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监狱写作:只需走进一个监狱,便可判断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把他们当渣看,他们就会变成人渣,将他们当做人来对待,他们就会像个人。”」
张子月
在疫症当下,香港监狱暂停探访,仅能靠信件与囚犯通信,但要经过消毒,消毒水把墨水都化开了。香港出现政治犯此事一早不再新鲜,写信师应运而生,与墙内人通信,也有一封封来自政治犯的狱中手记。
去年七一前夕,还押一个多月、已解散的支联会常委副主席邹幸彤曾短暂获保释。初尝牢狱滋味后,她继续写信,参与公民社会讨论,受访时一度叹:“唯一嘅娱乐就系写信。”她曾称坐监不是抗争的终点,至少香港监狱相比中国黑洞,仍有传出音讯的机会。
事实上,自监狱出现后,便有在狱中写作的人。据傅柯所著的《规训与惩罚:监狱制度的诞生》,欧洲社会在十八世纪前,仍会“奇观”般公开处死重大罪犯,,用以警示大众,后改为以严格的作息制度及工作奴役罪犯,形成监狱体制,日复日控制及教化犯人。
然而,飞越高墙,“监狱书写”频频在历史中现身。不论是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政治犯柯旗化的狱中家书,施明德所著的《囚室之春》,王尔德因同志爱被囚、在狱中写作的情书《自深渊》,还是十八世纪离经叛道的法国贵族萨德侯爵(Marquis de Sade)在被囚于巴士底监狱的五年间、偷偷摸摸以蝇头小字写成充满性虐奇想的禁书《索多玛一百二十天》,均是以想像超越囹圄的实例。
曼德拉曾写过,“没进过一个国家的监狱,就不能算是真正了解这个国家(It is said that no one truly knows a nation until one has been inside its jails)。”五年来,笔者在港采访过羁留者、囚犯,也在马来西亚访问过运毒的死刑犯,以及因贩毒被囚菲律宾监狱终身的港人邓龙威家属。高墙之内没有自由,但国家不同,就有截然不同的监狱,监狱空间由封闭到开放,对待囚犯身心的方式由剥夺到给予,立体而复杂。本文精选七本以不同角度书写各地监狱的书,在此推介。
中国
《女囚》 作者:林火
博益出版社
1981年初版
这是笔者在香港的精神书局意外挖到的宝,书柜一角藏著 41 年前出版的《女囚》。书薄如口袋书,不足二百页,份量很轻,经历却很重。作者林火是记者,在文革林彪掌权的时期,她因“反革命罪”被囚 949 天,写过五十首诗,但到获释时没有留存,两三年后才敢回忆并写下来,导致已忘得差不多。 1978 年她来港,才执笔诞下改编自亲身经历的小说。
在囚室中,女主角高中生林可丹的政治思想需接受改造,故被囚五年。在日复日的批斗、互相监督中,她必须二十四小时戒备,每天背诵毛语录,而且还要与同房犯人攻心计,提防多说一句话也可能会被举报、打成反革命。另一方面,审讯员一再强调,政治犯“重口供而不重证据”,由于其他人“供出”指控,她不得不“无中生有”,供出越加严重的指控,而她的罪名也由组织学术讨论会,变成组织“反革命集团” — 坦白就可从宽吗?事实并不如此。
翻页之间,随一个个囚室中的场景,女囚间有血有肉的相处及互相攻奸提防的互动,例如互相举报政治思想问题等,令主角由一个单纯探问真理的高中生、独善其身的囚犯,渐渐变成随狱中氛围起舞、被“改造”的人。书中大量出现主角独白,是与自我如何对话、质疑、诡辩:
“我们都学会了卑鄙,不,不是卑鄙,而是冷酷。”
“今日的卑鄙,是为了明天能更有条件消灭卑鄙。不出狱怎么能从根本上消灭造成这卑鄙的一切呢?”
文中或可觑见作者的身影。为何以虚构形式写真实的经历?有多少是真的?林火未有明言,书内页仅附有一张作者低头读书的照片,网络上也无从追踪她的去向。她仅在序中隐晦自述:“监狱是生存斗争白热化的战场……监狱是观察人类的最佳橱窗……在正常的生活中,人类这种互相观察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夫妇,也不可能天天二十四小时相对而坐。监狱是实验人生处世哲学的最好实验室……人际关系的反应,进行得超乎寻常的迅速。如果你待人接物不慎,报应立刻会显现。”
相较 26 岁时因“行反革命”罪而陷狱十年的章诒和所著的《女囚》小说系列,这本书著眼点显然不同,不再是化身囚友兼旁观者、著述女囚的人生故事,而以第一人称,自述主角在每日、每周审讯日之间往复循环的心理挣扎。而书中提到的其他囚犯故事,虽然描写未及章细腻,却同样令人著迷,令笔者一口气读完。
香港
《Bag Full of Years》
作者:匿名香港外籍女囚
监狱写作实际上可算作是一项传统,不限政治犯。1973 年起,美国笔会推动“监狱写作计划”,鼓励“书写自我(writing self)”,是一种近乎告解的思考过程,以此恢复生活与真实对自己的意义。据学者整理,狱中人的第一次写作,往往是忏悔式写作。
香港没有女监写作班,但同样有女囚著书。因贩运毒品被判十六年的南非女囚 Zanele(化名),花了三年,用英文写成一本 106 页长的自传。书中讲述数年前,她因做出入口生意,结果被友人出卖,误为中间人㩦带腰包,孰料内藏毒品,结果来港被捕,需在狱中挣扎忏悔。她每一两个月寄出二十多页书信,花上四分之一薪金,与澳大利亚的义务编辑越洋通信,才辑录成书。书仅印了一百本,在 Amazon 上销售,收益会捐钱给支持香港囚犯的组织,现可免费下戴。她的访问曾在《苹果日报》上刊登。
书出版之后,她的狱中生活无甚改变,近来因疫情暂停探访,只能替她向女儿来回以WhatsApp传递通信。她仍然最挂念三个女儿,一提起容易落泪,但也相当坚强,坚持在狱中读书。她对出狱后的生活,仍有盼望。
日本
《刑务所之中》 作者:花轮和一
1994 年,沉迷模仿枪的鬼才“异色”漫画家花轮和一,因持有改造枪与子弹,在山林试射被捕,翌年判刑三年,才在1997年获假释,又再过两年,才凭记忆画下此书。
相对狱中书的沉郁格调,花轮和一反而在不正常的监狱,画出平淡的日常生活 — 套用附录书评所指,相当“滑䅲而寂寥”,此书还有同名电影,也是喜剧片。
衣,他详细描述衣著规范,小至二手内公用内裤尺寸太大,点名时不准卷袖子等规条。住,则巨细无遗地描述单独囚禁室、四人寝室,囚犯之间的日常相处。行,身在严密而强硬的管䡥之中,连在工作间上厕所,也得觑准空隙,举手高呼“我有请求”。
食——作者耗费两页,一页十二格,逐格记录监狱食堂三餐,有书评甚至称其为“监狱中的美食家”。作者所在的日本监狱,每餐基本上是定食标配,除汤、前菜之外,主食丰盛得像外食,例如有炸猪排配意大利面,或是饭配蛋洋葱菠菜汤,而一个月有六次面包餐。他不时慨叹:“不工作,光在牢里规律地吃饱睡、睡饱吃的话,完全就会那样啊!身体会变得肥嘟嘟的呀,真是的。”习惯狱中伙食及规律后,他自嘲活得像“猪”,连获外出工作也吃不惯火车便当,具有“监狱体质”。
在高墙之中,仍然有生活,是整本书的基调。然而,监狱再舒适也是监狱,即使有北欧高生活水准的开放式监狱可选,囚犯也会选择自由。“阳光、青空、大地、风、泥巴浴、一生无缘。”书末作者如是说,书封则明晃晃地写着,“假释出狱后,高墙外迎接我者,唯有地狱。”
香港
《坐监记》
作者:邵家臻
红出版文化平台
2020年
日本监狱供餐的食物种类多样得令香港囚犯眼红。香港前立法会议员邵家臻于 2019 年因参与占中被入狱五个月,首次体验监狱膳食,评价令人自觉像“干瘪的残骸”,内容“千篇一律,十年不变”。他霹雳啪嘞地细数三餐内容,“早餐是星期一烚猪肉,星期二烚牛肉,星期三烚鸡肉,星期四烚猪肉,星期五烚牛肉,星期六烚鸡肉,星期日最特别,有牛肉球”。囚友自然出尽法宝加一点滋味,书中有一章“自制罪名”,如何由 72 项小卖部食品中,自制食物,例如柠檬茶、红姜加斋烧鹅成酸斋;消化饼、威化饼和牛奶捣碎混和,便成为蛋糕——吃了一口,邵便被单独囚禁。
书中小字典解释狱中的 63 个黑话,例如外籍囚犯是“O.N.(other nationalities)”、“I.I.”是没有香港身份证的中国籍囚犯、“上山”是被锁单独囚禁、“拜山”是探访……这些“冷知识”在访问囚犯、迅速建立关系时起过作用。
这本书特别之处,在于第一次有立法会议员入狱,亲证狱中生活。那阵时我们都不知道香港政治犯潮将大爆发。目前数项国家安全罪在身的邹幸彤,去年受访亦提到囚友教她以饼干碎擀出面条,配上还押犯的零食如肉干做汤底,可自制“杯面”。
狱中热得什么都做不了,邵在书中提到,气温上升一度他“都感觉到”,连登说过“夏天最热时要倒水落地,然后裸体瞓(睡)在地上,才能消暑瞓到”。唯一稍稍改变,是十万人联署,才能令惩教署向囚犯提供冰巾,以及装多几把风扇。
美国
《Prisoners’ Inventions》
作者:Angelo
Half Letter Press 2004 年出版 2020 再版
世上的监狱或者都是一样热,美国监狱没有冷气,为抗衡高热,囚友堵住门缝,打开水龙头,在地上躺佯。水漫囚室,也是一种抗议的姿态,称为“pooling”。
“剥夺,就是狱中的生活方式(deprivation is a way of life in prison)。”美国加洲坐监三十多年的匿名囚犯 Angelo 总结。他自八十年代起服刑,数年间与 Temporary Service 断断续续通信之间,图文并茂地记录画出 115 种囚友的小发明,由煮食用具、生活用品、抽烟、娱乐、家具到艺术用品如纹身枪,无奇不有。
每逢“踢窦”(被发现),所有违禁品均会被没收,不明文灰色地带,视狱卒而定——“不被看见的事,就不能被指控。”所以囚友宁可冒四十八小时单囚,或者剥夺福利两周的风险,也会冒险制作违禁品。
囚友为求生活情趣,利用每周获发的两卷厕纸,弄湿后雕出骨牌、西洋棋等玩具;用牙膏糊起纸盒,做小型柜整理个人物品;将纸牌排列整齐,用蜡糊在地面,媲美瓷砖装饰。为一口滋味,甚至卷起厕纸做火引,烧热房中钢柜底部,烤焗食物;也不吝将法包在纸袋内风干,切半摊开,加上茄汁、切碎的沙乐美肠,加上一点墨西哥辣椒芝士酱,然后以灯光加热,自制一块披萨。
至于天下囚犯最待解决的性问题⋯⋯他们会用温水灌入胶袋,自制类似人体屁股的“暖水袋飞机杯(muff bag)”,或以毛巾卷起胶袋,再插入翻起的袜筒,在胶袋中心加入BB油,称为“Fi FI” —— 相当于香港监狱的“肥妹仔”(将毛巾放入杯中,加上 BB油)。若果诉诸男男性行为,则以扎起顶端的胶袋或三文治袋权充安全套。
为了爱情,七八十年代,女监与男监有所区隔,但水管贯通各层,欲交友的男女囚友于是各自把两端鱼线冲下马桶,伺机拉起打结后,再把情书或肖象传下去系在鱼线上。最后当然被踢爆,但囚友多年后仍津津乐道 ——读者也眼界大开。
服刑四分一个世纪后,Angelo 终于在 2014 年获释,两年后在家中因心脏骤停辞世,享年73 岁。他过着孤独的生活,公寓中储起来的电影 DVD 和录影带达八千张之数,纸箱堆到天花板,像一口气要把错过的生活情趣补回来。
以巴
《Imprisoned voices: Corporate Complicity in the Israeli prison system》
Corporate Watch
2015 出版
前述《Prisoners’ Inventions》及《刑》正是由此购入,但没想过在一拳书店试业之时,翻了翻在地面的几本杂志,竟发现这本纪录。
在以巴冲突的中心——遭受以国封锁的巴勒斯坦占领区约旦河西岸及加沙走廊,以色列当局只要在边境出入点逮到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哈马斯”的成员,包括公民社会、政党或者政治组织、学生会,便会拘留他们,时长由数月到数年不等,以此控制政治走向。囚禁地点位于以色列疆界内,明显违反国际法 ——《日内瓦公约》第 49 条明令,不准由被占领地集体移送或驱逐被保护人或本国平民,转移至占领者的领土。
策划此书的囚权组织 Corporate Watch 访问了约 11 个释囚,书出版时仍有六千多人被囚,亲友无法探访,其中大部份人在军事法庭下遭受拘留,至少数百人仅属行政羁留,没有被起诉,其中患病六百多人无法接触医生,如遭受警暴、假若绝食抗议,狱卒会威迫利诱、甚至强迫进食,而暴力的程度要重上许多——包括被带离羁留设施,遭受拷问,在日光下暴晒、被巡逻的士兵践踏。
他们是抗争者,经历却与不少与国际间如香港 CIC 的羁留者类似。羁留者的界线很阔,羁留者多是外籍人士,不懂得当地语言,没有居民身份,在出入境(immigration)身份状态上,比起囚犯更脆弱。人理应生而平等。笔者亲身报导过前年羁留者绝食纪录,一直想起香港 CIC 关注组出品的同名小志——“没有所谓非法的生命”。
世界
《把他们关起来,然后呢?》
贝兹.卓辛格(Baz Dreisinger)
“只需走进监狱,即可判断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杜斯妥夫斯基曾在《死屋手记》中写道。
借助纽约市立大学约翰杰刑事司法学院(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副教授身份,作者卓辛格曾经在监狱创立直升大学学习班(Prison-to-Collge Pipeline),因此有幸实地走访全球九所监狱,横跨大陆,包括卢安达、南非、乌干达、牙买加、泰国、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挪威。
现代的监狱以“更生”(指出狱后重新融入社会生活)为主,作者也不止谈监狱建设本身,反而重视监狱转型,过程中如何照顾囚犯的更生及身心需要。在卢旺达大屠杀后,当地的监狱以转型正义为主轴,推动草地法庭等项目;泰国的模范女子监狱康兰吉计划(Kamlangji Project),由曾任检察官的皇室成员 Bajrakitiybha 公主推动,建设首间细心照顾一百名被囚母亲的监狱,以名字称呼囚犯,让她们每周与孩子相见,甚至提供冥想、美容、瑜珈等课程;至于北欧,较人道的如挪威奉行“常态原则”(Principle of Normality),即“剥夺自由权本身即为惩罚,囚犯的生活条件不应低于维持社会安全之必需”。作者曾到访当地被誉为世上最舒适监狱的贝斯托伊监狱(Bastoy Prison),囚犯可出外工作。
晓是如此,她问囚犯:“假如刑期结束,各位可以继续住在贝斯托伊而且不收取房租,谁愿意留下来?”囚犯也高呼:“才不要!”
然而,当芬兰兼持开放式监狱思维,以人本形式,推行全球第一所智慧监狱,香港、台湾等地亦在去年后出现首座“智慧监狱”,前者破天荒用作关押羁留者,进行二十四小时监控,不少服刑完毕的囚犯在岁月及疫情中无法被遣返,寻求庇护者则放弃难民声请,后者推出远端医疗、购物等服务,监控之余多了人味。
作者最终写道:“把他们当渣看,他们就会变成人渣,将他们当做人来对待,他们就会像个人。”