
《安泰 ANTAI》是饒舌歌手Gummy B首張混音帶專輯,收錄共十二首歌,從現代都市人的日常中取材,納入計程車司機、氣象主播、Siri等生活周遭的聲音,細緻地傳達自身情緒、感受、創作觀,同時反映當代年輕一輩某部分的特徵:叛逆反抗、重視自我。
本文將從整體而非單曲剖析這張專輯,建議讀者按曲序聽完《安泰 ANTAI》後再閱讀。若無特別標示,文中多數括上引號的句子或詞彙皆引用自歌詞。
初聽《安泰 ANTAI》裡略顯嘲諷、戲謔的歌詞,或許會以為那是一種蠻不在乎、我就爛、躺平的微厭世態度。
「說不定天意/就是要我當一個廢物」
「偷個懶又沒有犯法/我知影我爛軟」
「偷個懶又沒有犯法/我知影我爛軟」
不論網路迷因或流行語,都在在顯示類似的我就魯蛇想法瀰漫在年輕一輩裡。也因此,經歷過經濟成長、錢淹腳目的時代,如今已打拚泰半人生的中長年人,或許都會忍不住批判年輕一輩不爭氣,不願忍受超時加班工作,只想著開一間自己的咖啡廳、服飾店的小格局小目標。
但現今年輕人面對的是低所得、高消費、高房價與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網路科技的發展狀似打通了無數條實現自我的路,卻其實哪都去不了。無力、頹喪,多少認為自己也有點責任卻僅能對空揮拳的焦慮,有了像草東沒有派對的〈山海〉、康士坦的變化球的〈擱淺的人〉、好樂團的〈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這樣的熱門歌曲。
但《安泰 ANTAI》不僅止於此。
先認識自我 再向前超越
聽完整張專輯,會知道那些歌詞並非毫無理由、屁孩耍帥或無理取鬧式的I don’t give a fuck,也並無停留於嚴肅地直指症狀,點到為止而已,而是細膩專注地認清日常裡各種漫不經心、小小挫敗掙扎或矛盾——亦即更認識自己——之後,再出發前往「極致」的精神。
你會聽到那些主張耍廢的歌詞,卻不能不提到「累積再堆疊 不斷地飛越/等有一天我揮別了過去苦的歲月/坐上我的飛碟 and we gon’ fly high 化繭為蝶」。
你會聽到「把所有待辦都先bypass/就放著不管它」,但也有「有一天我會在這建立屬於我的堡壘」、「再給我十年會做到/讓我的母校邀我回去演講」。
我認為《安泰 ANTAI》最珍貴的,在於其蘊含著「向前超越」的力量。那不是王道漫畫或心靈雞湯的那種只要樂觀堅持,憑藉毅力努力一切便能迎刃而解的熱血正向故事,而是坦誠地面對自己的散漫、憊懶、消極後,更能追求心之所向,實現自我。
這樣的創作手法,難處有二:首先,要花大量時間和自己對話相處,觀察入微後才能辨識自身情緒;其次,在看見這些情緒後,要怎麼提煉成創作?
若以更符合現下饒舌歌種來說明,一味地唱強調自己好棒棒、沒有人能管我擋我攔我的大屌歌,只會引起反感與不耐。反之,若仔細觀察日常裡低潮、迷惘的那部分,經過反芻思索後放進歌裡,「對拍點說話」,更能引發共鳴與迴響。
「我有自信愛我的人都一直在聽」、「當我進到我的zone裡就沒人比得過」是深思熟慮後傳達的自信與自愛。
「但我很有效率所以壓著deadline繳交你也拿我也沒辦法」、「沒想著贏就不會輸/像半山腰的蘇軾」是重新定調輸贏的慎重抵抗。
「若生命是一齣戲/那我寧願收視率低但歌好聽」是對創作及自我的崇高允諾。
要特別說明的是,唱大屌歌並不是問題,只唱大屌歌才是問題。一個真正反思生活與自身情緒的人,會發現其中的對立與多面性:有時自信到狂妄譫語,有時懷疑到自卑羞愧;有時愉悅宛若解脫,有時壓力讓人窒息。像J. Cole的Heaven’s EP,或更極端一點,Kendrick Lamar的u,全球最頂尖、喊水能結凍的饒舌巨星也會自我質疑。
不只可以用〈雨信〉的風格傳達憂傷,更能在其他歌裡冷面笑匠般調侃揶揄自己,《安泰 ANTAI》裡那些耍廢歌詞聽來像自嘲,卻都是高度自覺的創作手法。更重要的是,Gummy B並不只有自嘲,更注入了向前進的動能,提供聽眾更多想像。
「反抗、重視自我」的時代特徵
存在主義研究經典《非理性的人》寫道:「藝術(Art)是某一時期集體的夢;如果我們有目能視,則可以在這個夢境裡最清楚地探求到那個時代的特徵。」在認識自我,打造《安泰 ANTAI》的過程,作為Artist的Gummy B(儘管他或許會反抗這樣的稱謂)也深刻反映了當今某部分的時代特徵。
儘管文章開頭區分了中長年人與年輕人的兩種特徵,但你永遠能找出反例,說明一位你認識的長輩也能相當體諒現在年輕人,或者許多你知道的年輕人其實根本不著眼於開一家自己的小店。但在描述大群體時,也僅能以某個最大公約數來闡述,因此或可先包容我,這樣的描述意不在標籤或妖魔化某個群體,而是指出某些跡象,值得你我日後更深入在生活中觀察。
回到《安泰 ANTAI》。首先想指出的是其中巧妙實踐了嘻哈的起源之一,同時也是當今時代要面對的課題之一:反抗。
「懶得跟你去比賽/你要比第一」
「我明白你的叮囑我大概率都聽不進」
「Call me a rapper, call me an artist/就已冠上各種新稱謂了」
「我明白你的叮囑我大概率都聽不進」
「Call me a rapper, call me an artist/就已冠上各種新稱謂了」
面對頭銜稱號、排名比較種種社會框架,Gummy B很直截了當地拒絕了:我不會落入主流粗淺粗暴單一的分類,也不會輕信接受這些分類的人的建議。
這樣的反抗,正如時代快速轉變,越來越多前所未見、全新人生規劃形式冒出頭的當下,許多人要反抗傳統價值觀一樣。試想當你告訴長一輩的人,你要當Youtuber、直播主、自由接案者、饒舌歌手,他們會有的反應?一切不熟悉的在他們眼裡似乎都是不入流、次等的,而當代正有許多人勇於實踐自己的路,叛逆的同時正是在挑戰、反抗這種舊時代的威權。
第二個時代特徵,是重視自我。此處指的「自我」可以是個體想追求的任何事,有人重視身心靈,所以去學瑜伽、冥想;有人重視財富,所以財金類的書籍或podcast成為顯學;有人重視大自然,所以倡導環保、生態教育⋯⋯諸如此類,都是從自我出發。而這樣的現象又在社群媒體掛帥——如果做了什麼事但沒發上限動或貼文就彷彿不曾做過的當代,反覆被強化。
必須再次強調,此處的「重視自我」這件事沒有對錯,僅想陳述一個現象。它絕非自我中心,而是優先考慮自己的需求。
正如另一位年齡相近的饒舌歌手wannasleep在街聲上的自我介紹:「我有的是想法,我知道自己在幹嘛。」《安泰 ANTAI》也處處留下重視自我的宣示:
「何必偽裝著自己何必裝外向」
「I don’t care about how you think of me,我正在做什麼我想我是清楚地」「我不喜歡酒精的味道」
「當我說了我沒事/代表想要讓你認為我沒事」
「抱歉不是我無理而是更在乎自己」
「I don’t care about how you think of me,我正在做什麼我想我是清楚地」「我不喜歡酒精的味道」
「當我說了我沒事/代表想要讓你認為我沒事」
「抱歉不是我無理而是更在乎自己」
不隨波逐流,不輕取他人建議,不任意受無理規範限制,因為重視自己所思所想所愛。
重視自我這點同樣可以連結到另一項時代重要特徵,即金曲歌王Leo王在頒獎致詞裡說的「情緒勒索」。
即便情緒勒索的行為早就存在於人與人的關係裡,但直到有人在1990年代末提出並定義這樣的現象是「情緒勒索」,人們才更能辨識出當他人以不合理的期待或責任要求你時,就是在情緒勒索。
不言而喻,情緒勒索就是要你犧牲放棄一部分的自我,而《安泰 ANTAI》最嘻哈的,莫過於用最真誠的方式捍衛原初的自己,也就是真正實踐了人人都能朗上一句卻可能歧義的「嘻哈要keep it real」。
從整張專輯而不只是單曲來認識創作
誠如Leo王2021年末FB貼文所言:「要做出一張專輯很不容易」,寫這篇文主要想從專輯整體概念來談《安泰 ANTAI》。如今各種爆紅單曲當道,要完成一張專輯真的非常需要創作者的堅持與耐心,若僅從單曲去認識創作者,恐怕會遺漏諸多巧思。
此外,一張音樂專輯可以從很多面向切入,比方混音、編曲樂器、人聲音色音調的選擇等,但我沒有製作音樂的經驗,因此這篇主要從歌詞敘事來談。不過連像我這樣的門外漢也能聽出像〈石橋〉那樣特別的混音(或編曲?)、〈潔身自好〉奇特的口音、〈安泰〉營造的那種聲樂式磅礴、寂寥遼闊感,期待有更專業的人能分享箇中趣味。
最後,重新審視整張專輯,或許可以解讀如下:
能一手包辦製作、詞曲、編曲、錄音、混音的Gummy B「已做到令好多人羨慕」,但他回到內心深處,透過描寫成長環境的〈台北邊緣〉、身為創作者先發制人地定調大眾要「如何觀看我和我的作品」的〈別太走心〉、回味童年的〈外星人〉,先畫了一張認識自己的地圖(Where you from? Who you with? Where you goin’?),再由此出發,看到〈雨信〉、〈石橋〉的愛情及緣分觀,自身對創作的〈消極積極〉面,出門〈轉轉〉尋得當下某種正念禪悅,〈SIRI說明天降雨率100%〉顛覆前面對雨天憂傷意象,化作幽默自嘲,再以〈潔身自好〉跟進,毋寧說跟上前陣子多起算(酸)命(民)老師討論明星私生活時事,也可視作對自身的備忘,最後重返那條走了十年的〈敦化南路〉,不僅緬懷也是激勵。
偶爾懶惰、耍廢、討厭自己都很正常,但只要〈Day By Day〉地持續「累積再堆疊」,終有一天能「化繭為蝶」。而當此時此刻能做到的、能回望的,將那張名為「自己」的地圖上的所有符號都安放進音符裡,其餘的也僅能交給未來,珍重祝福你一切〈安泰〉了。至此,你也抵達第一首歌〈台北邊緣〉向計程車司機交代要前往的安泰街,完成了這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